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487章 提升飛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7章 提升飛快

第487章 提升飛快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賬號:

密碼:



鄭家會不知道百姓們的倒賣行為?

肯定知道。

但還是任由他們倒賣,仿佛根本不關心這點糧食的去向。

只是他們并不知道,鄭家暗地里正在將這些糧食買回去補充糧倉。

因為有鄭家的低價糧在,百姓們心中的恐慌也消了,若這些人倒賣的價錢過高,他們就不會買,所以,倒賣者賣出的價錢也不會高。

也讓鄭家在他們手中收的糧價,比在其他地方收還要低,幾乎是有多少收多少。

這樣一來,且不說能不能穩住糧價,鄭家至少讓那些歉收又一貧如洗的人家有了一條能活下去的路。

并且,讓那些逃到外地去的災民,為了能得到低價糧食,不得不回流,也能減少大量流民。

流民少了,百姓都留在家中,這些受災的土地,來年才能有人種,不耽誤下一季的收成。

如此過去幾日。

不少糧商就扛不住了,尤其是一些中下層糧商,他們可賭不起,只能降價出售。

一秒記住://42z

而且,這降的幅度還不小。

否則,和鄭家相差太大,仍然吸引不了客人。

這么一天天過去,鄭家始終如此。

也讓更多商家坐不住,紛紛開始降價。

繼續屯糧的糧商也越來越少。

最后讓北方這些災情嚴重的地方,原本暴漲的糧價,逐漸趨于平緩。

如此持續了半個月,鄭家依然堅挺著。

這一結果更讓糧價大幅下降。

而與此同時。

鄭家低價賣糧,而朝廷呢?仍然是每日給那么點米湯,在一些有心之人的引導下,百姓們對朝廷越發不滿,也更對鄭家感恩戴德。

特別是,他們知道了朝廷竟然借機敲詐鄭家兩千萬兩銀子,并且還弄走大批量對方打算出售給百姓的糧食,讓他們無糧可買。

拿走兩千萬,卻只給他們發放三百萬兩銀子的賑災款,其他的都被十大家族和那腐朽的皇室給分了!

而且,若三百萬兩都發放到他們手中,他們絕不可能每天只領到兩碗米湯。

朝廷不關心他們老百姓的死活,貪官污吏更是貪墨他們救命的錢糧。

所以,哪怕糧價逐漸穩定,百姓們對皇室以及十大家族更是厭惡到了極致。

消息靈通的十大家族知道他們這是被人坑了,為了挽回形象,不得不出錢又出糧為百姓們賑災。

不過,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鄭家的薯面又從兩文一斤增加到三文。

至于原由,便是因為薯面獲取的成本比雜糧更高。

初期價格優惠些,是想推廣這種食物。

若繼續低價,縱使鄭家家大業大,也虧不起。

而若他們鄭家倒了,誰來為百姓們穩定糧價?

此舉,雖然惹來部分百姓的抱怨,但并未引起太多不滿的情緒。

薯面若和雜糧同個價錢,那百姓們還是會傾向于雜糧。

因為他們發現,一斤雜糧比一斤薯面更耐吃。

這就導致薯面的銷量驟降。

而這,卻是鄭家想要的結果。

要知道,就這半個來月,鄭家每日從元佳蓉那接收的番薯渣干都會被消耗的七七八八。

這還是在他們請求元佳蓉將未來幾個月份的干渣都提前運給他們的情況下。

鄭家所剩的番薯渣其實不多了,可為了讓百姓安心,讓他們以為糧食足夠,就只能故意降低它的銷量。

如此,才能保證番薯渣可以長期賣下去。

不過這樣一來,他們之前的存糧就消耗得更快了。

就只能繼續高買低賣,虧本維持糧價。

好在,元佳蓉為鄭家提供的糖,讓他們大賺了一筆。

因為糧食稀少,百姓們都不夠吃呢,自然就更不可能拿來制飴糖。

飴糖的產量驟降,也讓糖價暴漲,那鄭家手中的糖成了香餑餑。

而那番薯粉與番薯粉絲的價錢也被他們抄得極高。

不管是在豐年還是災年,有錢人始終有錢,底層百姓再饑餓都影響不到他們,他們該花錢還是會花。

這些高價的食物,反而更成為他們身份的象征。

簡而言之,鄭家在賺有錢人的錢,補貼底層百姓以及穩定糧價。

當然,總體來說,他們還是虧損的。

可這也沒辦法,糧價不能穩定,皇室就更有借口為難他們。

因此,每一次災情,都是鄭家消耗家底的時刻。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鄭家這邊苦苦地算計來算計去,那些糧商,尤其屯了不少糧食想要發災難財的黑心商人也被鄭家坑得自食惡果。

北方災區的糧價勉強算是穩住了。

那么,被鄭昱新要求穩住糧價的寧安府如何了呢?

自然是穩穩當當的。

畢竟鄭林楚手里有錢,可以買到足夠的糧食來穩定糧價。

順便,讓寧安府換了新太守。

而已經成為豐慶縣的大戶的薛家,有了足夠流通的銀子之后,家族實力以及資產也在穩步提升中。

當然,他們壯大自家的根本還是在番薯上。

處理番薯,始終都是薛家的重中之重。

磨好番薯粉,接著就要曬番薯絲、磨番薯面,甚至偷偷制糖。

這些事兒的工程量都極為浩大。

每一項都要折騰好多天,并且需要大量人工。

折騰好番薯,就到了十二月底。

要事處理好,又有足夠的余錢,薛家就把部分精力投到位將來的立族做準備上了。

立族要準備什么?

設義學、建義莊、置義田。

如今他們財大氣粗。

義學?

義莊?

至于置義田,最劃算的就是買荒田荒地,以及開墾山林。

以上不管是哪項,都需要不少人工,尤其是置義田。

還有自家的建設更不能忘。

比如鄭林楚讓建的養豬場,以及將那諸多棚子修繕或是擴展一番,讓它們可以長期住人,并且能住下更多的人。

在薛家風風火火的建設中,大批量的災民也終于進入寧安府。

這些災民在受災之后,在路上顛沛流離了好幾個月。

一路上,可謂是一城一城一府一府地吃過去啊!

可惜就是沒被收留,只能不斷向南方走去,尤其是這些靠近東神野林,相對來說較為富裕府縣。

本以為,到達寧安府又有一場硬仗要打,最多被留下一部分,剩下的大部隊繼續前行。

卻不想...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