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八十二章極度狂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極度狂熱

第八十二章極度狂熱


更新時間:2021年07月03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每年十月之后,便是提學官最忙碌的時間。

科考的流程為十一月首輪篩選,十二月優中選優,次年正月鷹揚將軍親自殿試。

整個十月提學官都要忙碌于登記報名學子,準備科考場地,公示科考內容與流程。

今年與去年還有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是報考人數大幅度增加。

報名開始僅五天,太原報名士子人數便已超過去年總和。

不僅是因為世家、豪強子弟踴躍。

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官府強制百姓入學社學習,其中年滿十六歲者數百人已經完成學業一年,離開了學社。

他們在官府里學習的內容全是科考的選拔方向。

尤其在數算方面,一直是官府學社的主課。

所以這些學子有三分之一左右參與了科考。

至于剩下的那三分之二?那當然是報名參軍入伍了。

在鷹揚將軍治下,參軍入伍是主流,退而其次才是科考成為胥吏。

如今學社內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要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府兵招募的明文規則就是識文斷字者優先,大概這些雄壯少年早已沒了進學之心。

好在從文、從武兩種路線并不互相沖突,學子們可以逐一嘗試。

除了太原士子,河東郡飽學之士也是聞風而動。

河東富庶遠在太原之上,就連良家子都有人能識文斷字,所以報名人數遠超太原。

好在如今兩郡一體,河東郡縣兩級的許多提學官都是從太原轉遷而來,對布置科考場地、組織科考流程富有經驗,一切還算有條不紊。

除了河東、太原兩郡,此次科考也已經開始吸引外郡人士目光。

尤其對河內士族吸引力頗大。

凡事就怕對比。

在鷹揚將軍興義兵,解河東百姓倒懸之前,河東、河內兩地都飽受匪寇劫掠之苦。

河東境內有威名赫赫的白波軍流毒寇犯,河內郡境內因為多山,所以山賊眾多,黑山軍肆意劫掠。

可自從鷹揚將軍高舉義旗進入河東,大軍數立偉勛,白波軍一敗再敗,乃至河東境內海清河晏。

百姓盡享鹽鐵之利,郡縣兩級大興水利,造福世族、豪強、黔首所有階層。

再看河內?

黑山軍愈發猖獗,打家劫舍已經不能滿足,最近開始攻城拔寨。

郡府無能,屢戰屢敗,整個河內郡郡治以西的所有縣城盡皆淪陷。

這伙黑山軍戰力強大到匪夷所思,要不是世族、豪強及時派部曲幫忙防守郡府,怕是河內連半壁江山都保不住。

這兩相對比,河內百姓羨慕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山不就我,我就山!

稟著這種精神,河內士子紛紛前往河東報名參與科考,以期投效到鷹揚將軍麾下。

除了河內,上黨境內有鷹揚將軍管轄的三縣,士子們也沒被遺忘,可自行前往太原或者河東報名。

因為往來密切,雁門士子也多有南下報名者。

及至十月末,報名統計完成,郗慮帶著名冊向張瑞拱手拜賀,說道:“為主公賀喜。此番報名士子多達五千四百余人。其中河東兩千兩百人,太原兩千七百人,河內四百余人,雁門百余人。主公此番可謂盡得文士之望矣。”

郗慮是裴琚的同門師兄弟,避難來到太原后,功曹建議是將他派去縣中曹掾,但裴琚給了他一些關照,將他要過去成為助手,幫助管理兩郡文教。

但因為裴琚最近被科學院內項目忙到不可開交,所以郗慮就成了兩郡文教方面事實上的負責人。

文士五千多人令郗慮頗為興奮,卻完全沒辦法提起張瑞的興致。

這是兩郡四地才湊出了這些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略通文字,粗知大義,剛剛擺脫了文盲階段。

上百萬人口,太原還在大興教育,才湊出了五千人。

識字率0.005!

這識字率還是因為河東、太原富庶,百姓有機會學習文字!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這五千人不全是平民百姓,有很多是世家、豪強子弟。

那出了河東、太原,大漢民間的識字率大概只有0.001!

一千個人當中有一個識文斷字。

很快郗慮便發現了鷹揚將軍冷淡的目光,臉上笑意漸漸僵住,吞了口唾沫,戰戰惶惶的問道:“明公可是有何不滿?”

張瑞早已達到不怒自威的境界,此番并沒有特意針對郗慮,卻著實令郗慮惶恐不已。

“將名冊放下,先不提科考之事。詳述一番河東文教事宜。”

在教育方面,張瑞一直將一位德皇的論述引以為至理名言。

“我還從未聽說過一個國家是因為辦教育而辦窮了的,辦亡國了的.”

正是因為貧窮,所以才要興辦教育。

在重視程度方面,張瑞給的排序為教育、稅收、軍事、人事、政務、外交。

教育在所有事情之前。

在孟縣最艱苦的時刻,都沒放棄教育事業。

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提升國民創造財富的能力。不求達到后世那富足的水平,只要能提升一段生產力水平,那就達到了富國強兵的水平。

不說別的,如果這五千人全部從軍。五千識文斷字青年組成的軍隊,絕對能正面擊破兩三萬文盲壯丁組成的諸侯部隊。

雙方在戰斗意志、順暢指揮、甚至承受傷亡程度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語。

只是張瑞還沒傻到做這種殺雞取卵的事情。

從上一屆科考開始,所有人都知道了鷹揚將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甚至最終考題都與文教相關,目標直指人人如龍!

郗慮作為執掌兩郡教務的實際負責人,如果連這都沒有準備,哪還敢繼續忝居高位?

當即如數家珍的說道:“河東富庶,百姓文風興盛。除官府設立的學堂外,各里正紛紛組織百姓以村落為基礎,合數村之力并立一學社,僅供自家村落子弟入學。此外豪強、世族亦紛紛開放私塾,允許百姓子弟入學,除供餉食外,還贈刀劍、弓箭。學業優良者予以金錢獎勵。”

話音剛落,張瑞就敏銳的發覺到,在教育方面肯定出現了某些偏差。

貓兒居然不偷腥了!世家、豪強居然舍得往外吐血,不但開放學堂、還管飯,甚至還設立了獎學金。

這比官府還要大方。

民間對教育的狂熱,極度不合情理!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