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安裝我們的客戶端
看更多好書離線下載無網閱讀
第四百七十一章:南華建國中
夜間模式
第四百七十一章:南華建國中
薛恪口中說起的梁道義這個名字是誰,這可能會讓人有些陌生的感覺,實際上,梁道義這個人跟大明的淵源并不深,但他的大哥梁道明跟大明,或者說跟鄭和的淵源卻已經有十幾年之久了。
梁道明是南遷至巨港的漢人,巨港就是現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這梁道明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的戰亂,崖山蹈海的前后時期,大量廣東和福建地區的百姓紛紛乘船南逃,因為能有資格乘巨船難逃活著抵達東南亞地區的基本都是豪富之家,所以往往帶有很多的家丁護衛以及配備簡單的武器。
這批南逃的漢人多數在巨港扎下了根,經過幾十年跟土著之間的爭奪,漸漸發展起自己的勢力也擁有了相對可以繁衍的空間。
時間一久,就會有自己的勢力,而這個勢力的頭領就是梁道義的大哥梁道明。
如果按照歷史的進程,鄭和第一次下南洋的時候,船隊途徑巨港時與梁道明相惡,并剿滅了梁道明的勢力,隨后成立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舊港宣慰司,而舊港宣慰司的第一任宣慰使叫做施進卿,也是當地的華人勢力之一的首領。
而在舊港宣慰司成立的前后,梁道明勢力覆滅之后,他的頭號大將陳祖義成為了南洋當時歷史上一個很出名的大海盜。
在這個時空,朱允炆在對待南洋和梁道明等南洋漢人的問題上跟朱棣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法,舊港宣慰司并沒有成立,梁道明也并沒有擔任過任何大明官方的職務。
但是朱允炆這么多年卻一直在扶持這些南洋漢人。
早在第一次薛恪領軍征南洋的時候,楚王朱楨的兒子朱有爋隨軍,當時朱允炆就兩人如何處理南洋諸國的問題上做出過指示,那就是剿滅掉東南亞幾十個國家中凡是抗拒大明的敵對國。
拉攏團結愿意親近大明的國家,重點扶持梁道明這種同根同源的漢人勢力,并且盡力將他們整合成為一個整體。
巨港的漢人很多,而且漢人天生就有那種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習慣,所以分裂的勢力很多,梁道明、施進卿都是其一,朱允炆選了梁道明這個有點像明末海盜王鄭芝龍一般匪氣十足的人物。
因為他更容易成事。
為了扶持梁道明,除了一些物資上的輸送支持以外,閩浙水師還留下過幾百名百戶、總旗、小旗等基層軍官,組織起了一支軍事教導骨干軍官團,為梁道明的勢力鍛煉精兵。
加上幾乎以廉價出售的各種武器,梁道明的勢力發展的極為迅猛,已經不再只是局限于一個小小的巨港,而是輻散到大半個南洋,也就是所謂的整個東南亞地區。
梁道明去世后,因為沒有子嗣,他的弟弟梁道義接了班,也全面接管梁道明留下的勢力。
朱允炆拿過薛恪手里的信,逐字逐句的看了下來,良久后開懷大笑起來。
“好好好!好一個梁道義,頗有雄心啊。”
沒曾想,梁道義接班后的第一個狂想,竟然是在東南亞建立另一個屬于華夏的國度。
相比起朱允炆的開懷大笑,一旁站著的薛恪則是大惑不解。
“陛下,我大明經營南洋以多年,包括這梁道義勢力的許多中堅也是我大明一手培養出來的,又同根同源都是漢家后裔,何必建國,不若并下置省。”
請安裝我們的客戶端
看更多好書離線下載無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