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277章 成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7章 成果

第277章 成果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眾人每日額定的課程改成自習之后,唐氏這些手下沒有固定任務,平時也并不太忙碌之人,空閑之時基本還是比較自覺,倒也沒有因此而耽誤多少課程。

畢竟能念書習字,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事,自己有這樣的機會還給白白浪費了,用唐氏的話說,那可是要遭天譴的喲。

而且他們這些自家人還有讓先生單獨指導的特權,念書的條件也比其他人要好得多,哪會不盡心呢。

不過像是今日,因為有要事,這念書自然便得暫時放下。

張興原與孫丁旺兩位男子便拿了制好的麥芽,將其放入碓窩里搗碎。

其他人負責將紅薯淘洗瀝干,再去掉紅薯皮。

制糖這事要保密,眾人也不能大張旗鼓地來,因此便放在自家住的宅子里弄。

目前他們處于試驗階段,不能把所有紅薯全都一次性用上,萬一弄壞了咋整?得一遍遍試驗才行。

正好家里有兩口大鍋,全都用來煮紅薯,可以煮百多斤。

他們決定將這批紅薯分成三日制作,每日一百二十斤,兩鍋同時煮剛好。

其實他們更傾向于一日制作一鍋,分成六次試驗。

畢竟只有試驗的次數足夠多才能更熟練地掌握制作方法。

只是鄭林楚那邊對于制糖似乎挺急的,他們只好縮短日程了。

清理好紅薯,下一步便是將去皮的紅薯加水放入大鍋中,用木柴燒大火蒸煮。

待紅薯煮熟煮融后,四個男子分成兩組,各自將鍋中的水與紅薯取出放入大盆中,再加入搗碎的麥芽。

一塊塊的番薯,全部得搗成泥,合上水之后要呈糊狀。

很快,‘咚咚咚’的敲擊聲便在薛家大宅內不斷響起。

搗番薯泥就是個力氣活,耗時倒不是太久。

待其加水成為糊糊之后,便可以放置一段時間進行醒發了。

醒發好番薯糊,接下去的擠汁,才是又耗時又費力的一步。

與洗番薯粉差不多,便是將這些糊糊倒入紗布進行過濾,將漿水過濾出來。

為盡可能地收取紅薯糊中的糖分,過濾時要不斷用溫水沖洗這留在紗布上的紅薯渣。

一百二十斤的番薯再加上那么多水制成的糊糊,要全都把糖分洗出來,這可是個大工程。

男子們負責擠壓紗布中的番薯糊,將汁水擠出,而女子則負責往其中加溫水,控制水溫。

這水溫高了燙手,低了又擠不出汁水,處理起來還是相當的麻煩。

眾人早上卯時便起了,到午飯時間,這汁水都尚未擠完。

直到未時末,廚娘們都開始做晚飯時,這邊才終于將它們過濾干凈。

下一步便是熬汁,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熬出的糖品質究竟如何,便看這一步。

這過程便是將擠吃的汁水重新倒入洗刷干凈的大鍋中進行熬制。

大房與二房正好每家一口鍋,每房負責自家這口鍋。

用火煎熬濃縮糖水,整個過程至少得要兩三個時辰。

且熬糖是個技術活,火候極為重要,初始時火力要猛,用大火熬制,往后逐漸減小火力,且要邊熬邊攪動,如此才能加快熬制速度,也能防止鍋底焦化,影響成糖的品相。

熬糖過程還不能中斷,得一氣呵成。

大房這一鍋,便是薛玉海與孫丁旺兩個勞力輪流替換,二房這邊自然便是張興原與薛玉海兩人負責。

沈氏、梁氏妯娌倆負責燒火,薛璇靜兩姐妹負責觀測漿液的顏色以及把控火候等注意事項,至于唐氏,自然便是把控全局了。

隨著水份不斷蒸發,鍋中的漿汁逐漸變得濃稠,顏色也漸漸加深。

待漿汁顏色變為紅褐色,且將筷子放入鍋中能直立時,這糖稀便可算熬好了。

幾個漢子中,張興原的力氣最大,攪動的速度也快,二房這鍋中的糖稀也是更早地熬好。

折騰了一整日,也等待了這么久,終于要出成品了。

除了燒火以及繼續攪拌的幾人,其他人便紛紛圍在鍋邊觀察成果。

聞著鍋中傳來的焦香味,為首的唐氏極為激動地取出一雙筷子,小心將其豎起插入鍋中,那筷子如他們所愿,直立在糖稀中。

好了!

興奮的眾人各自去取了筷子,纏上糖稀。

明亮的糖稀纏在筷子上,冒著溫熱的氣息,散發的香味簡直沉醉了眾人。

他們薛家真的制成了糖!

不少人更是迫不及待地將那好看的糖稀含入嘴里品嘗,倒是薛璇靜這個小丫頭,作為這鍋糖稀的負責人,頗為認真地是分開兩根筷子,將其拉出糖絲,看其品相與粘稠度,仔細確認是否已經完成。

確定這糖稀真如那配方上所描述的那樣之后,才將其放入嘴中,那帶著余溫的香甜氣息在口中彌漫,也征服了她的味蕾。

品嘗過味道,薛璇靜不舍地嘖嘖嘴,這才去取了事先準備好的壇罐將其舀入進行密封儲藏。

剩下的便要取出一半制作糖絲,而要制糖絲,便要將糖稀放置冷卻,再將其纏在木板上,一遍又一遍地拉絲,直至將它拉成絲線一般的粗細。

待二房這邊已經開始拉絲時,大房那鍋的糖稀也好了。

眾人便又纏出糖稀觀其品相、品其味道,確認是否是合格的糖稀。

至于剩下的還要繼續熬制蒸發水分,直至其成型,成為飴糖成品。

進入亥時,眾人才將兩口大鍋熬出的糖封裝好。

一日功夫,制作了一百二十斤紅薯,最后出來的成品,三者加起來,幾乎達到二十斤,相當于六斤紅薯便能制成一斤糖。

若不是親眼看到,并且親手參與熬制,眾人根本不敢想象,只能賣一文多錢的紅薯,就能制出一斤糖。

不管是那糖稀,還是糖絲,亦或是成塊飴糖,當真都是甜如蜜糖,比之市面上賣得更是香甜的多。

這種品相的糖若是賣出去,就算沒個兩百文錢一斤,怎么也得有一百五十問吧?

直接是百倍的暴利吶!

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往常的認知。

不過,等平靜下來后,他們心中也清楚,這糖之所以會如此之貴,便是因為它太過稀少。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