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1174章 最好的機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外科教父 >>外科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1174章 最好的機會

1174章 最好的機會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7日  作者:海與夏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海與夏 | 外科教父 
正文


熱門、、、、、、、、、、、、、、

不僅僅是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在討論連體姐妹手術的事情,現在整個歐美,甚至整個世界的醫學界都在議論這件事。

梅奧醫院現在也在討論這件事,不過梅奧醫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不一樣,他們一般比較清醒,楊平以前多次去梅奧飛刀,這家醫院絕大多數外科醫生都看過楊平的手術,自然不會像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那樣隨意評論,他們更多地是期待楊平的手術,因為現在楊平已經很久沒有來梅奧,這些醫生很難見到楊平做手術。約翰內森已經去了中國,到時一定會帶回手術視頻,這些醫生又可以借助視頻學習先進的手術方式。

與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的先入為主的質疑不同,梅奧的醫生更多的充滿期待。

不是每家醫院都有馬西莫這樣的人站出來解釋,引導大家做出正確的判斷,大多數醫院的醫生還是隨大流,人云亦云,帶著情緒去質疑手術,認為這是一次毫無把握的實驗性手術,有違倫理原則。

現在連體姐姐活得好好的,將她們推上手術臺,最后很可能丟失生命,這種沒有成功率的手術最終只會成為一場學術鬧劇。

歐洲那邊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夏利特醫學院比較清醒,其它大多數醫院跟著瞎議論,舉著道德的大旗幟進行聲討,呼吁停止這樣的手術。

不僅僅是歐美,現在世界各地都在討論這臺手術,甚至有人質疑莫里斯是不是拿自己一對女兒在做試驗,利用女兒作為病例,攀上諾獎獲得者,謀取某種學術利益。

一些醫學倫理組織也躍躍欲試,他們站出來指責莫里斯違反醫學倫理原則,讓自己的女兒去做試驗,他們要組織一個調查團隊要來到中國調查,甚至聲稱要剝奪莫里斯的監護權。

他們不是說說而已,真的組織一個調查團隊,里面有醫生、兒童保護者、記者、律師等等,浩浩蕩蕩地來到中國。

莫里斯現在全懵了,她女兒從出生到現在,沒有人來找她表示給予什么關懷或者聯系幫忙做手術,現在她聯系到做手術的醫生,這些人卻站出來說這是違反了醫學倫理。

真是荒唐!

其實莫里斯比誰都清楚,這些人不過是為了維護美國醫術的尊嚴而已,用約翰內森的話說,其實美國人也很愛面子,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

“管他呢,這是你的女兒,你們家里的意見已經統一,又不是你強迫自己的女兒去手術,所以我們不用怕那些人,那就是一幫無聊的人,他們扯著道德的大旗,整天頤指氣使,背后還說不準是為了什么呢。”約翰內森給莫里斯打氣。

同時,他找了一家美國知名的報紙,撰寫了一篇文章為這次手術做科普,但是這篇文章很快淹沒在浩浩蕩蕩的聲討聲中。

這是一幫無聊的人,沒有錯,但是這么發展下去,莫里斯會讓這幫人毀掉聲譽,道德的鐵拳很容易擊毀他這個醫生的聲譽。

為了女兒,莫里斯決定堅定前進,不理會這些人。

浩浩蕩蕩的調查團來到中國,那些叫囂著的記者要采訪楊平。

楊平都懶得理這些人,什么都不懂,在這里瞎逼逼,跟他們耗簡直就是浪費時間。上級領導的意思也很明確,讓楊平不用理會這些人,安心工作,上面自然會安排專門團隊來處理這件事,這些人都是跳梁小丑,聚集在道德的大旗下,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在這種輿論浪潮下,楊平做出驚人的決定,這次手術將向全世界現場直播,讓這些人看看什么叫做頂尖外科技術。

聽到楊平做出的覺得,宋子墨不免有些擔心。

教授這么久沒有做手術,現在要向全世界直播,一旦手術中出現失誤,哪怕是小小的失誤,都會嚴重影響教授的聲譽。

宋子墨試圖勸說楊平,不必理會這些人,我們沒有義務去向他們做手術直播,但是楊平心意已決,他堅決要求直播。

宋子墨只會暗中做好準備,隨時準備上臺替換楊平,一旦楊平在手術中遇上什么困難,他必須能夠頂上。

這是面對全世界的直播,而教授現在的手究竟有沒有生疏,還是一個未知數。

連體姐妹頭部和頸椎的分離,這是他難以逾越的難關,宋子墨必須在手術前攻克難關,否則一旦在這個步驟手術需要他接管,如果他無法勝任,到時將在全世界面前出丑,敗壞楊平的名聲,敗壞中國醫生的名聲,正好中了這些人的質疑。

為此,宋子墨將徐志良叫過來,他們秘密地商量,一旦楊教授因為手生出現問題,他們必須不動聲色的頂上,為楊教授保駕護航,雖然他們對楊教授有信心,知道楊教授是創造奇跡的人,從來沒有失手過。但是楊教授也是人,這么久沒有做手術,現在要面對整個世界的醫生,他們不得不防一手。

輿論風波越來越猛烈,傲慢的美國調查團來到中國,楊平根本不鳥他們,對他們不屑一顧,他們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打擊。

回到美國后,他們叫囂著要求手術直播,如果手術不直播就說明一定背后有問題,這正好合乎楊平的心意。

研究所的內部會議上,作為醫學科學院的兩個秘書之一的宋子墨匯報了最近的全球輿論波瀾。

“教授,現在歐美整個醫學界對你的負面評價很多,輿論對你很不利,我們的手術只要有一點瑕疵可能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我們要不要撤銷手術直播?”宋子墨提出自己的擔心,他還是想沒必要直播。

楊平對這些輿論一點也不在乎,不管是南都醫大還是三博醫院這邊,現在有專門的團隊處理這件事,所以他更加不用擔心。

“干嗎撤銷?不用理這幫人,正好借這個機會告訴他們什么是真正的手術。”楊平非常堅決,沒有半點動搖,其實這是一次展示中國醫生高超技術的絕佳機會,他們現在反對的聲音越強烈,鬧得越熱鬧,到時對中國醫生的形象樹立就越有利。

中國發展這么多年,臨床醫學很多領域已經是世界一流,但是不管是國內自己的人們,還是國外的人們都對中國臨床醫療水平沒有客觀的認識,大多停留在幾十年的判斷,認為中國臨床醫學落后,中國醫生還使用陳舊的手術方法和手術器械給患者做手術。

因為國土面積遼闊,人口眾多,醫生的相對數量沒有發達國家多,這樣,中國醫生平均接診的病例是世界最多的,有些醫院的醫生一個月的手術量遠遠超過某些國家醫生的年手術量,更夸張的是,某些特定的高難度手術,中國醫生一周的手術量可以超過某些國家的年手術量。

在臨床經驗方面,中國醫生遠遠超過歐美發達國家醫生。

曾經有一個婦產科醫生去歐洲某國進修學習,這個醫院來了一例高危產婦,全院上下從來沒見過這種病例,所以手忙腳亂,這位中國醫生參與過很多這種高位產婦的搶救,經驗豐富。結果,她一個進修醫生反倒成了搶救的主導者,在她的指揮下,產婦被順利搶救過來,那些醫生非常感激她,隨后她的進修被反轉,在進修期間,她經常給那些醫生講課,傳授經驗。

當然,我們的臨床經驗比他們豐富,但是他們也有優點,醫學理念先進、診治規范化、管理井井有條,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我們要心無旁騖,不要理會外面這些輿論,我們每天工作這么忙,哪有時間跟這些人去打嘴仗,有些東西越說越黑,說一萬句不如將手術直播一次,讓他們親眼見見這手術怎么做的,這樣他們自然就會閉嘴,所以大家完全不用理會這些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只要患者和家屬同意手術,我們就全力以赴,他們算什么?既不是我們的患者,又不是我們的患者家屬,我們憑什么在他們身上花費時間和精力?“楊平對這些輿論完全沒有生氣,而是根本不當回事。

上級領導也是這個態度,讓醫生們完全不用理會這些,認真工作,這不是他們該做的事情。

“我是擔心到時候手術出現什么瑕疵,這些瑕疵被他們放大,到時候給你造成不利的影響。”宋子墨還是想取消手術直播,因為醫生沒有直播的義務。

楊平其實心里知道宋子墨擔心什么,他說:“放心吧,能有什么瑕疵,再說這種手術他們根本做不了,就算我們有瑕疵,只要能夠成功完成,那也是給他們現在的不實言論有力的回擊。”

教授任何時候都這么自信,宋子墨真是羨慕這種強大的自信,即使面對整個世界醫療界的質疑,他也毫不畏懼,堅持自己的意見。

“那好,不過直播我們會經過審批,到時候會開放給醫生,不會給開放給普通民眾,畢竟手術場面非常血腥。”宋子墨不再堅持撤銷直播。

張林這個時候興奮起來:“教授,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有一個人去懟他們,我覺得此時我和小五應該出場,作為科室的發言人,狠狠地懟他們。”

想起可以懟這么多人,張林就像打了雞血,異常興奮,他就喜歡懟人,沒辦法,就好這一口。

''是呀,教授,我們可以當發言人,你放心,我們不會給科室丟臉。”小五也一起爭取這次機會。

楊平搖搖頭:“不用理會,我剛剛說了,我連回應的興趣都沒有,更加不要說懟他們,讓他們說吧,自由表達意見而已,現在熱熱鬧鬧的,手術做完之后,全都散場。”

“我同意教授的觀點,不要在這方面花費精力,反而我們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向世界展示一些東西,比如我們干細胞技術,完全可以借這次機會向世界做一次展示,這不是我們有意利用手術來做先進的技術的展示,而是他們逼迫我們做被動的展示,這就不要怪我們了。“唐順反而覺得這次是最佳的展示機會。

雖然現在他的干細胞技術在全世界富豪圈深受歡迎,他們爭先恐后來這里進行干細胞治療,利用他們自己的干細胞做種子,培養出大量的干細胞,這種技術是世界獨一份的。

如果能夠借這次機會做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恐怕干細胞實驗室獲得的捐款可以翻幾倍,唐順現在心里也蠻興奮的,送上門的好機會怎么不要呢,這幫人不是送錢嗎現在唐順眼睛里看到的就是賬戶上的數字呼啦啦地往上漲,真是感謝這些人。

“所以這次直播,我們好好設計一下,不僅展示手術的實力,向全世界宣傳我們醫院,我估計這次手術之后,整個南都醫大的附屬醫院患者會翻幾倍,尤其是三博醫院,你們還去懟他們?要好好感謝他們。”

唐順說。

“你這是想——植入——廣告?”徐志良問道。

唐順嚴肅地說:“怎么能說是廣告呢,這叫做正常展示,手術不是需要我們的干細胞技術克隆出來的肌肉和皮膚?依我說,老何那邊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這次也要展示一下,經這么一展示,估計那些藥廠和醫療器械廠搶著給老何送錢,那個大模型針對每個制藥巨頭每年的訂閱費不收幾千萬美金,對不起這些朋友的幫忙。”

宋子墨聽唐順這么說,一臉的懵逼,這家伙的視角與大家完全不同。

也難怪,宋子墨只是一個純粹的學者,而唐順是一個復合型人才,他不僅是學者,還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要實驗室掙錢,掙大量錢,用這些錢來充當科研經費,讓實驗室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有錢投入就越產出新技術,越有新技術就越有錢,能夠掙錢的技術多掙錢,掙來的錢投入到那些最基礎的,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研究工作。


上一章  |  外科教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