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一個勢力,哪怕再蒸蒸日上,主君再英明仁厚,也會有人心懷不滿。
大概就像武俠故事里最常見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
黑山軍也不能逃過這條定律,眾達百萬人的黑山軍是由大大小小數十近百部隊伍組成的。
僅史書記載的賊帥就有左校、郭大賢、于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云、飛燕、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哂、羅市等數十部。其他小帥更是難以勝數。
人一多,人心必然就會復雜。
張燕作為名義上的黑山之主,無論如何公允,都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除此之外嫉妒、性格不合、謠言等都會引起很多人對張燕的不滿。
張瑞只要能舉起反對張燕的旗號,就必然會將這些人聚攏在身邊。
在將來與張燕的作戰中,不求這些人全部發揮作用,但哪怕有一位渠帥,在某個重要節點發起了叛亂,就會導致張燕全局部署出現重大漏洞。
這就足夠張瑞手下大軍趁勢而入,鼎定乾坤了。
張瑞這種決絕的態度成功的傳了出去,不僅普通黑山渠帥知曉,就是黑山共主張燕也有所耳聞。
不止一次當眾大罵張瑞忘恩負義,辜負了他當初資助的整整一萬石糧食。
進攻上黨,便是為了掃清進攻河東、太原的道路,若非有壺關天險,張燕早已攻入太原。
此次可不是走偏路,大量糧草被囤積在上當境內,保證后勤無憂。誓要取這狼心狗肺之人的首級。
但時局轉換太快,張燕還沒拿下上黨,張瑞卻已首倡義兵,黃河以北云集響應,陳兵二十萬于河內。
不但洛陽震動,與河內緊緊相連的黑山中也是人心浮動。眾人紛紛猜測張瑞會不會趁機揮師北上,先找仇人張燕報仇。
眾豪杰以己度人,自己要是有二十萬精銳鐵甲,怎么也要先砍了自己的仇人,再談其他。
黑山軍號稱百萬,但張燕麾下的青壯大概在十余萬,不到二十萬人。
歷史上張燕與袁紹、呂布大戰,救援公孫瓚,每次大戰都是出兵十余萬。
張燕對漢室軍兵的戰斗力是有所了解的。指揮得當數萬漢軍就能正面擊潰十幾萬黑山軍。甚至曹操那種名將只需要幾千人。
至少二十萬漢軍絕不是張燕自己麾下區區十余萬眾能匹敵的。
自古以來,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將道理。
于是張燕便請出了于毒作為調解人,希望能緩和與張瑞的矛盾。
至少要在聯軍解散之前先穩住張瑞,以免被張瑞借勢攻伐。
于毒有膽量來河內當面調停,當然是知道張瑞不會將他如何,便解釋道:“某與張平難并無任何勾連,此來傳訊,不過是因為其許諾某三萬石糧食而已。”
張瑞敵意稍退,說道:“張燕倒是大方。當初某請離開黑山,他卻不允,連萬石糧食都不給。十幾萬大軍團團合圍下,為求他放我等一條生路,不得不以上千匹戰馬賄賂,他才高抬貴手,給了萬石糧食,笑看我等自生自滅。如今只是傳訊,便舍得三萬石糧食了?”
聞言,于毒嘆了口氣,說道:“張平難當年確實顯得有失仁義。”
“如今張平難皤然悔悟,每每思及當初都感覺有愧長兄之托。如今托某轉告賢侄,其愿意歸還當初千匹戰馬,送歸令尊當年部曲,再送美婢千人,以期與賢侄重修于好。”
張瑞被氣笑,張燕真把自己當色中餓鬼的了?
每次都拿一千名婦女來打發自己。
“于帥以為某應該接受否?”
于毒沉默了片刻,說道:“都是黑山兄弟,何必同室操戈?不說化干戈為玉帛,將來至少亦能守望相助。有百萬黑山軍為盟友,這天下誰敢與賢侄為敵?”
張瑞感覺好笑,黑山軍的志向就真的止于盤踞一方了。在于毒看來,最好的局勢就是張瑞稱雄并州,黑山軍盤踞群山,彼此守望相助,漢室難制,天下無人敢犯。
可惜這天下不會永遠是漢室之天下。
雙方實力相近,一個擁兵十余萬,一個精兵三萬,真要爭雄天下,難言誰更占優勢,但這雄心壯志卻全不相等。
張瑞敢斷言,只要自己接受了張燕的這筆禮物,黑山軍會真的相信,張瑞野心就止于并州了。再不會去找黑山軍的麻煩。
就如于毒所言,雙方守望相助,共同抵御漢室,割據一方,逍遙自在。
如果張瑞現在跟于毒說,自己志在天下,于毒也會當做小兒輩天真的妄言。
所以張瑞并沒有再多言,為了徹底打消張燕疑慮,便裝作斤斤計較的模樣,笑著說道:“家父舊部在張燕手下效力近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張燕怎么一筆勾銷?此番除了歸還舊部以外,還要贈送十萬石糧草為軍費。”
于毒認真思考了一下,覺得張瑞此言甚是在理,便笑著說道:“賢侄此言在理,若張平難不予,老夫作為長輩,便第一個不允!”
話到這一步,雙方氛圍就變得逐漸融洽,一副長慈后敬的模樣。
張瑞伸手,侍衛立即捧著一把橫刀送到于毒面前。
“于帥,此刀乃我太原特產,吹毛斷發,削甲如泥,一刀可斬甲過三十扎(皮甲)。寶刀配英雄,便贈與世叔了。”
“哦?天下間還有如此利器?”于毒頗為驚奇,立即抽刀嘗試,果然鋒利遠超當下的尋常刀劍,心動不已的問道:“賢侄手中這種利刃多否?”
張瑞面露笑容,等得便是這句話。不然自己為什么要送你一把橫刀?
“于帥有所不知,此刀名為宿鐵刀,取鑌鐵百煉而成,造價高昂無比。本將手中亦只有區區兩千把,若于帥想要,可勻千把售給于帥。”
黑山軍都是一群窮鬼,跟糜芳那種家財鉅億的富豪不同,要不把這宿鐵刀夸得珍貴無比,還真賣不出好價錢。
于毒依稀感覺哪里不對勁。
如果真的是百煉刀,怎么會有上千把?
便謹慎的問道:“賢侄欲售價幾何?”
“一把刀換一個識字之人或兩名工匠。”
“好!一言為定!”可剛聽完報價,于毒便一口答應,唯恐稍晚,對方反悔。
工匠能創造財富,于毒舍不得。
可黑山軍中裹挾的識字之人可真是不少。
在于毒看來,這種人除了認識幾個字,沒有任何附加價值,跟勇士、工匠完全無法媲美。
要這種人有何價值?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