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打谷桶其實便是一個較大的圓形木桶,然后在木桶偏上的位置圍上一圈較為粗壯的稻繩。
平時打谷時,將竹席豎起,圍在木桶上方,將大半個打谷桶都高高地圍住,僅留出一塊供人打谷。
將谷梯斜放如打谷桶中,那谷梯另一端剛好能長處木桶上方一部分,村民們將割下來的稻谷一下一下地砸在谷梯上,上面的谷子便會掉到打谷桶中。
而那在村民們甩動稻谷時濺起的谷子會被圍在邊上的竹席擋住,便不會造成損失。
那竹席之所以能固定在木桶上方將其圍住,便是因為手藝師傅在編竹席時,都會將兩邊作為固定竹席的半面竹竿特意留出幾尺長。
打谷時便這長處的竹竿便能插在打谷桶外圍著稻繩上,以固定住竹席。
竹席平時能睡人,能曬制谷物糧食,而在收割稻谷時又可以拿來圍打谷桶,其用處自不必多說。
確定好洗漿所用的工具,眾人便不斷搬出打谷桶、谷梯、紗布、小木桶、木盆等物,將它們清洗干凈。
洗漿時,將那谷梯橫著架到打谷桶上去。
谷梯并不平整,而是有上下之分,中間向上方凸起,兩端朝下。
在打谷時,只有上方凸出些,才更容易把谷子打下來。
而這洗漿,卻是要把凸起上側朝下,如此便能讓兩端高些,中間陷入打谷桶中,剛好可以讓谷梯穩穩地架在木桶上方,不用擔心它會滑動。
大紗布則展開墊在小木桶上,將整個木桶內側覆蓋。
再將番薯漿糊倒進紗布里,倒入清水大力攪拌。
拌勻之后便將紗布四周捏攏、整個提起,漿液便會從紗布過濾下去。
當然,單是如此,紗布里的漿水必然瀝不干凈,便要將它架到谷梯上去。
讓腿腳潔凈之人赤腳站上去,用腳踩那紗布內部的番薯漿糊,將里面還存留的漿水都踩出。
如此一次仍然不能將番薯漿糊中的細粉都清洗出來。
還得再次在紗布里倒水、攪拌、瀝水、踩干。
基本重復三遍,番薯漿糊中的細粉便基本都能清洗出來,紗布內只剩下番薯渣。
瀝出來的漿水在那放置一日,第二日小心倒出桶中的水,下方便會有一層沉淀物,這便是濕粉。
將這濕粉挖出曬干,曬干之后便會自動碎開,用手輕輕一碾,碾成細膩的粉末,便是番薯粗粉。
再用那細篩篩過,將粗粉繼續碾磨,直至全都成為細粉。
這便是番薯粉。
而番薯粉條便是由番薯粉制成。
因此,眾人還借了好幾家的打谷桶,每日都要制作一批。
至于番薯干倒是簡單,也用不到多少額外工具,就與平常蒸包子饅頭相似,將番薯一鍋鍋蒸好,切成條曬干便成,可直接食用。
眾人不過在家折騰了幾日,便又收到了鄭林楚的來信。
往常只要是鄭林楚的信件,信件內容皆不會無的放矢。
這份信件的價值更是極重。
無他,便是教了眾人如何提前剪苗。
想也知道,鄭林楚絕不會在這番薯上開玩笑,眾人自然不會覺得她是在誆騙自己等人,否則損失最大的還是她。
經過眾人一番計算,便確定了,若是多雇些人,那批番薯藤苗還真有可能全都剪出來種上。
知道可以提前剪苗扦插之后,江芊月與薛珂靜便更是放心大膽地去招人了。
如此,兩人更是忙的腳不沾地,每日里都在各個村子里跑。
幾日過后,家中之前制作的番薯絲以及番薯粉便出了第一批成品。
那番薯絲自然是分出去一部分研磨成番薯面。
而番薯粉,也是拿來制作番薯粉條。
制作番薯粉條,首先便是要揉粉,將番薯粉倒入大水缸中,加入適當的水,幾人一起錘揉。
這其中還有多番講究,比如需要幾人用力均勻,錘揉速度不可過慢等等。
同時架一口大鍋,將水放滿燒開。
待加了水的番薯粉經過長時間的錘揉,揉成粘稠的面團狀,便將它們裝進那特制的大漏瓢中。
漏瓢用法便是將其把柄綁在手腕上,在裝入分團之后,便用另一只手在漏瓢上敲打,那‘面糊’便會源源不斷地從漏瓢底下漏進下面的鍋中,形成絲狀。
當一瓢快要漏完時,需要幫手將下一團‘面團’放入漏瓢,讓它連續不斷地漏出。
那源源不斷的‘面糊’漏入滾燙的滾水之后,便會定型成絲狀,便是粉條。
待滾水將粉條湯熟,將其從大鍋中撈出,放入清水過涼,便可將其晾曬到竹竿上去。
當然,不管是揉團,還是敲打漏瓢、晾曬粉條,都需不少技巧,這便要他們不斷地去熟練。
薛家眾人顯然沒有那個時間長時間折騰這些東西,之前之所以花時間進去折騰,自然便是為了試做一番。
既然已經試做成功,接下去自然便要請一班手腳麻利的婦人,以及有足夠體力又手巧的青壯年男子,將他們教會。
這幾萬斤的番薯正好拿來給眾人練手。
等他們制作熟練順利出師之后,他們便是薛家處理番薯的第一批師傅,以后便要為薛家一批批地帶出大量的徒弟。
這樣的師傅便是手藝人了,薛家可是在他們身上投入不少精力的,自然不能與普通雇工相比,便是薛家長期聘請的對象。
除了熟練使用工具,以及學會這些番薯成品的制作方法之外,薛家還得大批量制作這些工具。
制作工具自然便由薛玉河這個手藝人來管理。
對于這事兒,薛家沒有人比他更熟悉了。
薛家所需的工具攏攏總總地算起來也不少,有銅制、鐵制、木質的,品類也是極多,所需的量也大。
單靠薛玉河一人定然不行,而且他也就會做些木工活,或是制些竹制品,這銅鐵之類的,別說他會不會做了,就是會,他也沒資格做,且一個人的精力也有限。
這得要找有官方許可的店家來批量定制。
薛家將來要處理的番薯何其之多,別的不說,單就這工具,要做出足夠數量的,所費的銀兩怕也不是個小數目吶。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