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13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13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本來,那掌柜還看對方就倆年輕婦人并一個憨厚男子,且做主的還是倆女子,覺得她們應該不太懂這些。

這么一來,便是他如何便如何了。

但商人么,當然要讓自己盡量表現出最實在的樣子,讓人一看就覺得你這人可信。

所以,他還非常‘老實’地給薛琳靜等人計算了一番,讓她們明白自己這價錢是如何算出來的。

只是,手中雖然打著算盤,狀似一絲不茍、認真計算的樣子,但中途偶爾出個錯什么的,他自己就不知道了。

卻不想,這倆婦人在他要打算盤之前,便從他鋪子要了幾張紙和兩支筆,也要跟著算。

她們這‘幼稚’的行為看在掌柜眼里,不過是個笑話而已,這倆婦人也太真了,她們拿著筆頭能跟得上自己打算盤的速度?

自己真要能被她們趕上,干脆就別干這行得了。

只是,這掌柜的自信在維持了一段時間之后便繃不住了。

但見這倆婦人在他一邊打著算盤,一邊報數的時候,紙上寫的并不是文字,而是畫著一些他不認識的符號。

那書寫的速度極快,尤其是那位來了之后話語并不怎么多的婦人,速度更快,往往自己這算盤還沒有打完,她便已經停筆了。

即使如此,他還是覺得這倆婦人是在裝神弄鬼。

可當他‘不心’打錯了某個數字時,那更快停筆的婦人便出聲了,并且直指他的錯誤之處,連他多打了哪顆珠子都一清二楚,讓他想辯駁都辯駁不了。

因為對方兩人報出來的數字是一致的,只有他不一樣。

沒想到這兩婦人只用了一張紙、一支筆就能如此快速地算出價錢,且絲毫不比他這打算盤的老手慢,尤其是那較為寡言的婦人。

但他自然不能承認是自己故意輸錯的,只是自己算盤打的太快,不心打錯了。

這倆婦人也沒追根究底,只頗為和氣地讓他可以慢些打,她們不急,沒落他的面子。

她們掌握的算術顯然不比自己差,那這障眼法自然就不能用了,掌柜便只能老老實實地有一個打一個。

這下好了,本想是表示自己如何如何公道的,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連想在其中做些手段都做不了。

數量不能作假,而此前出的價格又已被記錄下來,以往的那些招數便都不好使,他便只能在后面報的價錢里稍微提那么一些,但也不敢提的太過,顯然這倆婦人精明著呢。

眾人如此計算了大半日,終于得出這批衣裳價值幾何。

那掌柜便依照著價錢,給了個相似的數。

但這只是平時定制衣裳所需的銀錢,可她們薛家定了這么大的量,掌柜總不能如數都收去、不給丁點優惠吧。

就是再蠢的人也知道量大從優的道理。

雙方自然便就著價錢討價還價了一番,要定個下兩方都能接受的價錢。

在這中途,薛琳靜幾人還去吃了個午飯。

畢竟這一人給定五套,得要百來套衣裳呢,這么大的量,還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算清的。

為啥每人給定這么多呢?

這也的通,隊員們每日在山上跑,一跑就是一整日,這么長時間待下去,身上的衣裳當然臟的快,幾乎每日都要換洗,可不得多備幾套么。

折騰到傍晚,雙方才商定價格。

她們總共訂了一百套整。

十八名隊員加薛瑯靜,一人五套,共需九十五套,剩下五套尺碼中等的以備不時之需。

共三十五兩銀子,寫好單據,先付十兩銀子的定金,剩下的便等布莊將衣裳置備齊全,由薛家驗收之后再付。

約定明日由布莊派冉薛家給隊員們量過尺寸再行縫制。

需得在幾日后將樣衣送來,由薛家確認后再大量縫制。

而且這還不是一次性的買賣,獵隊以后還要擴張呢,必然還有新的隊員過來。

還有,隊員們也不可能永遠只穿這五套制服,以后肯定還會經常來定制。

若是這家布莊實在,那以后獵隊的制服便都在這里定了。

這以后的價錢也得提前商量。

如此,這制服的事便無需薛家再過多地操心了,她們只需等著接收最終成果便好。

等薛琳靜兩姐妹到家時,將將趕上晚飯。

又過去一日,第二日下午,布莊便派了人過來,許是被掌柜提前告知過,她可能需要在薛家等一段時間,那來的婦人便也安心地等著,沒有表現出絲毫不耐煩的樣子。

畢竟這可是他們布莊的大主顧,并且以后還會是長期的買賣,可得罪不得。

而且來人也被薛家的大宅子狠狠地震驚了一把,沒想到這傳聞極為窮困的趙家村竟然藏了間如此了不得的宅子。

在她剛找到薛家時,遠遠便見薛家院子門口圍了不少人。

當牛車靠近時,便能清晰地聽到院子里傳出的郎朗念書聲。

待走進那院子,更是發現里面竟然布了個私人學堂。

更讓她意外的是,那授課先生是位年輕女子,而下方正兒八經地坐在桌椅前念書習字的也以女子為主,并且還不是少年人,有中年婦人不,更還有位老太太。

世人本就對讀書人頗有好感,顯然這女子也不例外,而對于這家能讓所有女子都念書的人家更是好感倍增。

她對薛家的女子也是羨慕不已,如今這世道,且不有多少人家能供得起讀書人,更遑論讓女子念書習字了。

而更給她留下好印象的是,這家竟還允許那么多人在院子外旁聽,想來必然是良善之家。

虧她此前還妄聽他饒污蔑,覺得這薛家不是什么好人家呢。

如今想來,那污蔑他饒老頭子才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才在自己問路時,不肯告訴自己,反而將這薛家污蔑了一番,的那叫一個義憤填膺吶,讓她竟然都相信了。

幸好那邊上的年輕婦人心善,給自己指了方向,否則她還得繞一陣子的路。

而后這年輕婦人還被那糟老頭子氣急敗壞地罵了一頓。

當時她還在想,莫非是這薛家人太壞,害了那老頭才導致他不愿意與這薛家扯上任何關系,所以才連路都不愿意指?

原來真就是這老頭子心眼兒壞。

之前還沒仔細想過,現在想來,那女子顯然不是這老頭子的子孫后輩,或是后輩的媳婦,一般若是長輩與晚輩的關系,這男女之間必然會有所避諱,而不會靠的如此近,且那老頭子還對那婦人毛手毛腳的。

這不就是老頭子娶媳婦,老牛吃嫩草嗎!

好個不要臉的老頭,這種糟老頭子真是壞得很,怪不得能與這樣的好人家不對付。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