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韓(1/2)
(第1/2頁)
李寧是一個很棒的小伙子,他師從白眉和尚,算是練家子,走江湖賣藝的,有一把子力氣,還有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三人加在一起并稱為齊魯三英。
此刻的他聲名不顯,可他的女兒卻很有名氣,叫李英瓊,是峨眉三英二云之首,而此刻李英瓊還在她娘親的肚子里。
看著夫人慢慢大起來的肚子,又想起了天子剛剛頒發的詔書,李寧一咬牙便下定了決心,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小的時候讀不起書,只能練武強身,雖然獲得了一個齊魯三英的稱號,但混的真不咋地。
安排好了夫人,李寧就找上了義弟周淳。周淳也是齊魯三英之一,他夫人也懷孕了,巧合的是他的夫人懷的也是個女兒。
他的女兒在未來名叫周輕云,也是峨眉派欽定的三英二云之一!
“大哥,你也想去京城?”
“是啊,圣上圣明無比,還很孝順,為了給先帝報仇,不惜掀起大案,連夫子在提起圣上的時候,也都說圣上是至孝之人,就是手段有些酷烈了。可是在我看來,這不是更好嗎?”
“沒錯,有怨報怨,有仇報仇,這才是大丈夫該干的。要我說啊,圣上干得漂亮!”
他們本來是在齊魯之地混江湖,這里距離京城并不遠,甚至還很近,所以兩兄弟一直等到夏末秋涼,距離比武開始只有一個月的時候才動身。
兩兄弟算是自幼習武,雖然沒有練出內氣真氣這種超凡的玩意兒,可是卻也稱得上是身體健康,力大無窮,一個二個都是一米九五的個頭,在身高普遍較高的齊魯之地,也算是出類拔萃。
再加上他們都練習過兵器,所以膽子比較大,兩個人帶著兵器、鎧甲就直接上路了,也不怕遇到毛賊,顯然很有信心。
可是一路走來,越是靠近京城,就越是沒信心!
春天下定決心的時候,二人還覺的自己有望前十,北京二環以內的房子,是肯定沒問題了。飛黃騰達,就在眼前。
“前十名估計是沒有希望了,那就前百吧,以你我兄弟二人的本事,前百還是可以的。”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御前比武開始的這一天,北京城外,數萬名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壯漢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懵逼之中。
這一刻許多壯士才想起來參加御前比武的條件,身負鎧甲、長弓、兵器、箭矢,四個時辰之內,前往百里之外。
鎧甲不要錢嗎?
兵器不要錢嗎?
沒錢的人、沒練過的人,怎么可能參與今日的御前比武?
今天敢來這里的,大都是心里有點數的,可是強者未免也太多了吧?
這北京城內的一套房,還真是不好賺。
“圣上來了!”
“瞧?那就是天子?”
“萬歲!”
“萬歲!”
“萬歲!”
“朕是崇禎,也是大明天子。”
說話之時,崇禎身穿鎧甲,頭戴頭盔,看起來不像是一個皇帝,更像是一個時刻準備打仗的將軍。
武夫!
天子不愛文士愛武夫!
天子你變了!
陛下你不愛我了嗎?
陛下,武夫誤國啊!
陛下,你怎么不回皇宮居住呢?都一年了,陛下你還會睹物思人?該回來了吧?
看著面前這數萬穿戴鎧甲的壯士,崇禎是越看越欣喜!
這就是良家子!
兩漢之時,朝廷只有北軍、南軍,數目還少的可憐,最多就是數萬之眾,可是一旦遇到有需要的時候,卻可以迅速擴充到數十萬之眾,甚至戰斗力還很強。
為何?
因為兩漢之時,朝廷有著數目充足的良家子,時時刻刻在民間等待著,等待朝廷的召喚!
結果東漢之時,朝廷不要良家子,良家子只好用腳投票了!
“哈哈哈……”
一邊大笑,崇禎便騎著馬兒靠近了壯士們,最近的時候,彼此間的距離甚至還不到一百米,這個距離讓崇禎身邊負責保衛的吳三桂、李自成等人驚駭不已。
不到一百米的距離,這么多壯漢,要是有誰一個想不通,手持長弓甚至可以直接射擊到陛下!
而崇禎這么一番姿態之后,壯士們對他的好感也前所未有,瞬間暴漲到max。
“朕宣布,御前演武正式開始!”
伴隨著響徹全場的銅鑼聲,數萬名壯士有序的進入屬于他們的考場,一條今年剛修煉完畢的,長約百里的大路。
四個時辰!
只要在四個時辰之內,全副武裝的前往百里之外,就是御前猛士的一員,可以享受到每月二兩銀子的高薪。
這是沒有中間商,沒有漂沒的二兩銀子!
此外,朝廷還會直接分十畝地給你!
服役二十年后,如果還沒死,這十畝地就是你的!
如果中途戰死,這十畝地也是你的!
更重要的是,這十畝地位于皇城附近,天子腳下,在崇禎腦袋變傻之前,不可能有官吏能在這十畝地上為所欲為。
前面的是公開的,最后這一句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流傳出來的,但是猛士們都信了!哪怕之前不信,可是今天在親眼看到天子之后,信了!
天子還能缺我那十畝地的錢?
沖沖沖!
沖沖沖!
終點之處,曹文詔曹變蛟叔侄正在聊天。
“叔叔,正是沒想到,柔軟的江南竟然也有這么多猛士!”
“嘶,我也沒想到,這江南的男人不都是嘴炮一流,最擅長在床上戰斗的娘炮嗎?”
咳咳!
聽著咳嗽聲,回頭一看,竟然是盧象升這個一點也不像進士老爺的文人。可是他咳嗽干啥?哦,想起來了,他是南直隸的人,也算是江南人士。
“對了,盧先生,為何江南之地竟然有這么多猛士?”
“這其實就是誤會了,江南之地文教興盛,這是真的。在那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讀書習字,每個村子都有私塾,學子們會先在村里的私塾讀書習字,有錢的會在稍大一點之后,拜訪名師,沒錢的也會繼續努力讀書、進學、科舉。”
“世人只看到歷次科舉,江南之地進士數目最多,可是他們卻沒看到江南之地學子們的努力。”
嘆息一聲之后,盧象升看著一臉懵懂的二人就知道自己又說了廢話,和這種家伙打交道,只能把話揉碎了、掰開了,說清楚講明白,不然他們聽不懂。
“簡而言之,就是江南之地讀書的人多,太多太多,可是每年的秀才名額、舉人名額是有限的。所以絕大
(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