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第44章 薛家招收‘學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薛家招收‘學生’

第44章 薛家招收‘學生’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作者:一顆銅制豌豆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一顆銅制豌豆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 


或許,就像瑯靜說的,那些個什勞子女訓女則女誡,她真應該全都把它們全忘了,徹底忘了,有些觀念需得改了。

兩人各有自己的心思。

書房內沉寂了好一陣,薛瑯靜的聲音才響起,“我明兒個再買五套吧,反正家里還多一套,原本是打算給柳慧寧的,爺爺若是愿意用,就用那套,不愿意用就拉倒,咱也不求著他。這套若是用了,到時候再給買一套就好了,反正我是不會求著他,他到時候愿意就順著臺階下,若是只看重他那一家之主的威望,覺得自己不能在小輩們或是自己媳婦面前低頭,那他就繼續端著那架子吧!”

那便只能如此。

第二日,薛瑯靜又去鎮上買了五套教學用具,又花了二十兩銀子。

前后兩次,總共花了她六十兩。

百多日的時間,她原本存下了一百二十兩,這賣藥和買教學用具一來一回,還是花去十五兩,最后存下一百零五兩的銀子。

又過了幾日,薛玉河趁著閑暇的功夫,給自己幾人也打造了幾套桌椅。

這么一來,薛家眾人每人都能獨自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用品。

上課時,小小的院子里擺滿了桌椅,已經剩不下多少空閑的地兒,看上去倒還頗顯得正規。

關于念書的事便就這么安穩下來了。

除了那讓薛老太他們怎么勸說都不肯加入,反而將他們臭罵了幾次的薛老頭,薛家人可以說是全都加入了念書大軍。

自己竟然也念上了書,這事對薛老太來說可以吹一輩子,自然沒有藏著掖著的道理,才第二日,整個村子都知道了。

眾人上課的時辰,原本是薛老太他們出去嘮嗑串門的時間,也是村人們最為閑暇的時刻。

村里出了這么一件新鮮的事兒,無事可做的人可不得上去瞅瞅嗎。

不管是圍觀看熱鬧也好,還是想趁此機會,跟著念念學幾句也好。

就這樣,從第二日開始,只要是薛家開課的時辰,薛家的小院子甚至是院門口都會圍滿村民。除了大家伙兒擺放桌椅的地方,其他邊邊角角的都站滿了人。

人一多,就不免吵吵鬧鬧地傳出不少聲音。

在眾人念書時還好,寫字時周圍還噪音不斷可就不方便了。

潑辣的薛奶和老大媳婦唐氏的嘴倒是厲害,不僅嘴巴能以一敵眾,而且心思也活絡,倒是讓她們想出了一個生財之道,談成了好幾筆生意。

什么生意呢?

因為她倆起了頭,再經過薛家人的商量,便定下了規矩,想要圍觀的眾人只能站在院子門口,想要進院子,那得收銅板,一日收一文錢,但也不白收,薛家會為每人提供紙張,將每日所教授的新字寫給他們,讓他們可以課后拿回去溫習,課后每人還有一次提問答疑的機會。

只是別的就無法提供了,他們沒有毛筆和教學板,只能在用樹枝在地上比劃。

若是想用毛筆和教學板也可以,同樣是給銅板,不過那得在薛家人自己課程結束后才能借用。

薛家人又不會時時刻刻都在念書,課后,這些教學工具便會空出來,他們可以過來借用,借用工具包括桌椅、毛筆、教學板,一個時辰兩文錢,但必須只能在薛家的院子里用,不能帶出去。

普通人想要在正規的學堂念書,最便宜的,一年也要二兩銀子的束脩,其他的筆墨紙硯書籍等還得額外準備。

單就一份束脩,算一下,一天就得六文錢,更何況還要其他更為貴重的。

這么一算,雖然薛家這是自家的‘學堂’,不入流的‘先生’,但只收這么一點銅板對真心想要念書的村民們來說還是很劃算的。

就算花的再多,去聽一天課,再借用個把時辰,一天也就三文錢頂天了,對于想要念書卻沒有這個條件的人而言,真是極其劃算,可以說是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那么為何聽一天課才一文錢,而只借用了幾樣東西,一個時辰就要兩文錢呢?

很簡單,這毛筆和教學板寫多了是會有損耗的,就薛瑯靜買的這種普通毛筆,就算一個人用,能用半年就頂天了,一支毛筆一百五十文左右,相當于一天一文錢,還有教學板呢,所以一個時辰兩文錢真的不算貴。

而且對村人來說,薛家這次做事還很厚道,原本江芊月所有的教學板是背對著院門口,為了讓院外的人也能看到,還特意調了個頭,讓教學板正對門口。

來報名聽課的有好幾十人,但薛家小院子的地方實在是不夠,要想讓聽課的人有地兒可以比劃,總得給劃一小塊地吧,所以就算已經盡可能地劃出更多的位置,最后也只能收十五個。

為了搶這個位置,讓自己每天都能報得上名的,每人都至少定了一個月的課。

借用教學用具么,那自然是排著隊的來。

結果便是,十五套的教學用具,近乎都是從早晨天剛亮,一直擺到天色暗下,除了薛家人自己上課用的,其他時辰基本不得空閑。

就這么教了一個月,折算下來,大概報廢了十來支毛筆,再除去紙張所用,不算教學板的損耗,還盈余二兩多。

毛筆和紙張的損耗大,也只耗了二兩多銀子,教學板的損耗肯定不如毛筆和紙張。

也就是說,這一個月下來,薛家至少能掙上一兩銀子,絕對抵得上姐妹們刺繡所賺。

如此算來,一直反對的薛老頭連反對的理由都沒有了。

因為這筆額外的外快,薛家人念書的損耗,除去薛瑯靜初始時買的六十兩銀子,便再沒有了,反而有的賺。

并且還得到了村里人的感激,大大提高了薛家在眾人眼中的形象。

又是給院外的眾人免費聽課,還讓來報課的眾人花更少的錢就能念上書。

不僅如此,薛家還直接把那些報廢的毛筆掛出來,任由大家免費使用。

這些淘汰筆雖然不再適合上課所用,但對于舍不得花額外錢的人來說,那絕對有用,他們只要自己拿上個木板子,沾點水就能寫,多好吶!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農門女獵戶種田發家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