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站名:傲宇閣
周二上午,許秋來到雙子樓西輔樓的八樓,準備項目結題答辯。
雙子樓,是學校的地標建筑,有33層,分為兩棟主樓和兩棟輔樓,是行政、教學兩用樓。
像是材料系的系辦就在雙子樓的東主樓內。
上午的結題報告一共有五場,許秋排在第四位。
每個項目都有一名或以上的指導老師,項目結題的評審嘉賓,就由每個項目的導師擔任,一共五名。
這個項目的總資助金額是1萬塊,算是校級第二大的項目,它面向的是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
如果項目無法結題,就收不到2000塊的酬金尾款,而且兩年內不能再申請同類型的項目。
當然,學校通常不會為難課題組和學生,只要不是差的太過離譜或者直接不參與答辯,就不會卡著項目不讓結題。
除了這個1萬塊的項目,還有資助金額23萬塊的,因為金額較多,所以要求也稍高些。
這兩種項目都是每年一次申請,時長是一年。
此外,還有一個材料系內部的,只有5000塊,這個就比較水了。
不過水也正常,5000塊,扣掉酬金,項目經費就只有兩千了。
只用兩千塊,就想做一套完整的實驗,幾乎不可能,大概率需要課題組自墊經費。
這個的話,一年有申請兩次機會,韓嘉瑩十一月份打算申請的就是它,項目時長也是一年。
進入報告會現場,許秋隨意找個位置坐下,四處打量。
有一個主持人,在調試投影設備。
看樣子像是本科生,應該是學生會之類的,主要做學生工作的,或者是助管之類的。
上午的五場報告,只有許秋一個是材料系的。
另外的四個,據他了解,其中有兩個是化學系的,一個高分子系的,還有一個是通信科學與工程系的。
現場有十幾個學生,除了演講者外,其他人不知道是自愿過來旁聽的,還是被自愿過來的。
有些學生還帶著紙筆,看樣子還蠻認真的。
因為許秋是提前二十分鐘來的,導師還沒到齊,還需要再等待一會兒。
沒過多久,魏老師夾了個公文包,走了進來。
他先是朝許秋點頭示意,然后走到評審席。
巧的是,魏老師在這里碰到了熟人,是他的朋友孫正。
他坐下后,兩人就聊了起來。
難怪許秋剛剛覺得那位老師很眼熟,之前他在魏老師的辦公室內,與之有過一面之緣。
據陳婉清說,孫正也是從國外回來的,但比魏老師晚一年回國,選擇了化學系。
而且,他不像魏老師是特聘教授,他是那種“六年為期,非升即走”的教職,壓力非常大。
沒辦法,畢竟是魔都綜合大學的化學系,能留下來的都是精英。
據nes提供的世界材料學科排名,魔都綜合大學排在世界第三。
其中排第一、第二的分別是麻省理工和南洋理工。
明眼人都知道這排名的有很大的水分。
魔都綜合大學的材料系因此也被戲稱為“世界第三,魔都第八”。
主要原因是,他們在排名的時候,把學校中的化學系、高分子系、材料系等理工科放在了一起,作為材料學科來評價了。
畢竟,魔都綜合大學的化學系還是很強的,有幾位院士大佬坐鎮,在國內也是能排在前幾的。
早些年,材料系就是從化學系分出來的,后來高分子系又從材料系中分離出來。
這三個系,其實也算是同根同源。
據說是涉及到學派之間的斗爭,不過許秋只是一個萌新,對此也不是很了解。
報告會正式開始。
化學系、高分子系的兩名報告者,演講的內容他還是能聽懂的。
大致上就是合成了一種材料,做了一堆表征,有什么好處,還面臨什么問題。
不過,他們的演講水平一般。
一個比較磕巴,講講停停的,另一個則講起來語速非常快,像是過分緊張導致的。
反觀許秋,他現在一點都不緊張。
關于這一點,他還是比較感謝魏老師的,強制他每周組會做報告。
現在,這種報告會,對他來說都算是小場面,而且又是自己親手做的工作,連講稿都不用準備。
繼續聽報告,第三位是通信專業的。
他的報告就比較難懂了,各種專業術語,什么協議之類的,沒有基礎知識很難理解。
感覺他有點像是亂入進來的,估計當初安排報告的時候,打算做一個理工科專場。
最后發現差了一個位置,就把他強行塞了進來。
這位通信學生講完后,主持人向評審席問道
“諸位老師,有什么問題嗎?”
然而,無人應答,氣氛非常尷尬。
最后,還是他的導師起頭,率先提了個問題。
魏興思、孫正等其他老師,也跟著象征性的提了幾個小問題。
前面的幾位報告者聽下來后,眾人的興致也不高。
他們都只講述他們做了什么,并沒有論文、專利之類的成果。
畢竟本科生嘛,要求也不能太高。
在本科就想發sci二區以上的文章,還是有非常大難度的。
不然,這樣的事件也不會上新聞報道。
本科就能發的sci的,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背景很好,父母學歷高。
孩子在大一、甚至高中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往科研方向發展的,做好了未來規劃。
終于,輪到了許秋。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臺前,說道
“我是來自材料系大四的學生,許秋,指導老師是魏興思教授,項目主題是……”
“這個工作現在已經發表在《大分子》期刊上,接下來,我講具體展開介紹……”
臺下,孫正和魏興思小聲交流
“你這學生厲害啊,大四就發文章了。”
“那可不,”魏老師道
“而且,我們組剛剛投了一篇a,他是一作,比我組里做有機的博士都厲害。”
“這么強,你可以啊,收了這么好的學生,”孫正嘆了口氣,道
“哪像我一樣,好生源都被其他人搶了。”
“你們化學系,一年能招三個碩士,還有什么不滿足的,”魏老師道
“哪像我們,老師多學生少,一年只能招一個。”
“但是壓力也大啊,六年考核期,不僅要文章數量夠,還要和另外三個人pk,四進二,勝利的才能留校。”孫正道。
魏老師也不知怎么回,只好鼓勵道“加油吧。”
許秋并不知道臺下的事情。
他在臺上滔滔不絕,狀態非常好。
演講完成后,掌聲響起。
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