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

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28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靖康八年八月,大宋至少已經有十五萬支火槍。

巨大的軍工需求,加上皇帝親自盯著的工事,大宋的火槍制造在短短幾年之內發展飛速。

從純手工打造,到磨具的成型,再到全部標準化,標準化后,開始出現流水線的雛形。

并且,朝廷在郊外買下一大片地,在那里建立了規模龐大的軍工廠,將東西坊也都遷移過去。

據司馬君如的前方情報,金國已經開始制造火槍。

金國是有完整的軍工系統的,金國繼承了遼國的全部遺產。

像遼國那種國家,已經不是以前的北方游牧民族。

遼國有完善的政治體制,有成熟的工藝制作。

五代十國戰亂大量北逃的漢人在那里發展了規模性的工藝,包括武器制造,甚至包括火藥的制造。

所以,趙桓沒有自信到,大宋能做出來,金國就一定做不出來。

金國也有大批漢人人才,也有基礎。

他們從大宋偷了一些火槍,相當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

但是,金國的火槍數量,是一定無法和大宋比較的。

畢竟,幾十把,幾百把,甚至幾千把可以用人力堆起來。

但幾萬只呢?

這是需要規模化的生產作坊的,大宋在這上面已經快五年的時間了,才有今天的小小成就。

金國至少要花二十年時間,才能有大宋現在的規模。

原因很簡單,大宋再宋徽宗時代,冶鐵和開礦就已經很發達了,鐵量充足,技術也相對成熟。

這是之前的遼國和現在的金國無法比的。

這才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站在趙桓的角度來說:朕不擔心你偷朕的技術,這種技術朕攔不住,朕不擔心的原因就是,真正的綜合實力,一定是要有相當長時間的基礎積累的。

更何況,金國的民生業都是渣渣,金國朝堂根本支付不起大規模發展軍備的費用。

如果完顏宗磐要強行發展軍備,那趙桓自然是樂得看見。

這一段時間,趙桓受到的最多的還是徐處仁關于全國各地的礦山開發的進度。

現在大宋的幾座主要礦山,都埋下了火藥,每天都在炸山體。

如今的大宋,有三大官營鋼鐵廠。

一是京兆府的長安鋼鐵。

二是太原府的太原鋼鐵。

三是荊湖北路的漢陽鋼鐵。

這三大官營鋼鐵基本上都是運輸的樞紐地,地理位置的選擇非常考究,能覆蓋住大宋最主要的幾塊地方。

當然,從四年前,朝廷就開始鼓勵民間生產鋼鐵。

如今的大宋,記錄在案的鋼鐵冶煉廠,大大小小有兩百多家。

并且由于朝廷的海量需求,鋼鐵廠還在持續增加。

火藥和蒸汽機的應用,又提高了采礦的效率,使商人們賺錢的速度更快了。

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鋼鐵正在源源不斷地補充,大宋的第一條鐵軌也竣工了。

鐵軌下面鋪的是木頭,只有兩條軌道是鋼鐵制造的。

那是笨重的大怪物,它跑起來和人走起來差不多的速度。

因為速度實在太慢,消耗過大,最近一段時間,朝廷的大臣們還在爭議要不要把鐵路給廢除掉。

這件事朝廷上下分了兩派,一派是廢除派,以太宰徐處仁為首。

另一派是保留派,以虞允文為首。

人們很驚奇地發現,今年剛剛上位的虞允文,已經成了大宋的海軍大臣,級別只比御前宰府低半級。

絕對是未來的宰相人選。

要知道,這一年的虞允文才23歲!

他能在朝堂上發聲,并且迅速有了一派,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皇帝有意要扶持他。

這是新的政局動向。

這兩派,在朝堂上爭論得非常激烈。

徐處仁認為鐵路沒有起到實際作用,而虞允文則認為鐵路可以一次性運輸大量的貨物,是馬車無法比的,大宋需要興建更多的鐵路。

至于速度,就讓科學院去想辦法好了。

虞允文是一個年輕人,他在朝堂上說話的時候,充滿了活力和朝氣,對所有的事物都保持著樂觀和探索的欲望。

而以徐處仁等老一派的元老,幾乎全部反對鐵路的繼續制造。

活生生的案例擺在面前,鐵路就是個失敗品,投入和產出,連皇帝都無法反駁。

雙方互撕了一段時間后,仍然沒有結果。

于是趙桓就頭疼起來了。

政事堂現在顯然不愿意執行鐵路的建設,抵觸心理非常強,徐處仁更愿意在全國鋪設密密麻麻的公路。

在這一點上面,皇帝和宰相出現了分歧。

而鐵路則是趙桓讓大宋崛起的最重要的一環。

左思右想之后,這一日,皇帝宣布成立了一個新的衙署,叫做鐵道司。

鐵道司全面負責大宋未來的鐵路建設。

司比府要低一級,由海軍大臣虞允文兼任,且鐵道司卻直接像皇帝匯報,直接跨過了政事堂。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信息,皇帝正在從政事堂剝離出一些權力。

至少,皇帝正在全力扶持虞允文。

有人在猜想,今年七十二歲的徐處仁,是不是開始慢慢要退休了。

而經歷了八年的新政之后,徐處仁的門生遍布天下,朝廷內外有無數官員是徐處仁一手提拔。

儼然正在形成新的黨派。

在新人的提拔上,皇帝都避開了徐處仁的人。

這足以說明,未來首相人選,一定不是徐處仁的人。

也有人說,是徐相公干涉了太子的人選,正在被皇帝疏遠。

甚至還有人私下猜想,徐相公支持崇國公繼太子之位,與皇帝想法相左,所以受到了皇帝的冷落。

要知道,東宮之位可是關乎到江山社稷。

萬一皇帝不愿意立崇國公,一心想要擁戴崇國公的徐處仁地位自然就尷尬了,為了平衡未來朝野的格局,所以皇帝打算開始慢慢疏遠徐相公。

甚至鐵路的修建,其實并不是皇帝真正要發展鐵路,而是要分化政事堂的權力。

當然,這些都是大臣們私下的猜想。

沒有人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其實趙桓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他單獨成立鐵道司,自然是因為鐵路的戰略性是非常高的,單獨成立出來,以確保鐵道建設的正常進行。

二是讓虞允文盡快參與到民政中來,畢竟趙桓對他寄予厚望,而徐處仁年事已高,隨時可能大病。

趙桓更愿意在宰府大臣中,安排進入年輕新鮮的血液。

我發現很多讀者加群后問我劇情,但是回宋大群里,都是親們各種嘮嗑的地方,有時候會把聊劇情頂走。

這個問題管理員跟我反饋了,所以建了一個00506。(所有聊劇情的進VIP群吧,我會在這里面回答你們所有問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