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九十八章一戰決定天下歸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一戰決定天下歸屬

第九十八章一戰決定天下歸屬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7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在徐州官員、甄氏上下、四方百姓都如火如荼建設江都的時候。

九月,張瑞也在關西接見了一位孟國大將,左千牛衛大將軍張瑾。

這位帝國重將從去年正月率兵入蜀,一路征伐南下,平定南中,歷經近兩年的時間,終于初步碾平了益州叛軍。

這速度跟諸葛丞相的春季率兵南征,其秋悉平,當然是沒法比。

但張瑞對張瑾也沒有過高的要求。關西兵多將廣,糧草充足,雄厚實力遠勝丞相南征時的情況。只要扎扎實實,撫平南中即可。

張瑾雖然比丞相多消耗了一年時間,但最終結果還算完美。

張瑾向張瑞說道:“我大軍軍紀嚴明,于南中百姓秋毫無犯。南中百姓聞王師至而無驚擾,安心種田恢復生產。尤其春季之時,叛軍紛紛回鄉春耕,人數大減。”

“我大軍趁勢進兵,誅賊酋十三人,斬首六千余級,擄眾三萬余。叛軍由是勢弱,大軍進擊,五戰五勝,遂平南中。克城三十余座,獲南蠻男女二十萬人。”

僅聽張瑾所言,便能知曉,其平定南中之戰,著實沒什么奇謀巧計。

就是趁春季叛軍都回家種田,實力削弱之時出兵,一舉誅殺叛軍賊首,剔除南蠻中的叛亂分子。

剩下的老實本分百姓,編戶齊民,然后安定一時。

只要官府不是過分相逼,苛捐雜稅,導致民不聊生,南中至少能安穩十年左右。

然后再出現叛亂分子,大軍再次前往平定。

血與火一遍遍洗禮,反復數次,摧殘了本地的文明流傳,中原文化傳入,最后融為一體。

張瑞笑著說道:“此戰瑾叔勞苦功高,升上柱國大將軍,加封千戶。”

勞苦是毋庸置疑的,功高不功高就全看張瑞一張嘴了。

這么高的封賞,明顯就是張瑞借機給身邊老臣謀福祉,以回報其一直以來的忠誠跟隨。

再加封千戶,張瑾便是十六衛大將軍中封邑最多的一位了,高達兩千五百戶。

然后是趙云的兩千戶,高順、張遼的一千八百戶,段文的一千六百戶。

至于其他的十六衛大將軍,雖然也是鄉侯,但封邑數量遠遠差了一個等級。

張瑾立即拜謝,然后向張瑞介紹道:“平定南中之后,某便依照五軍都督府之命,率六萬大軍開赴至荊州秭歸縣,將指揮權轉交給左領軍衛大將軍徐庶,然后返回長安。”

秭歸縣是荊州南郡靠近益州的一個縣,在其西方是南郡巫縣,因靠近巫山而得名。緊挨著秭歸縣東部就是赫赫有名的夷陵之戰爆發之地夷陵。

張瑾問道:“大軍自巴中沿長江水路東出,攻入荊州上百里,莫非要與荊州開戰?”

張瑞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并非欲與劉表開戰。秭歸位于長江險要,駐兵六萬在此,將會吸引整個荊州關注。劉表將不得不派主力大軍到此防范。”

張瑾點了點頭,立即明白了朝廷與袁紹的決戰即將爆發。

進兵荊州只是佯攻,吸引劉表精力,讓其無法派兵北上中原,干擾河北決戰。

事實正如張瑾所想,從去歲十月朝廷大軍平定淮南,至今年九月,已經過去接近一年。

朝廷三十萬大軍秣馬厲兵,士卒訓練了一整年,軍紀嚴明,驍勇善戰。如今該是徹底結束亂世的時候了。

隨著朝廷做好各項準備,各路大軍皆高舉旌旗,士氣高漲的開赴向指定作戰區域。

整個河北中原,寬廣平坦的馳道上盡是旌旗飛舞、軍列整齊,列陣而行的一路路大軍。

步兵陣列,甲光曜日,長矛如林。騎兵隊列,蹄聲轟鳴,震天動地。

十月,參與決戰的二十萬最精銳大軍開赴至趙國、魏國、東郡一線。

大軍列營百數,旗幟蔽野,塵埃連天。

十一月,部署在幽州的五萬大軍完成集結,在徐榮的統帥下進抵涿郡,一同抵達的還有四萬胡騎。是北庭鎮撫使征調的鮮卑、烏桓、匈奴各族騎兵。

九萬大軍隨時可以揮師南下,威脅冀州中山國、河間國等地。

十一月下旬,駐扎在兗州、徐州的軍隊完成集結,分別開赴至青州邊境。

兗州境內的五萬大軍由右武衛大將軍馬超統帥,從泰山郡出兵,進攻青州西部平原國、濟南國等地。

徐州境內的三萬大軍為偏師,是由臧霸、孫觀、李通等人的部曲組成,由瑯琊國向北單獨進兵,攻擊青州的北海國、東萊郡等地。

青州即古之齊國,地勢南北狹窄,東西寬廣。

西面經常與魏國相爭,齊國孫臏、魏國龐涓便是出了名的宿敵。

東面則與楚國接壤,齊楚交戰,楚國出兵則是從徐州方向向北進攻。

當年西楚霸王遠征齊國,其國都彭城被漢軍攻陷。項羽率三萬騎兵從齊國返回,大敗漢軍五十六萬,殺的泗水為之不流。

如今孟國大軍亦出兵三萬,只是方向與霸王項羽進兵方向正好相反。從彭城方向,向齊國進攻。能否打出項羽一樣的戰績,就完全看臧霸、李通的表現了。

而水軍關羽所部則已經駐扎于東海朐縣。

李乾、李典、鄭寶等人的部隊在此等候登船,繞過青州半島,登陸渤海郡陽信縣。攻擊袁紹后方薄弱之處,切斷冀州與青州之間的聯絡。

袁紹以為朝廷大軍無論如何也會等待開春之后,天氣轉暖才會出擊。

但十二月,張瑞正式昭告天下,傳檄冀州,出兵平定袁紹叛逆。

這個時節出兵,充分證明了朝廷對后勤保證的信心。

三十萬大軍皆已配發冬袍、冬靴,物資十分充盈。這是關西背后繁盛的手工業發展給關西朝廷的底氣。

關西的綜合國力,遠非冀州所能比擬。

朝廷文武就是有意將冀州守軍拉入最艱難的困境,比拼雙方的絕對實力。

將戰爭從單純的軍事對抗,擴大到各個方面。

無論是抗寒物資、士卒堅韌刻苦、還是組織能力、運輸能力、藥材供應、物資儲備,方方面面都考驗著雙方在最惡劣情況下的運行水平。

很顯然,以上這些方面,關西都具有絕對優勢。

袁紹勢力當初設想的,依靠冀州人口眾多、糧儲豐厚,便能與關西一教高下的戰略,剛開戰就遇到了嚴峻的考驗。

冀州除了軍隊規模能勉強與關西大軍相比,其他方面都落入了絕對下風。

在冀州戰場,面對二十萬關西精銳的全面進攻,冀州軍戰線全面崩潰。大量城池失陷,土地失守,哪怕深冬臘月,關西大軍的推進速度亦十分驚人。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