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只有一頭牛,村長家地多,要犁完得幾日,等不急的村民只能自己動手。
季春(三月一號),吳氏帶著蘇悅和蘇暖在南山腳下育秧苗,用于插秧播種。
男孩子初十五后入了學,蘇懷涑不久后也要科考,府試,取的好成績便能成為秀才。
成為秀才后村民便能把五十畝田地記掛他名下,免去納糧,蘇其元名下掛了好幾家不富裕的村民。
村民感恩他,自發拿出一些糧食送給蘇家,每年都是如此。
蘇暖瞧著眼前綠意盎然,隨風飄蕩的秧苗,臉上止不住的笑意,“大伯娘,明日是不是能插秧了?”
她樂此不彼的拔著秧苗中間的雜草,幾天前她還分不出那個是草那個是秧苗,拔出好多秧苗,自責許久。
隨后還是吳氏對她說:拔錯了沒關系,種的太覓,不好吸收營養,本就是要拔掉一些,讓別的秧苗能長的好些。
蘇暖這才又開心起來,那就好那就好!
秧苗跟長在一起的雜草真的很像,不仔細研究觀看很難分辨出來。
吳氏拔著草,用手肘擦擦臉上的汗漬,笑意綿綿,“等你爹爹他們犁好地,就能插秧了,午時我去瞧過,明日估計就犁好了。”
初春不熱,蹲著干活久了,不可避免的出了許多汗。
蘇悅小胖臉上滿是黑糊糊的泥土,身體胖更容易出汗,她顧不得那么多,抬手一抹就抹上許多泥巴。
她嘟著唇,小胖臉皺成一團,用手比作扇子,扇了兩下,“好熱,娘親,我快熱死了。”
吳氏看的心疼,想幫她擦擦臉,可手上全是泥巴,擦不了,“悅悅,暖寶到一邊歇著去,只有一點了,我一會兒就弄完。”
蘇悅鼓著臉,頂著一張臟兮兮的臉,說道:“不要,我要陪著娘親弄,弄完好一起回家。”
蘇暖在一旁也搖搖頭,表示自己不愿去休息。
吳氏嘆氣,沒有辦法,只能低頭加快了手中的動作,兩個孩子都聽話,都不愿休息,那她便快一點,快一點弄完手中的活計,好回家。
蘇其元光著腳坐田埂邊,腳上全是泥巴,蔓延至小腿處,衣袍撩至腰間,褲腿挽至膝上。
他望著不遠處賣力犁地的蘇其慶和蘇其正,有些汗顏,他原以為會用牛犁地,沒想到啊沒想到,居然是人拉著犁的。
這幾日他嘗試過了,那是真累,累的直不起腰,由一人在犁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扶,才能達到開溝渠,松土的效果。
犁他還是第一次見,前世不過在書上撇過幾眼,沒想到犁起地來是這么難的事。
蘇家一共十五畝水田,五畝罕地,三人倫著犁地,終于趕在天黑前犁完,明日便是最重要的環節了,插秧。
次日一早,一大家子去拔秧苗,拔好的秧苗放于鳶兜中,整齊碼好,不得壓爛了,用扁擔挑著去田埂邊。
一望無際的水田彎彎曲曲落座其間,穿著粗布麻衣的村民個個挑著秧苗準備插秧。
田里歡笑聲響徹天地間,蘇暖忽的感覺這樣的日子好安逸,若是能一直過這樣的日子,她也知足了。
幾人來到田頭,蘇其正抓起一把秧苗往田里扔去,隨后叫道:“插秧了!”
最興奮的莫過于蘇暖,蘇暖今日穿的褲子,她挽起褲腿往田里一扎,結果就是褲子濕了,腿太短,水已經沒過她的大腿。
蘇暖絲毫不介意,就著褲子在田里撲騰,與蘇悅玩鬧了好一陣,才尋問吳氏:“大伯娘,怎么插秧苗啊?”
吳氏手里抓著一把翠綠的秧苗,她手一伸往水里鉆去,一株秧苗便插好了,“要插的深些,還要間隔有序,這樣插出來的秧苗出產量才高。”
蘇暖聽的認真,學著她的樣子插秧,一開始不是插的淺了就是深了或是歪了,好在后面插的井然有序。
蘇暖抬頭看向自己插的一排秧苗,成就感油然而生,以后她也可以拍著胸脯說:我是插過秧的了。
蘇悅插著秧,對不遠處蘇暖的傻笑很是不解。
暖寶這是干啥呢,插個秧有這么高興?
響午吳氏帶著蘇暖和蘇悅去小溪邊洗了手和臉。
蘇暖忽的發現清澈見底的小溪里有蝦,是那種小河蝦,做蝦米用的那種蝦,看見蝦她就想到了空間里的小龍蝦。
空間里的蝦長大了許多,也不知用什么理由才能拿出來,叫老爸做上一頓吃。
她想過了,她爸既然會做菜,就可以和大伯一起開個菜館子,老爸出菜方,大伯出錢出力,這樣的話老爸也耽誤不了考試。
到時錢掙的多了,老爸就可以去鄰近的的楠州府進學了。
小陳氏帶著蘇草和蘇狗蛋來清洗泥土,正要起身家去做飯,給干活的男人吃呢,就瞧見吳氏來了,蘇暖還灰頭土臉的,小陳氏打趣道:“喲暖寶小小一個人兒也會插秧了?”
蘇暖點了點小腦袋,“會一點點。”
吳氏在一旁給蘇悅洗臉,每次干活蘇悅遭殃的都是臉,也不知咋弄的,她笑著回:“暖寶雖小,可聰明著呢。”
小陳氏一聽暗道:可不是聰明著,醫術都能學會。
她轉移了話題,“你家懷林上學去了?好幾日沒見著他來找狗蛋玩了。”
蘇悅臉上有一塊干了的泥土,吳氏不用力搓,洗不掉,一用力搓蘇悅又疼的嗷嗷叫,正不知道怎么辦呢,含糊回著話:“嗯,初十五讓幾個哥哥帶著去私塾了。”
過了年蘇懷林就六歲了,到了可以進學的年紀,蘇老爺子嫌他太皮,于是找了私塾的夫子,直接把他扔進去了。
蘇狗蛋揉搓著手臂上的泥巴,聽聞吳氏的話后手上的動作停了下來。
他與蘇懷林一般年紀,理應也去私塾了才是,只是家里負擔不起,就算負擔起了束脩,也負擔不起筆墨紙硯的費用。
他眸中的光亮暗了下去,隨即扯起笑臉,不想讓娘親看見,免的她傷心。
小陳氏聞言,笑臉不斷,“真好,懷林那么聰明,肯定能高中。”
臉上笑的燦爛,心底的心酸只有知道懂得,蘇家的男孩子個個都能送去讀書,供出了一個秀才和童生,不久的將來定會出好幾個秀才。
這些都是他們普通老百姓不能比的,她家就一個兒子,都供不起,蘇家七個,輕輕松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