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一百零二章藏書三百萬冊(今日四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二章藏書三百萬冊(今日四更)

第一百零二章藏書三百萬冊(今日四更)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04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正文

正文

荀彧果然不愧是王佐之才,連文帝的詔令內容都記得清清楚楚。

張瑞立即關切的問道:“如何?有此先例,我關西能免除田稅否?”

荀彧遺憾的搖了搖頭,說道:“孝文皇帝所免田稅與關西田稅不盡相同。在關西,農戶一戶所需繳納所有賦稅都折算到農稅當中,十收一二之間。”

“而大漢向來輕田租而重賦于民。除田稅外,還有口賦、算賦、徭役、兵役等。”

“是故《漢書·食貨志》言:漢室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罷癃(老弱病殘)咸出,而豪民侵陵(凌)。分田劫假(勒索地租)。厥名三十稅一,實什稅五也。”

《漢書》是漢朝大臣班超為漢室修的史書。對苛捐雜稅,只會有所隱晦,而不會有任何夸大。

到了王朝末年,恐怕已經不止十稅五。

因而,關西的賦稅足足比關東低數倍,也無怪關東百姓紛紛向關西流亡。

荀彧為張瑞分析道:“漢室所免者,僅三十稅一之田稅。其他更賦、口賦等十稅五并未減免。而太尉若減免關西田稅,每歲將減少八九千萬石糧食。”

“而且有個顯著弊端,當農稅免除,豪強見有利可圖,誓必會有大量兼并。無數關西官員夙興夜寐、殫精竭慮,方才將土地兼并壓制在極低水平,一旦此法令通過,將前功盡棄。無需數年,將導致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張瑞后背一寒,還好還好,自己沒有盲目通過這項法令。

否則真不一定是在恩惠百姓,反而有可能加劇土地兼并。

認真思考了片刻,張瑞問道:“孤記得,在孤治下有條法令,田地增加會逐漸增加稅率。可否設置一條準線,例如百畝以下免稅,百畝以上征稅?”

荀彧搖頭,說道:“某以為不可。如此豪族依然會土地兼并,無非將土地掛名在破產百姓名下而已。其田中所得,依舊歸于豪強。”

兵部中郎王凌也開口說道:“且免除田稅,對軍心亦是一個極大打擊。府兵最吸引百姓之處便在于能夠免除田稅。若太尉盡皆免除百姓田稅,府兵兵員將大幅減少。”

張瑞沒想到一個免除田稅竟然牽扯這么多事情。果然任何決策都不是一個宅男一拍腦袋就能定下,勢力穩步壯大還是需要這些平恒貞干的輔政文臣。

免除農稅的首次展望,顯然以失敗而收尾。

但荀彧主動開口,建議道:“吾等皆知太尉體恤耕者疾苦,免除農稅暫不可行,減稅卻未嘗不可。某以為可暫時將百姓田稅降到十稅一,以觀成效。若兼并涌現,則回調田稅,緩慢調控,最終確定合理稅率。”

張瑞撫掌,說道:“卿此議甚善。此事便交付給民部,務必認真調查降稅之后民間土地兼并情況。”

司馬芝提議道:“荀從事所提議,某有一處補充。”

“講。”

“某以為,照例還是將這十稅一之稅率保留在三百畝以下。三百畝以上,數值完全不予更改,起征稅率便是十稅二。”

意思是加稅的起征點還是按照以前的稅率來,并不是從十稅一開始增加累進稅。

荀彧拱手,說道:“臣附議。”

“臣附議。”賈詡隨后開口。

“臣附議。”王凌亦隨之開口。

張瑞滿意的點頭,至少在如今,限制豪族,抑制兼并,是整個關西文武將相的統一共識。

自己要做的便是將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傳承下去。

隨后張瑞說道:“可,便如卿等所言。”

生產力的限制,讓張瑞想為百姓謀求福祉都如履薄冰。等返回長安,張瑞覺得有必要去長安學宮與科學院看看。

以張瑞有限的見識,實在是想不出什么更完美的制度,來改善生產關系了。那就只能從根本上來嘗試緩解這個問題,一切的矛盾都能用生產力提升來緩解。

說不定生產力大幅度提升,工商業的財富大幅超過農田兼并,豪族們也就不再盯著百姓手里那點活命田了。

想到這里,張瑞對司馬芝問道:“如今每年給長安學宮及科學院多少財政撥款?”

司馬芝露出苦笑,說道:“每年皆是天文數字。長安學宮監丞陳凡今歲分兩次共從民部支出九億錢。”

“科學院祭酒裴琚從民部支出六億錢。”

“累計十五億錢,比四萬八千禁軍還要多出三倍有余。這么多財政支出,若投入到軍事當中,能使太尉所設想十二衛禁軍皆齊裝滿員。”

“萬幸如今關西昌盛,才能負擔如此巨大開支。某甚是擔憂,將來有朝一日府庫不足,財政壓力巨大,再無法負擔兩院開支。”

張瑞哈哈一笑,說道:“司馬中郎應該寬心。長安學宮與科學院如此巨大之消耗,就是為了預防將來有一日會出現司馬中郎所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