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他們近七十萬災民,竟然全都被寧安府接收了。
并且,對方還提供吃住,只是需要他們做工來換。
能安穩下來,誰還想成為流民到處流竄、居無定所呢,讓他們做工換取安穩,沒人會不愿意。
不過,這么多人,要被安頓在哪里呢?
原來,這寧安府有戶好人家薛家,愿意花大量的銀錢賑災。
這近七十萬人,便被安排在薛家所在的豐慶縣,及其周邊幾個縣。
最近幾年才起來的薛家,絕對不是整個豐慶縣最有錢的,最多只是個新秀。
但人家是窮苦人家出身,對底層百姓的境遇,更容易感同身受。
因此,在富裕之后,仍然不忘其他窮苦百姓,想要將手中的財富回饋給百姓,幫助更多人。
一時之間,也讓薛家的口碑在整個寧安府內極具提升,大受太守以及縣太爺的嘉獎。
甚至這兩位還親自到他們薛家大肆褒獎,如此高的榮譽,也讓唐氏等人面上有光,在村里那更是風光無限,走路都輕飄飄的了。
一秒記住://42z
別的不說,他們家的門檻都要給那些提親的人和媒婆踏破了,而且還不是來求娶,而是想將自家兒子入贅他們薛家。
哪里還愁找不到讓人滿意的贅婿。
可惜,如今他們家的孫女們眼界太高,根本看不上這些人。
或者說是沒空跟他們相親。
她們每人手下都管著不少事,可沒功夫把時間花在這些人身上。
對于此,唐氏等人也沒說什么,反正自家兩個已經招贅的孫女都有了身孕。
大房二房都已后繼有人,而他們薛家有錢,其他孫女也不愁將來找不到贅婿,那么急干嘛?
遠的不說,自家那獵隊,所有人都已及笄,更有好幾十人都是二十往上走的,甚至還有不少已經過了二十五的姑娘都沒成婚呢。
他們家的孫女還真不愁沒男人,后面追的男人都拍著隊呢。
咱們得好好挑,要挑些好小伙,既能配得上他們薛家,又能讓孫女們喜歡才行。
這就叫寧缺毋濫。
如今薛家八姐妹,還有江芊月與柳慧寧,各個都已經能出去獨當一面。
而他們這些長輩,也都有要務在身,并且手下都管著不少人,做著頭頭。
在那些長工眼里,那可是老太君、老爺夫人、小姐,都是大人,與昔日那發瘋了將自己等人驅趕出去的老頭子,早已是天上地下,不在同個檔次。
他們這些‘被驅逐的’在吃香的喝辣的,他這個驅逐者在吃糠咽菜,靠著那小媳婦過活。
這就是報應吶!
再說回正事。
自從薛家表示愿意出錢雇傭這些災民干活,并為他們提供吃住之后,那太守大人更是大手一揮,直接批了大片的地給他們建義莊,給災民們居住。
說白了就是送地給他們蓋義莊,而且還是拼了命地給,生怕他們要的太少。
并且還為薛家提供各種方便。
對于義莊的規劃,便全權交給如今已學有所成的薛珠靜,由她親自操刀,讓她的師傅從旁協助。
可供七十萬人居住,這得建多少宅子喲。
而如此龐大的建筑群,所需建筑材料更是不計其數。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此事事關重大,江芊月也不敢擅自決定,便召集全家人商量。
如今有重大事宜,她基本上都會讓眾人參與進來,免得讓他們認為自己獨攬大權。
經過商量,眾人決定,像是磚瓦、家具這些自己可以造的,就干脆自家招收瓦匠建個磚瓦廠,再收些木匠等手藝人建家具作坊。
這么龐大的量,自己來提供,就能省下大量銀子。
而且這些匠人,就從這些流民中招。
當然,所需的大量苦力也出自流民群。
至于像木材這些材料,也不直接買,而是召集流民們直接去砍來。
也不去別的地方破壞山林,就去那東神野林外圍取材。
一般的山林,想要砍木材,便只能花錢買。
畢竟就是縣令再鼓勵他們,也不可能讓他們白砍的。
但要取這么多木材,得買多少山哦!
所以,江芊月就將目光瞄準了東神野林。
為此,她也不知跑了幾趟縣衙,終于取得縣太爺的首肯,以做好事為由,讓他們砍一回。
這么一番爭取下來,建宅子的花銷便也大大減少了。
說到東神野林,就不得不再提一提流民們。
北方大批量涌到南方的災民,粗粗算計,那都是千萬人起步。
大楚建立伊始,楚國百姓也就幾千萬人,但在前幾代英明帝王的發展下,大楚人口最多時,達到四億多人,現如今也有三億多人。
整個北方大旱,可想而知有多少災民,又有多少流民。
這么多流民,對南方這些府縣來說,壓力太大,他們扛不起。
那除去被收留的部分流民,其他人最終都去了哪里?
就是東神野林外圍。
因為,哪怕他們挖草根吃泥土,也沒那么多草根夠他們挖,尤其是現在正值初春,萬物都還未復述。
挖不到怎么辦呢,便只能去那讓他們敬畏萬分,但常年有大量綠植的東神野林。
外圍不夠,還能逐漸往深處去。
哪怕里面有危險,也比在外頭餓死強。
而且,他們這么多人,人多力量大,還怕什么危險。
且說回薛家。
除了建宅子,其他便都是小事了。
再有的大事,就是他們自家的棚子和養豬場,也可以消耗大量的人工。
薛家是農家出身,最在意的就是土地,這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今銀錢足夠,他們更是迫不及待地買地。
最省錢的自然是雇人開墾。
這又能消耗大量人工,不至于讓他們白吃白喝,讓銀子白白往外流。
有這么多人工在,薛家便能啥事兒都辦得起來。
家族建設,更是搞得風風火火的。
至于銀子。
薛瑯靜送回來那么多,而他們自家這一季的番薯錢也已全補到賬。
錢財是遠遠足夠的。
原本最大的問題是糧食。
結果這鄭家或者說是鄭林楚也是能耐,他們需要多少糧食,她便能提供多少,也解決了薛家的后顧之憂。
也讓他們深深地見識到鄭家這個強大家族的能力。
據說北方的糧價都被鄭家給穩下來了呢。
雖然還是很貴,但好歹是向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