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45章 柳慧寧來薛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章 柳慧寧來薛家

第45章 柳慧寧來薛家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又過去五日,就到了柳慧寧進門的日子,柳家可沒有江家那么講究,甚至舍不得給丫頭多花一分錢,連件嫁衣都沒有,直接讓她帶了幾身常用的衣裳,打個包袱,揣上之前答應還給薛家的二兩銀子就被她奶奶給送來了。

柳慧寧在柳家被養的就如原本的薛家孫女一樣,面黃肌瘦的,但可以看的出來,底子不錯。

這姑娘給薛家人的第一影響便是嘴巴甜,又會看人眼色,一來就奶奶爹娘的喊,一圈兒地把薛家眾位長輩一一叫過來,恭恭敬敬地叫的薛奶想發作都發作不了。

許是念了一段時間書,自詡為讀書人,不再如過去那般斤斤計較了,也或許是更多的精力都投在念書習字上了,沒功夫和小丫頭片子一般見識,所以沒怎么折騰她。

而江芊月作為過來人,自然知曉她們這樣的新媳婦在婆家的難處,也主動幫她融入薛家。

薛家姐妹們自不必多說,與上次一樣,也很快便接納她,互相姐姐妹妹地稱呼了。

故而她很快便融入了薛家的生活,第二天便跟著眾人念書。

學習方面,柳慧寧因為和江芊月同房,開小灶也方便,相對于眾人而落下的一個多月的進度,很快便趕上來。

在薛家待了半個月,柳慧寧覺得自己仿佛在做夢似的,沒有多少想象中的辱罵責打苛待不說,反而剛進了薛家后就念上了書,在吃食上比娘家還好,每日都能吃上肉,雖然奶奶對肉食看的牢,自己吃多了會讓她不高興,導致自己不敢多吃,但這樣的日子對她而言,已經非常滿足。

這一刻,她是多么慶幸自己嫁到了薛家。

哪怕要守寡,一輩子嘗不到情愛滋味,她也甘之如飴。

都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了,還要男人干什么,情情愛愛什么的能當飯吃嗎?

生活環境較過之去好上不少,每日干的活兒也沒有原來在娘家那么多,又能每日都念書習字,再加之柳慧寧的心態不錯,這日子過的倒也滿足充實。

對于這兩個孫媳婦,前頭進門的江芊月,如今可以算的上是他們薛家的半個先生,那是萬萬不會再給臉色看了,而后進來的柳慧寧,干活兒勤奮不說,手腳也麻利,嘴甜又能哄人開心,他們也不好甩臉色。

如此一看,整個薛家,雖然多了兩個人,卻比之前和諧了不少,唯一不和諧的大概也就是固執己見的薛老頭一個,不過久而久之,薛家人也都習慣了。

話說從薛伯卿去世到如今,算算日子,也差不多過去五個多月。

存了這么多天的銀子,薛瑯靜手上差不多攢下了一百八十兩銀子,她便打算起房子。

這不前兩天,大姐二姐相親相了幾個月,家里終于給大姐定下了一門親事,如今已經過了禮,成親的日子就訂在下月十二,還有十五日的時間。

男方叫張興原,是鄰鎮新林鎮五羊村村人,年二十一,比薛琳靜小兩歲,是家中老大,底下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人比較憨厚老實,還念過兩年書,條件也不錯。

其他條件還是次要的,他最讓薛琳靜看重的便是為人實誠。

張興原的家境挺好,自身條件也不錯,連薛家人自家都認為薛琳靜配他不虧,薛奶對這個未來孫婿更是滿意。

按理說這人條件又好又是長子,不太可能會愿意出贅吧?一般條件稍好些的人家決然不會讓資質不錯的兒子贅到別人家去。

而且張家貌似還挺急,就跟上趕著入贅似的,從初次說親到定下親事,前后也就十來天。

張家要的聘禮也不多,堪堪十兩銀子。

前頭說了,這入贅男子的聘禮可與女子嫁人不同,通常來講,普通些的女子聘禮也就幾兩銀子,而入贅的,一般沒有十兩起步的話,就很難說道個稍好些的。

那為何張家如此著急呢?跟別家嫁姑娘似的,生怕她嫁不出去,找著一門親事就上趕著把人嫁了。

原來,這張家有位親友在衙門里當差,在征丁名單里看到了張家的名字,提前給他們通了氣兒。

也就是說張興原兄弟二人要抽一人入伍。

若是和平年代,入伍也就算了,在軍隊里待幾年,就能回來,死亡率不高。

可如今正逢與番邦作戰,這批征丁名單里的男子入了伍可都是要被拉到前線打仗去的。

與番邦交戰,那戰亡率自不必說,對他們老百姓而言,這種征兵便是有來無回了。

這幾乎可以說就是去送死的事,張家自然是舍了哪個兒子都心疼。

一開始還想使些銀子讓自家從征丁名單里除去,可惜最后沒使成。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可把張家給愁壞了。

在張家兵荒馬亂之際,正巧聽聞隔壁鎮的趙家村有人要招贅,要求條件還不低,這倒是給他們提供了新想法。

對啊,他們還有讓兒子入贅他家這一條路呢。

讓兒子出贅雖然名聲不好聽,家里也少了一個勞動力,但絕對好過讓兒子上前線送死。

再說這薛家,既然要求高,想必自身條件也不差,否則哪來的錢招贅呢。

眼看著征丁通知很快就會下來,又湊巧碰了到個條件不錯的,還猶豫什么呢。再猶豫下去,錯過了這個,再想找下一個可就更難了,畢竟愿意招贅的實在是太過稀少,錯過眼前的,再等下一個可得等到什么時候喲。

所以張家便打算選個兒子贅出去。

但是該選哪個兒子出贅呢?畢竟倆兒子都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哪個都舍不得贅出去。

之后稍微一打聽,原來那薛家說親的兩個姑娘一個是二十三,一個二十二,而自家大兒子二十一,小兒子才十七。

要說只能說薛家的老大,不能說老二,否則老大還沒成親,這親事說成怕也有的等。

而他們自家呢,若是讓小兒子上,那女比男大六歲,都要抱兩個金磚了,怎么也說不過去,只能選大兒子。

雖然大兒子也比人家小了兩歲,但如今可不是挑三揀四的時候,不想讓兒子上前線,只有這么個選擇。

然后,張家便急急忙忙地找了媒婆與薛家說親。

張家有自信,自家兒子的條件擺在那兒,就算薛家再挑剔也不可能相不中。

果然,最后說成了,很快就過了禮,定好了日子。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