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頁]
齊王宮大殿。
齊國朝臣目露憤恨之色,就連君王后也是一臉殺氣,看著堂下站立的楚國使者。
齊王建雖不理政務,但是齊國在淮北死了二萬人。
若說能提前占據淮北十二縣,這到沒什么,畢竟淮北的富庶是齊人都看在眼里的好地方,可是,楚王居然以各種借口將淮北十二縣設置城了郡縣。
這不是擺了齊國一刀嗎。
其中最為憤恨的就是后勝。
他站在堂上的最末尾,此刻已然是咬牙切齒!
他后勝招來西北大風滅了賊寇,名動臨淄,如今誰也不敢小瞧,那淮北在他眼中,已然是他的封地了。
這是從天上跌入了泥濘,渾身難受,心在浴血。
后勝怒道:“蠻夷之邦,言而無信,當我齊國好欺不成!”
楚使道:“楚國何來言而無信,我楚國已然布告天下,只要滅秦之后,淮北便是齊國的,如今大王設置郡縣,乃是為了大局,安定淮北,何來失信。齊王,太后,外臣來此已然轉告了我楚國大王的意思,還請大王和太后以大局為重。”
隨后,楚使便離開了大殿。
留在一眾咬牙切齒的齊國臣子。
當然,也有不少人面色鎮定,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君王后開口問道:“諸位,如何看待啊。”
頓時有人上前道:“太后,臣以為,楚國如此來做,就是從伊始便在欺騙齊國,伐秦之事應重新商定。”
又有人上前道:“大王,太后,我齊國地方數千里,戰士數百萬,韓、趙、魏的官員不愿意投降秦國,他們聚集在阿、郢之間,是因為他們臨近秦國,而我齊國乃東方之王國,并不懼秦,楚國無信在前,我齊國便有理有義,為何不繼續連橫,以報這一箭之仇呢。”
隨后大臣紛紛附和。
實則,齊國朝堂上本就有很多聲音是不愿意去打秦國的。
只不過比起淮北,又是合縱。
大家也沒有反對。
但現在不一樣了,楚國失信了。
所以很多人都出聲了。
蘇劫暗中看去,這已然過了一半之眾!
其中后勝叫得最為歡快,對,他們齊國和秦國邦交了幾十年,要不是列國使者,也不會和秦國撕破連橫的協議。
魯連仲道:“太后,臣有異見!”
所有人都看向魯連仲,君王后一愣問道:“大司行素來賢勇,有何建議?”
魯連仲道:“秦有侵吞八方之心,已然昭然若揭,楚國使臣所言的大局為重,便是如此,若是我齊國不參與合縱,必讓列國遠離我齊國的朝政,而五國必然陷入自救的境地,是以,臣以為,可于列國商議劃分秦地之計,即便遠離我齊國,但可以用西垂的封地去和楚國置換,總之一定要合縱攻秦,否則齊失大矣!”
錞于衍道:“大王,臣也是這個意思,秦地雖處邊陲,于我齊國不相鄰近,但若是任其坐大,我齊國或許一日便如趙國一般,有社稷宗廟之危,請大王參與合縱。”
君王后聞言也點了點頭。
君王后并不是不知道的秦國的威脅。
否則,當年也不會錘爛昭襄王送來的九連環,以表明自己的態度,你秦國再強,我齊國也不怕。
以君王后的隱忍。
楚國的帳是肯定要算的,但是現在不是時候。
相邦田雍聞言,頓時出聲道:“大王,太后,臣以為大司馬之言不妥。”
蘇劫聞聲看去,他知道,齊國的相邦是齊國大夫的代表。
代表著貴族。
田雍繼續道:“天下強國無過齊者,大臣父兄殷眾富樂無過齊者,既如此,我齊國安能和趙國一般比較,秦雖強,但我齊亦不弱,天下列國懼秦,難道就不懼齊。”
頓時大夫們紛紛出聲,支持相邦的意見。
讓魯連仲等人面面相覷。
畢竟這國策相邦的態度是最重要的,但是相邦代表著齊國的貴族勢力。
而大多不愿意合縱的人都是貴族勢力。
就好像后勝這一波人的態度。
君王后制止了眾人的出聲,看向了蘇劫,問道:“祭酒是楚國人,如今更是我齊國的臣子,不知道,對此有何意見?”
頓時讓所有的目光看了過來。
此刻,朝堂上的臣子對蘇劫成為祭酒很多人都不滿。
尤其是相邦,祭酒可謂天下座師。
章節目錄
s.parentNode.in色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