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1172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外科教父 >>外科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1172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

1172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5日  作者:海與夏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海與夏 | 外科教父 
正文


熱門、、、、、、、、、、、、、、

與約翰內森發生爭吵之后,莫里斯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兩個女兒不管怎么勸,一直吵著要做手術。

家庭的意見不統一,莫里斯的猶豫不決,讓他一直沒有去找宋子墨簽字,宋子墨告訴過他,想好了就去找他簽字,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隨時去問,在術前一定要做到明明白白。

其實一切已經很清楚,也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楊教授的手術計劃非常簡單:將姐妹兩人分開后,對畸形的脊柱進行矯形,然后對缺損的皮膚肌肉進行移植,移植的供體來自實驗室的克隆技術復制的皮膚和肌肉。

就是因為太簡單明白,所以莫里斯才心虛,不敢貿然做出決定,他感覺這一切不太真實,仿佛這臺手術就是一次試驗的犧牲品。

整個手術的術前準備工作與他想象的不一樣,莫里斯認為應該和美國一樣:幾十個頂尖專家,上百個參與的醫生,大家坐在一起反復討論研究,通過這種團隊協作來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才能確定手術方案。

但是現在一切顯得太簡單了,楊教授帶著一群人坐在電腦屏幕面前,這么就敲定了手術方案,太不可思議了。

''我帶你去參觀一下這里的實驗室吧,看看世界頂尖實驗室是什么樣的。”約翰內森再次找到莫里斯,希望可以帶他去開開眼界,幫助他提升認知。

“好吧,謝謝!”

莫里斯也想散散心,約翰內森的邀請是無害的。

“我們要去的實驗室是世界頂尖干細胞實驗室,著名的空間導向基因理論就出自這個實驗室,這也是楊教授獲得諾獎的技術,不僅是我,世界著名的醫學界全能大師曼因斯坦教授也十分欽佩楊教授,算起來,曼因斯坦教授也是楊教授的半個學生。”約翰內森說。

莫里斯心里一震,曼因斯坦教授也很欽佩莫里斯?也是他的半個學生,對于一個習慣用常識來做判斷的人,這個信息很有用。

因為在莫里斯的常識里,曼因斯坦已經成為他認為的學術上的權威,現在這個權威也認同楊教授,那么他必須跟著認同楊教授。

兩人說著說著已經來到干細胞實驗室,實驗室占據一層樓,分為幾個區域:實驗室、準備區、辦公區、生活區、休息區等等。

約翰內森已經提前和實驗室主任唐順聯系好,所以一到實驗室,唐順立即出來迎接,將他們接入辦公室。

實驗室里有三十幾個年輕人正在工作,他們穿得很隨意,有些穿著大短褲和拖鞋,完全不像搞研究的樣子,莫里斯皺了皺眉頭。

“他們只有三十幾個人?”

莫里斯驚訝地問道。

“沒錯,這種團隊不需要太多人,因為一些低技術含量的工作都交給了人工智能電腦去做,團隊只需做一些重要的工作,所以三十幾個人足夠應付,這三十幾個人,每一個都是世界頂尖博士。”

“你一定很疑惑,這些人為什么穿著這樣隨意,這就是世界頂尖實驗室的魅力,他們不需要穿得那么正式,他們可以按照自己認為的輕松的方式來著裝。”

“輕松自由地工作。”

在一名博士的帶領下,他們穿上防護服來到實驗室里,這里面有很多透明的培養器,這些培養器讓莫里斯不禁心里一怔,這讓他想到了電影《黑客帝國》里面的矩陣,通過透明的培養器里,可以看到一塊又一塊的鮮活的肌肉。

“這就是空間導向基因理論的應用。”約翰內森介紹。

莫里斯湊近透明罩,瞪大了眼睛,他是神經外科醫生,對空間導向基因理論沒有多少了解,他只是在關注諾貝爾獎的時候聽過這個理論,沒想到現在這個理論已經應用于實踐,而且如此具象化地出現他的面前。

實驗室環境局部克隆人體器官,這是多么科幻的東西。

“這是真的嗎?怎么克隆出來的?”莫里斯問道。

約翰內森說:“這是用你的女兒的干細胞培養出來的,你簽署過知情同意文件的。”

“哦,我以為只是一個嘗試性的實驗,所以根本沒在意,我并沒有想到這是真的,太奇妙了。”莫里斯不斷發出驚嘆。

“你女兒手術分離后,她們會出現大量皮膚和肌肉的缺損,楊教授利用這些克隆出來的皮膚和肌肉可以完美地補足她們缺損的肌肉和皮膚,這還不夠,楊教授還會矯正她們脊柱的畸形,讓她們成為正常的人。”

“真是神奇!”莫里斯已經不知道怎么形容激動的心情。

“他們還在尋找其它的空間導向因子,每找到一個空間導向因子,意味著可以用這種實驗室克隆器官,那個時候,器官移植將進入自體移植時代,任何需要移植器官的患者可以使用他體內少量的干細胞培養出健康有活力的器官,然后移植到他身上,沒有任何排異反應。”

“這只是楊教授的部分成績之一,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醫學成就,比如,腦干腫瘤手術、脊柱畸形矯形手術、上頸椎手術、心臟搭橋手術等等,而且他在腫瘤治療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他獨創的K生物制劑治療腫瘤的方法非常獨特,它利用腺病毒為載體,攜帶一種特殊的因子,腺病毒和這種特殊因子的結合體可以對某些腫瘤細胞進行精準全面的獵殺,這種治療方法馬上要進入臨床實驗。楊教授是超過曼因斯坦的全領域醫學天才。”

約翰內森充當解說員。

“我怎么沒有聽說他說起這些呢?”莫里斯很是奇怪。

約翰內森解釋:“他的成就實在太多,沒必要拿出來說,所以我告訴你,他跟你說的一次局麻藥劑量內完成手術是最不值得提的技術,所以他才那樣平淡,不是他對你女兒的手術不夠重視,而是對他來說,這算不了什么,他已經進入外科的自由世界,任何沒有先例的高難度的手術在他這里,都不是問題,他不需要像我們美國醫生那樣不停地討論,不停地交流,不停的查閱各種資料,因為他已經了然于心,對我們來說這是一臺高不可攀的手術,但是在他這里,是一臺擁有十足把握的手術。”

“真是太神奇,我現在感覺楊教授就是一個科學怪人。”莫里斯一直弓著腰,這樣方便他的臉貼近透明的鋼化玻璃。

“你這次的感覺對了,他就是一個科學怪人,總能夠創造奇跡,我第一次看他做手術的時候,徹底的被震撼,自那以后我想盡一切辦法與他接觸,拜他為老師,在他的指點下我進步神速,你也看到了,現在整個北美,沒有誰在神經外科領域與我匹敵,我是獨一檔次的存在,你承認吧?”

確實,約翰內森的水平現在已經是獨一檔,以前跟他處于同一檔次的幾位大咖級人物已經遠遠落后于他。

有些東西一旦具象化才會震撼人心,比如說打架,你嚇唬他一百次他也感受不到拳頭的威力,根本不會怕你,只要用鐵拳打爆他的頭一次,他以后一定會記住拳頭的威力,心里產生畏懼心,這就是拳頭的具象化。

約翰內森總是說楊教授厲害,對這個手術完全沒有問題,這對莫里斯來說沒有多少感覺,他會覺得約翰內森也在夸夸其談,甚至會陰謀論地覺得約翰內森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某些利益的分享。

現在他在實驗室見到科幻電影里才有的場景,這就是楊教授的科研成果,他的實力已經被培養器里鮮活的肌肉具象化,他的心靈才會受到震撼,原來他這么厲害,跟我壓根不是一個層次的。

約翰內森知道,現在已經不需要多說什么,只需要陪著他在這里面轉一圈,讓他感受《黑客帝國》矩陣的震撼,他就會像尼奧醒來,看到無數的人類培養罩時的那種震撼。

“天啦!這是肌肉,它在收縮。”

機械臂正在對培養出來的肌肉做電刺激,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塊培養出來的肌肉收縮有力,讓它們移植到人體的時候充滿力量,而不是軟綿綿的。

''這是背闊肌,這是腰大肌,手術中她們將用這些來補充缺失的肌肉。”

莫里斯的眼睛幾乎貼在透明鋼化玻璃上,自言自語的說,他沉浸在其中,就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

這種局部克隆技術確實挺震撼的,尤其對醫學界的人來,這就是科幻中的技術變成現實。

“你的鼻子已經貼近玻璃,稍微距離遠一點。”約翰內森提醒。

莫里斯嗯幾聲,依然距離很近,他恨不得砸掉這些透明的護罩,直接伸手進去拿起一塊肌肉,捧在手掌上近距離仔細看。

“要是能夠拿出來看看多好。”莫里斯渴望的眼神。

旁邊陪同的博士說:“你可以拿出來看,不過要戴好無菌手套。”

博士從旁邊的置物架上拿出一副無菌手套,作為外科醫生的莫里斯很有無菌觀念,他利索地戴上無菌手套,動作十分規范。

博士在旁邊的液晶屏上操作一番,透明的護罩打開,機械臂從無菌保護套里抽出,伸進去取出一塊肌肉放在莫里斯的手掌上。

他撫摸著這塊鮮活而彈性十足的肌肉,作為外科醫生,他比誰都清楚真實的人類肌肉是什么樣的,他輕輕地撫摸按摩這塊肌肉,肌肉會在按摩下收縮。

這是實驗室環境下克隆出來的一塊肌肉,肌肉居然可以這樣使用局部克隆技術復制,神奇的局部克隆技術。

莫里斯依依不舍地將肌肉放進機械臂的托盤里,讓它送回培養器中。

脫下手套,他繼續參觀,他想看看那塊面積超大的皮膚。

這塊皮膚包括完整的表皮層和真皮層,甚至還有一定的皮下組織,這種些皮膚如果用于植皮,幾乎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而且術后皮膚的質地一定會很好。

有了這個實驗室做支撐,他女兒不管缺少多少皮膚和肌肉,手術中都可以完美的得到補充。

“你有幸參觀了全球最頂尖的實驗室,這些成果都是楊教授帶著那一群穿著拖鞋的年輕人做出來的。”

結束參觀,從實驗室出來,莫里斯就像看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電影,那些具象化的影像一直在他的腦海里反復播放。

“約翰內森醫生,現在能夠帶我去見見楊教授嗎?我為我的猶豫道歉,我覺得我應該抓住這次機會,你說得對,我就是那個乞丐,我從來沒有見過皇帝的生活,所以只能用我的生活為原型來想象皇帝的生活,你今天帶我參觀了皇宮,讓我親眼見到皇帝的生活。”莫里斯十分激動。

“我得看看教授現在是否有空,我們不能占用他太多時間,他的時間很寶貴,每一分鐘都要投入到推動醫學的進步中去。”約翰內森說道。

兩人來到臨床病區的醫生辦公室,楊平不在這里,知情的醫生說教授去了腫瘤實驗室。

“這是對付腫瘤的新方法,K治療,我說這些你也不懂,我就說神經外科吧,他們對腦干腫瘤非常有興趣,他們深入地研究腦干的解剖,據我所知,他們在腦干解剖研究方面至少領先我們二十年,因為他們覺得病例數還不夠,所以沒有發表什么論文,我有幸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所以我的腦干腫瘤手術成功率成為北美的一枝獨秀。”

約翰內森洋洋得意。

“你……能夠幫忙嗎?讓我也能夠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嗎?”莫里斯顯然已經進入狀態。

約翰內森搖搖頭:“不,你現在還沒有達到能夠分享的水平,這樣會誤導你,讓你覺得自己也行,結果大膽地開展這一類手術,最后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莫里斯想起當時楊教授給他提出的問題,他完全回答不出來的。

“那你怎么做到的?”

莫里斯好奇。

約翰內森很大方的介紹經驗:“首先將中文學好,這是先決條件,這樣可以閱讀他們的期刊——《醫學》,以及其它中文資料,雖然外面也有各種語言的翻譯版本,但是翻譯版本總是滯后,而且與原版總有出入,只有你掌握了中文,才有可能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這是第一步,你必須做好這一步,如果連語言這一關你過不了,后面的就不要想,肯定不行。”

“中文!”

莫里斯覺得這是頭痛的事情,他對中文的學習只是來中國之前,背誦的幾個常用詞語。

這時楊教授已經從門口進來,后面跟著一大群醫生,約翰內森走上去,熟練地用中文與楊平對話。

此時,莫里斯才感覺到,平時他根本沒有接觸的中文居然這么有用,可以幫助約翰內森的技術進步這么快。


上一章  |  外科教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