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張凡早早就起來了,昨晚張之博就沒回來,只是讓盧老太太給邵華打了一個電話,說晚飯不用等他了,晚上也不回來了,他要陪著盧老頭下棋!
到底是不是陪著盧老頭下棋邵華也不知道,但邵華知道的是,這個小子現在膽子越來越大了。
張之博沒回來,晚上張凡和邵華打了半晚上的架,打的邵華徹底舉白旗了,張凡才罷休,這方面張凡還是相當厲害的。
早上張凡都起床了,邵華還睡的昏天暗地的就是證明。
這個季節的清晨是最舒服的,微風拂過空氣中都帶著一絲絲槐花的淡淡香氣,沿著馬路的邊緣,張凡活動了肢體,然后慢慢的朝著醫院慢跑著。
還沒到醫院門前就已經聞到了早餐攤的香味了,這個早餐一條街越來越熱鬧了,周邊很多小區的年輕人也往往會來這里解決早餐。
在首都呆了一段時間,張凡真的惦念這里的一口小吃。
一碗羊肉湯,十個薄皮包子,順嘴再吃幾口皮牙子,雖然高油高脂,可真的好吃,幾口羊湯下去,胃里都感覺舒坦了很多。
吃飽喝足,進了醫院和兩小伙子就分手了,老陳這段時間接替了王紅的工作,因為王紅還在首都跟著歐陽和中庸打嘴仗呢。
“今天也沒啥事,就是日常的工作,院長有沒啥交代的?”
老陳和王紅的工作方式明顯不一樣,王紅恨不得張凡先邁哪條腿都要給安排一下,而老陳感覺張凡一天就沒有任何的工作。
“呵呵,好,那我就去手術室了。”
“好的,有啥事我能處理的就處理,處理不掉的就給您打電話。”
其實,院長工作還是挺多的,光一個處理上級開會文件,就是一項不小的工作,張凡走了以后,老陳拿著這些文件就開始抓大頭。
張凡進了手術室,手術室的氣氛明顯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的時候,因為手術室的大拿太多了,弄的張凡都沒地方去。
而現在,手術室里的大拿走了一半,空出來的手術就多了很多。
張凡先去了骨科,王亞男不在,張凡對許仙略微有點不放心,骨科手術室里,因為王大爺不在,許仙帶著人在手術,站在手術間的門口,張凡瞅了兩眼,“其實,論手術細節,王亞男還是有不足的。
比如這種膝關節手術,后交叉韌帶的處理上,我的方式和張院都不相上下的。”
張凡聽許仙吹牛逼,也不好意思再進去了,只要能把手術做好,吹一吹也沒啥大問題,畢竟人缺啥就想要啥,許仙讓王亞男在手術方面壓迫的都快抑郁了,王大爺不在,讓他釋放釋放,也是有益身心的。
轉了一圈,各個手術室都沒有因為走了一半的大拿而出現問題。
張凡給巴音說了一句,巴音看了看手術單,“胸外科有好幾臺手術,您要做的話,我給他們說一聲,順便你帶上幾個首都來的吧,這兩天有點排不開了。”
胸外手術間內,首都來的幾個醫生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
眼神里都帶著刀,半個月的高強度手術,讓他們徹底褪去了初來時的矜持。現在一個個挽著袖子站在手術臺邊,像餓狼盯著肉似的盯著手術器械護士手里的刀剪。
“張院!”見張凡進來,主刀醫生立刻讓出位置。這是中庸的副主任,原本還端著專家架子,現在卻跟實習生似的主動遞上手套。
張凡笑呵呵的問道:“你們組今天幾臺手術?”
“本來有四臺,不過又加了一臺。”
“哦,看來要忙到凌晨了,這一臺我做,你們幫我站站臺!”張凡說的很客氣。
不過中庸的專家還有幾個來進修的醫生反而更高興了。
早些時候來茶素進修外科的,幾乎都能跟著張凡做幾臺手術。
有的甚至從進醫院開始,從頭跟到尾,幾乎就是張凡手把手給教的。
這些人回去以后,原本是縣醫院要晉升的普通醫生,結果進修完了以后,回去就是科室里的一把刀了。
而現在,能跟著張凡手術的就太少太少了。張凡自己都混不到手術,怎么可能帶別人。
尤其是水木和茶素的聯合培養的學生進入臨床后,進修人員就更沒機會跟著張凡了。
畢竟這些學生相對來說和張凡更親近一點,一看到張凡,拉著張凡的胳膊就放手,割個包皮的手術,都能拉著張凡去當助手。
張凡的一臺手術結束,幾個人若有所思,“是不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這個不要緊,等下了手術,和科教科要個錄像,多看幾遍,多琢磨一下,自己悟出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別人告訴你的,未必就是你們自己的。”
主刀了一臺手術,然后張凡就成了助手,
“注意支氣管殘端處理。”張凡提醒著主刀利落地完成了包埋縫合,針距整齊得能當教科書插圖。
這群人的基本功還是很扎實的,就是在水木的附屬醫院給荒廢了,三年荒掉一個秀才,特別是技術行業。
一臺手術結束,張凡就會做個小總結,點出對方明顯的不足。
幾個首都的專家,輪著來。深怕輪不到讓張凡給自己當助手。
手術室內,無影燈投下冷白的光束,將手術區域照得纖毫畢現。張凡站在二助的位置,目光隨著主刀醫生的動作移動。手術刀劃開皮膚時發出輕微的“嗤“聲,電刀接觸組織時騰起一縷淡淡的青煙,帶著特有的焦糊味。
“吸引器。“主刀醫生頭也不抬地伸出手,器械護士立刻將準備好的吸引管拍在他掌心。張凡注意到,越到后面,這幾個來自中庸的副主任現在動作越是嫻熟,完全沒有了初來時的生澀。
胸腔打開后,濕潤的肺葉隨著呼吸機的工作節律緩緩起伏。張凡伸手調整了一下拉鉤的角度,讓術野暴露得更充分些。手術單下的患者體溫讓金屬器械都帶著微微的溫熱,監護儀規律的“滴滴“聲在安靜的手術間里格外清晰。
“小心胸膜粘連。“張凡輕聲提醒。主刀醫生點點頭,手指在肺組織表面輕柔地分離,像在解開一件精密的刺繡。偶爾有細小的出血點,電刀輕輕一點,“滋“的一聲就止住了,空氣中又多了一絲蛋白質燒灼的味道。
這種味道,是分區域的,越是淺表的地方,灼燒出來的味道越是難聞,比如頭皮一類的,煙熏火燎的中夾雜著一股股的怪味,很是難聞。
但如果進入深層,這種味道反而開始好聞起來了,就像是烤肉高手的攤上,聞著都是肉香味道。
巡回護士走過來,給主刀醫生擦了擦額頭并不存在的汗水。雖然手術室恒溫22度,但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還是會讓人感到疲憊。張凡注意到三助的站姿有些僵硬,悄悄用肩膀頂了他一下:“換換重心,別一個姿勢站太久。“
主刀是首都來的,一助是張凡,二助手也是首都來的,三助則是醫院里的見習學生。
手術進行到關鍵部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當腫瘤被完整切除時,張凡看到主刀醫生的肩膀明顯放松了下來。接下來的支氣管殘端處理,針持夾著縫針在脆弱的組織間穿梭,每一針都精準得像是用尺子量過。
“沖洗。“生理鹽水嘩嘩地沖進胸腔,將細小的組織碎屑都帶了出來。張凡幫著清點器械和紗布,這是每臺手術必不可少的程序。器械護士清脆的報數聲在手術室里回蕩:“紗布十塊,器械三十六件,全部對數。“
關胸時,肋骨合攏器發出“咔嗒“的輕響。最后一針皮膚縫合完成,主刀醫生長舒一口氣,這才發現自己的刷手衣后背已經濕透。張凡幫他解開手術衣背后的系帶,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很好,比上周進步太多了。“
醫生的培養其實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外科醫生別說什么走科研,也別說什么去國外,首先就是在手術室里泡三年。
沒有這個階段,或者跨越這個階段,這也是有些醫院不太愿意要超過四十的博士。
因為過了某個階段,再去干某些事情,是真的不合適的。
做了一天的手術,茶素醫院各個手術室的節奏還是一如既往。
首都,茶素第一附屬醫院里,首先起來的就是骨科。
以往在首都,骨科都被水潭子和中庸大北一類的醫院給壟斷了。
尤其是水潭子,很多骨科手術技術都是人家提出來的。
但現在,多了一家,茶素第一附屬醫院,這里面人家王亞男的面子還是很厲害的。
王亞男沒給老趙打電話,而是給她在水潭子的各個師哥師弟們打電話,“師哥,這邊剛改名字,你得幫我!”
都不用多說,就一句話,很多患者就被介紹過來了。
當然了,不光是因為王亞男的面子,還因為王大爺有錢。
茶素的骨科,科研一般,也就許仙一個人操持,可很多經費花不完,這就讓師兄弟們對于這個編外小師妹格外的好了。
老居徹底是忙的顧前不顧后了,晚上回到住所,老居感覺進門就癱瘓了,老居夫人心疼的,“你腳都腫了,用得著這么拼命嗎。
你們黑院長倒是會做人,把你調過來,他自己跑了。你都多大了,上次一個流感,別人都好了。
結果你給累病了,這次……”
“呵呵,老婆子,男人是雄鷹,要高高的飛起來,不能守在家里,我的機會嗎,也不多了,這可能是我最后的機會了。
我能飛的高高的,飛刀山的尖尖上,或許這就是我最后的機會了。老婆子,你辛苦了!”
老居還是會哄夫人的。
(本章完)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