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一世繁華:、、、、、、、、、
若幽突如其來的笑,卻是讓得小佟佳氏感覺如墜冰窟。
若幽欣賞著小佟佳氏微微變色的臉以及眼底隱藏不住的驚慌,不徐不疾啟唇,“本宮去同萬歲爺說,胤禵一事兒到底也算是未曾宣之宣之于眾,朝中之中也僅僅知曉胤禵謀反,若是驟然處死胤禵只怕是少不了會惹得眾人非議、人心惶惶,如此倒是還不如將胤禵貶去寧古塔,也算是贖了這一份冤孽。”
“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小佟佳氏跌坐在地,雙目赤紅地看著若幽,“鈕鈷祿若幽,你好狠毒的心!”
“你的人手盡數被拔出,估摸著這個消息你還不知道吧,胤禵已經于三日前啟程了,頭戴枷鎖、腳帶重鐐,倒是與早些年送去寧古塔的那些個反賊無甚差別呢。”若幽微微俯身,輕聲道,“你且放心,本宮已經特意吩咐了下去,一定要好生關照著胤禵一些,總還是要在寧古塔待上個一年半載的。”
這一刻的小佟佳氏仿若蒼老了十數歲,再不復之前的雍容婉約,兩行清淚順著已然爬上了細紋的眼角滑落。
若幽冷眼瞧著,心下卻是并無多少觸動,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能夠看到小佟佳氏這般的失態,可見是真的傷心了。
傷心失意才好,也不枉費她籌謀了這么久,除了將當年謀害過姐姐的勢力連根拔起、為孩子們打下一片盛世江山之外,也讓這罪魁禍首帶著絕望、悲傷而去,死不瞑目,自素顏起到小十三而終,這一口氣才算是出了。
“皇后娘娘。”小佟佳氏失神的眼中漸漸聚焦,瞧著已經快要走到門口的若幽,喚道,“說來我也有一事不明,還請皇后娘娘解惑。”
若幽停下步子,“你且說來聽聽。”
小佟佳氏暗啞的聲音在寂靜的屋內響起,“隆科多,佟佳氏一族這一代最有才華的人,他的死可與你有關?”
若幽披風下的手指微動,面上卻是一貫的清冷,“沒有。”
言罷,若幽便伸手推開了緊閉著的大門,不遠處,廊下,小路子打著風燈站在那里。
見著若幽出來,小路子上前扶住若幽,低聲道,“娘娘,小心腳下。”
若幽看著小路子伸來的手,唇畔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輕輕“嗯”了一聲,方才就著小路子的攙扶步下了臺階。
跨過冷宮的大門,若幽眼中閃過了幾抹驚詫。
“參見皇后娘娘。”除了來時的冷宮一眾人和坤寧宮的宮人之外,竟然還多了帶著一隊人的梁九功。
叫了起,若幽帶了幾分納罕道,“時辰不早了,梁公公怎的在此?”
一錯眼瞧著梁九功身后端著托盤的小太監,若幽眼中閃過一絲了然,“這是來送小佟佳氏上路的?”
“正是。”梁九功笑笑,“真真兒是什么都瞞不過娘娘的眼睛。”
若幽深以為然,點點頭,“早些了結了此間之事倒是也好,也省的夜長夢多,后患無窮。”
“娘娘說得是。”梁九功眼含深意,“萬歲爺也是這個意思,便遣了奴才前來,一則是為了給佟佳庶人一個了斷,再一個便是想要邀了娘娘前往乾清宮一敘。”
說著梁九功言語之中帶了幾分勸慰之意,“這些時日,萬歲爺很是惦念您呢。”
若幽微微垂目,沉默片刻,方才抬了頭淡淡道,“萬歲爺龍體欠安,如今時辰也不早了,本宮還是不去叨擾了。”
見狀,梁九功輕嘆一聲,知曉若幽心意已決,便也不再相勸,對著若幽躬身道,“更深露重,娘娘切莫保重鳳體。”
“梁公公有心了。”若幽扶著素心的手上了鳳輿,“時候不早了,梁公公若是辦完了差事便也早些回去吧。”
“是,多謝娘娘關懷。”梁九功行禮道,“恭送娘娘。”
待到若幽梳洗妥當,坐到了寬大的拔步床上之時,素眉手下留在冷宮的人回報:小佟佳氏確定已經氣斷身亡,斷氣之時雙眼瞪得老大.....................死不瞑目。
聞言,若幽愣了一瞬,方才揮退了前來報信兒的宮人。
“奴婢怎么瞧著主子聽了這消息并未見多少的喜色?”素眉帶了幾分好奇,小佟佳氏死不瞑目不該是大快人心的么?怎么主子的反應這般的平淡。
“有什么高興與不高興呢?”若幽輕聲道,“從冷宮離開便料到了這個結果,故而現在再聽聞,便也無甚感覺了。”
素心伺候若幽脫了繡花鞋和聲道,“小佟佳氏故去,以后這宮里面兒便也沒了那興風作浪之人,主子便也可安心度日了。”
十月初,陪著若幽過完了生辰,昭陽公主便帶著那兩萬的蒙古鐵騎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城,到底如今蒙古汗國方才一統,還存在著許多的不穩定因素,既然京城這邊兒已然大定,也是時候該回去主持大局了,若是后院兒起了火,那便得不償失了。
十月中,京城之中下了第二場雪之時,所有參與九月初九叛亂的人盡數被處理,只是康熙的身子卻是并未比之之前好了多少,依舊是整日里纏綿病榻,精神亦是懨懨。
小佟佳氏的毒雖然被眾位太醫聯手解了,卻是終究是對這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留下了不可彌補的創傷,康熙的身子徹底被那霸道的毒損毀了。
自打重陽宮宴暈倒再次醒來后,康熙自覺精力實在有限,加之太醫之言:康熙需要靜養、不得再勞心費神,康熙除了下旨處置了一干逆黨之外,前朝之事盡數交給了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監國,五阿哥胤祺以及十二阿哥胤裪從旁輔助。
及至臘月,胤禛返回了京城,康熙召見胤禛后,翌日便下了圣旨著胤禛與胤祥兄弟二人一同監國。
兩個月前的圣旨,眾人便覺著康熙這是在有意培養在清剿叛亂之中出了大力的十三阿哥,可如今康熙的這一道圣旨著實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俱是皇后嫡出的四阿哥與十三阿哥同時監國,這康熙究竟是屬意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