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丫丫高興了,拍著小手鼓掌:“好耶好耶,拜年去咯,拜年去咯!”
可以拿到小錢錢咯,可以給爹爹和娘親買肉肉吃咯!
至此,三人小隊變成了四人小隊,張嫂子還特意給丫丫換上了兜比較大的衣裳,方便裝銅板。
四人從村尾一路拜過去,除了孫奶奶帶著小孫子過的一戶外,給的都是一個銅板,孫奶奶也是逃慌的外來戶,聽說兒子兒媳為了她和孫子,把僅有的糧食給了他們,他們才得已走到府城,和高德銘一樣被安排在了靈藥村,只有一個七歲的孫子是男孩,就只分得了一畝罕地。
孫奶奶兩人采藥為生,賣給蘇老爺子,村民也大多賣給他,不收的才會挑著去鎮上賣。
孫奶奶家不富裕,只能抓些花生,瓜子給孩子們,孩子們也不嫌棄,該怎么拜年就怎么拜年,得了東西就謝謝人家。
村長家就比較大方了,他家地多,人口少,比較富裕,房子建的很氣派,典型的四合院樣,用的青磚紅瓦,給孩子們包的是三個銅板。
一路下來四人兜里裝的滿滿當當,丫丫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過,一直瞇著小眼睛嘻嘻笑。
最后還去蘇草家拜了年,丫丫去蘇暖家拜了年,拜完后已快丑初(凌晨一點),蘇其正把丫丫送了回去。
眾人圍坐堂屋桌前,蘇懷林掏出兜里的銅板‘嘩啦嘩啦’的響,堆了一個小山丘,蘇懷一不甘示弱往兜里掏,也掏出一堆。
家里能去拜年的孩子有八歲的蘇懷木、蘇懷莫,七歲的蘇懷一,七歲的蘇悅,五歲的蘇懷林和蘇暖。
幾人把銅板堆放桌上,眼瞅著應該有幾百個銅板,最后蘇懷程算了出來,一共有三百一十二個銅板。
一共有四十七戶人家,五戶兩個銅板,兩戶三個銅板,村長和里正。
錢雖然不多,但過程是最主要的,拜年的過程每個孩子都很開心。
蘇懷林瞄了吳氏好幾眼。
吳氏看的好笑,道:“今年娘不收你們的錢,都拿去買糖吃吧。”
蘇懷林不敢置信瞪大眼睛,“真的?”
“娘還會騙你不成?”
“哦,明天賣糖去咯。”蘇懷林興奮的跳腳,往年拿回來的銀錢第二天就被吳氏收走了,毛都沒見著。
今年居然可以全部歸自己!
吳氏看著看著眼里不經意閃著淚光,之前是真沒銀子,不得已收了孩子們的壓歲錢給家里改善活,如今她自己能掙錢了。
蘇悅也開心的捏緊手中的銅板,明日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絹花了。
女孩子都愛美,她也不例外!
讓小孩子守歲是不可能的,蘇老爺子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也早早去睡了。
吳氏和王氏守到寅初(凌晨三點)實在熬不住,睡覺去了。
留下三兄弟擱一塊閑聊,蘇懷涑作為家里的長子,理應要陪著的,他在一旁靜靜聆聽,偶爾笑著應上兩句。
大年初一,無風無雨,天氣不錯,陽光透過云層照亮了整片大地。
蘇其正三兄弟趁早補了個眠,吳氏早早起床給兩個丫頭梳發,梳了個整齊的雙環髻,帶上紅色頭繩,好不喜慶。
熱好飯食,叫醒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了早食,隨后便是給長輩們拜年
蘇老爺子身著嶄新的藍色長袍端坐堂屋上首,臉上的笑容不減,整個人顯得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拜年儀式正式開始,長幼有序,蘇其正帶著吳氏、懷涑、懷亦、懷林和蘇悅一起磕頭。
隨后是蘇其慶和蘇其元一家。
蘇老爺子拿出紅繩串好的銅錢出來,一個挨著一個的發。
蘇懷林笑瞇了眼,一共有八個銅錢,比去年多了兩文錢。
蘇老爺子與三兄弟說著要去拜年的人家,靈藥村蘇姓較多,說不準都有血緣關系呢,要拜的人家也比較多。
蘇家用了兩天才把沾親帶故的人家拜完年,初三這日王氏帶著一家六口回了娘家。
一下子走了這么多人,怪不習慣的,不過家里還是一如往常的熱鬧,該玩的玩,該鬧的鬧,一點不影響。
這日蘇草來找蘇悅去玩,兩人在村口的大榕樹下和小伙伴們一起玩鬧。
玩到一半蘇草有些累了,抹去臉上的汗水,把蘇悅拉到榕樹一旁,攤坐地上,也不管臟不臟了,給親人拜完年后,她就把新衣裳換下來了,到也不怕弄臟。
她看著眼前胖乎乎臉的蘇悅,醞釀了好一會兒才自責的開口:“悅悅,對不起,我不該那樣對你的,都是我的錯……”
說著說著既是嚎啕大哭起來,蘇悅呆住了,沒想到蘇草會跟她道歉,她只有蘇草這么一個朋友,不想失去她。
加上只有蘇草對她好,她就更不想失去了,如今蘇草跟她道歉,讓她有些意外,以為兩人在拜年過后就算和好了呢。
她急急給蘇草擦眼淚,誰知越擦流的越多,她有些慌,不知道該怎么辦,“小草你別哭,你別哭,我已經原諒你了。”
蘇草淚眼模糊的看著她問:“真的嗎?”
蘇悅舉手保證,“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
蘇草用力抹去臉上的淚水,破涕為笑:“真好,你這搞怪的動作是什么?”淚水鼻涕被她糊成一片,臟兮兮的。
蘇悅很是嫌棄的遠離了她,回道:“這是暖寶教的,叫做發誓。”
蘇草若有所思點點腦袋,“哦,暖寶真聰明。”她是發自內心的崇拜,在村子里蘇暖是唯一一個讓她崇拜的了,年紀比她小那么多,卻會醫術,爹說她以后會有大造化,會醫術的人都會有大造化。
她不知道蘇暖以后有沒有大造化,只知道現在的蘇暖站的高度不是她能媲美的。
蘇其正一家這一去就是五日,來回兩日,待了三日,實在太遠了。
喜慶熱鬧的新年初八漸漸淡去,勤快的村民已經陸陸續續開始準備春耕。
回來的蘇其正,閑不住的蘇其慶,無奈沒事干的蘇其元,三人下地開始干活。
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有犁地的壯漢,幫忙的婦人,小孩在田埂間追逐打鬧,還有幾個特別皮的,已經扎進泥地里打滾了。
任大人怎么喊都喊不住,抓也抓不住,只能由著他們玩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