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小說家第三三一零章 慫如小鬼(求票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時小說家 >>秦時小說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一零章 慫如小鬼(求票票)

第三三一零章 慫如小鬼(求票票)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01日  作者:偶米粉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偶米粉 | 秦時小說家 
正文卷

正文卷

“哼!”

“你個小丫頭,才吃過多少飯,才走過多少路。”

“都開始說母親了。”

“母親當年的家就在濮陽,就在中原!”

“在中原之地,母親住過一二十年呢,一二十年的時間,那里也曾發生過許多災禍。”

“如眼下中原之地的災禍并無,其余大大小小的旱災、水災、風災……還是遇到許多次的。”

“許多慘狀也有見過的。”

“母親還能不知道?”

“中原之地的雨災水災太大,才導致災情格外嚴重,才導致受傷身死之人很多很多。”

“才導致流離失所的人很多。”

“才導致許多不堪入目的凄慘事出現。”

“其實,母親當年也有見過,也有親歷過,那個時候,中原還是屬于諸國的。”

“對于災情的處理,諸國的手段都不一樣。”

“有些比較快,有些則是一般,有些則是無力,只能任由那些災情之地自己恢復。”

“那個結果豈非更加難以令人接受?”

“白骨堆于路旁,十里、百里荒無人煙,斷壁殘垣一片,烏鴉漫天飛,多荒涼……。”

“中原之地,固然萬分繁華,不意味著不會出現惡事。”

“就是在咸陽,諸般惡事也是每日都有。”

“你閑暇看一看廷尉府的文書就能一覽,有些人的惡更大。”

“不要著急,既然要救災,你自己首先不能著急,你一著急,身邊的人,下面的人,都要著急了。”

“先不要急,在調遣少府合適可用之人,將事情一一吩咐下去,一一辦妥。”

“中原之地的災情這么大,欲要全部處理好,非短時間可為,你有足夠的時間。”

自己的小丫頭。

有時候也有長大的一面,更多……在自己眼中還是小丫頭,這丫頭……性情雖恣意了一些,心地是好的。

不枉費陛下寵愛她!

面對這般災情,直接打開多年來的庫房,是準備將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賑濟中原之地?

隨她去。

都是一些尋常之物。

無關緊要之物。

對于中原之地的那些庶民百姓來說,就非尋常了,也許,接下來會有很多人沐浴陽滋這丫頭的恩澤之下。

那是好事。

小丫頭都如此,自己好像也該做些什么,這些年來……自己也有一個庫房。

庫房里的東西也有很多很多。

自己也花不著,也用不到。

也算自己的一份心意。

尤其是濮陽。

濮陽距離大河不遠,這一次的水災之下,濮陽受損也是極其嚴重,若可,當落下助力。

濮陽,不知道記憶深處已經有些模糊的些許人影,如今如何了。

近前一步,拍了拍小丫頭的手臂,含笑輕語。

都這么大了,做事還是毛毛躁躁的,不要急,一件件的做,事情也就不知不覺做好了。

何況,還有曦兒、天明他們在身邊,事情會做好的。

“陽滋姐姐,我來了。”

“我的東西不算太多,往年也有收拾,眼下,再有半個時辰,估計就能差不多了。”

曦兒的聲音從遠處飄來。

“曦兒,這些人太笨了,太慢了。”

白了母親一眼。

盡管母親說的很有道理,可……自己真的是希望快些有力量落下,快些幫助一些人。

如果自己這里快一些,說不定就能少一些人身死。

說不定就能多救幾個人。

自己著急。

那些人也的確有些著急,萬一出錯了,事情又不太好了,一時間,心間平添煩躁。

聽著曦兒的聲音,曦兒快弄好了。

這么快的?

直接便是想要開口再次于那些蠢笨的人催促之,想了想,還是忍住了,還是壓下去了。

“麗夫人!”

“嘻嘻,陽滋姐姐不要著急。”

“畢竟是臨時吩咐的事情,這些人做的不算順手也在情理,接下來就好了。”

曦兒近前一禮,聽著陽滋姐姐的埋怨之言,掩嘴輕笑,輕捋鬢間梳理的精致小辮。

陽滋姐姐臨時起意,直接就有吩咐,有些亂才是正常的。

將這些財貨整理一下,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更多的人手將財貨變成賑災之物的。

那個時間……估計陽滋姐姐又要著急了。

這些年來,自己的財貨之物也有很多很多。

雖不如陽滋姐姐那般多,但……比起咸陽宮其余的公子、公主還是多出許多的。

自己也用不到什么。

這一次順著陽滋姐姐的心意,合當有用,畢竟放著也是放著,有些助力,救一些人也是好的。

“你啊,和曦兒學一學。”

“不要急躁。”

“接下來在中原之地行走,也是一樣,朝廷的賑災都是有規矩、秩序的,否則,一切就要亂套了。”

“你協助賑災,也是一樣,不要想到哪里就是哪里。”

“要有規劃,要有長謀。”

“天明在你身邊,多向天明請教請教,當然,還有殘劍大俠他們。”

“若可,當配合高兒、馮大人他們一起賑災,那樣,才會更好更快的將事情做好。”

曦兒。

就是自己期待中的陽滋。

如果陽滋的性情、聰慧、修行、品貌……如曦兒那樣,自己會相當的滿意。

陛下曾說,陽滋很像當年的自己。

陛下就會亂說。

自己當年如何同陽滋一樣?

自己當年遇到緊急之事的時候,也沒有如陽滋這般著急、緊張……,有嗎?

沒有吧?

就算有,也只是很少的一些事。

陽滋!

獨一無二的陽滋。

雖說性情多隨心所欲,雖說總是喜歡跑出咸陽宮,雖說總是和自己對著干,雖說總是惹的自己揍她。

但……陽滋就是陽滋。

這孩子……要有這般心意之事,自己少不得要多多叮囑,待在陛下身邊多年,一些事情就算不會做,也聽說很多。

“母親,您都說好幾遍了。”

陽滋頭大。

母親總覺自己和小孩子一樣,自己是小孩子嗎?

明顯不是。

那些道理,自己還能不明白?還會不清楚?

“就是說了好幾遍,你都不一定記住。”

“協助賑災是好事,切勿好心辦壞事。”

公孫麗抬手打了一個小丫頭的肩頭,又開始不耐煩了?又開始想要耍脾氣?

“麗夫人,陽滋姐姐一定會做好的。”

“陽滋姐姐說了,會將許多東西落于一處處郡縣之中,由那些郡縣之力給于分配。”

“陽滋姐姐則會給于巡視巡察。”

“若有不足之處,陽滋姐姐給于補上。”

“果然那些郡縣之力不足夠,不能將事情辦好,事后,會給他們好果子吃!”

曦兒偷笑道。

麗夫人的囑托自然是對的,也是應該的,其實,陽滋姐姐也有規劃的,也有所謀的。

殘劍大俠他們也有提出一些意見的。

“嗯?”

“這么說你們已經有了大致協助賑災之法了?”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你個小丫頭,既然已經又法子了,還不和我說?”

“該打!”

公孫麗頓有訝然。

自己的小丫頭還能夠那樣的謀略?將部分力量交給郡縣處理,自己則是查漏補缺。

很好。

這個法子不錯。

既可以讓朝廷官府賑災更加有力量,也能夠讓賑災之力更加的妥善、到位、合適、完整……。

自己的小丫頭還有這般謀略?

不簡單啊。

還是該打,旋即抬手再次打了小丫頭的肩頭一下,既如此,還不和自己說,還覺得小丫頭啥都沒有準備呢。

“母親!”

“這里這么多人呢。”

陽滋忍不住了,是自己的母親?是親生的母親?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那樣小看自己的母親?

著實哼了一語。

“這么多人怎么了?”

“該打就是該打。”

“有心就好。”

“行了,多些耐心,這些人不用你催,他們都已經很盡心盡力了。”

“母親我也回宮讓人整理一些東西,到時候與你一處,一并添為賑災之用。”

“那些東西放著也是放著。”

“一些東西估計都放在庫房二三十年了,比你的年歲還要大呢。”

再哼也不行。

伸出蔥白的手指點了一下小丫頭的眉心,公孫麗不再多言,有些時候,看到小丫頭行事,總是難掩擔心。

也許。

小丫頭真的長大了。

面對中原水災那樣的大事,他應該也不會胡鬧的,何況……還有那么多人在身邊。

還已經有所謀了。

很好。

很好!

繼而不再多言,于小丫頭和曦兒看了一眼,便是領著隨身的宮人離開,一些事,自己也該做。

“公主,城中行當百業的一些人已經到了,按照名冊人數,來了八成以上。”

是時,有貼身宮女近前一語。

“八成以上?”

“也差不多了。”

“曦兒,咱們先去瞧瞧那些人。”

母親總算走了,母親總是小看自己。

自己又不是小孩子了。

這次的事情是大事,該如何做……天明兄長、殘劍大俠都有所言,就是嫣然姑娘都有所言。

自己已然有數。

這一次定要將事情辦的妥妥當當,讓母親以后再也不會說出那樣的話。

“嗯。”

“有那些行當之人,財貨變作賑災之物,就快了。”

“再加上少府的力量,再加上馳道之力,賑災之物運送至中原不會太慢的。”

曦兒點了點小腦袋。

召集咸陽內的行當百業商賈之人,也是規劃之意,少府雖有力量,畢竟是王族的力量。

調動起來多復雜。

若只是調動淺薄之力,足夠用,調動核心諸物,就難了。

咸陽是帝國都城,能夠在這里立足的行當商人,皆實力不弱,皆實力可用。

單單庫房的那些珊瑚、美玉、珠寶、綢緞、紫金幣……,可是難以直接賑災。

需要將那些東西換做各種各樣的救災所需之物,才能夠讓受災之地的庶民百姓真正受用。

“大小姐。”

“秦國今歲還真是有些奇怪。”

“災情這么多的,從各地傳來的消息來看,無論是關中,還是巴蜀,還是關外諸地,還是山東諸地。”

“還是江南之地。”

“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災禍之事。”

“嘿嘿,難不成上天的懲罰要來了?”

“尤其是中原之地的雨勢,從文書上的時間來看,已經斷斷續續下了超過半個月了。”

“嘖嘖,繼續下!”

“繼續下吧。”

“下的越大越好,將整個中原之地淹沒更好了。”

“燕趙北方之地,則是有旱災。”

“嘖嘖,一方連綿水災,一方連綿旱災,一方多水,一方缺水,天下事還真是奇怪。”

“還是說這是昊天的平衡?”

“記得大小姐你以前說過,萬物有序,其力自衡,得與失都是相互依存的。”

“秦國今歲先是占據烏孫之地,又攻滅箕子朝鮮、辰國之地,蒙恬對蒙恬作戰也是有勝。”

“如此,秦國多一些災情,好像也是自然。”

“也該如此。”

“否則,所有的好處都讓秦國一個人占據?”

“哪有那樣的好事!”

“可惜,那些人太慫了,這樣的好機會都不出手?真的要準備錯過?準備浪費?”

“真不知道他們如何想的?”

“難不成在烏孫之地、辰國之地被秦國打破了膽子?沒有勇氣了?沒有魄力了?”

“果然難成大事。”

“連這樣的機會都不能抓住?”

“將來還想要圖謀更大的事情?”

“如何圖謀?”

“一群廢物。”

“嬴政那賊子江南一行,也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大小姐,那些人難不成真的畏懼了?”

“真的懼怕秦國了?”

“還是一些其它的緣故?”

山林中。

碧波旁。

炎熱天,飛檐翹角之廳。

清涼地,一杯清茶多解暑。

持手中剛送來的一份文書,是關于山東中原之地的,這些日子,中原之地的消息傳來很多。

幾乎一日一封。

文書雖多,上面的消息多大同小異,都差不多。

看上去,也沒有什么大用。

梅三娘覺得自己很喜歡看,每次一看從中原傳來的文書,心中便是自有雨水之清涼,帶來不盡的滿足。

中原水災。

越大越好。

災情越大,秦國的麻煩越大。

倘若災情遍布整個中原,乃至于整個三晉,指不定就有一些機會了,可惜,今兒的文書上又沒有自己所期待的一些消息。

那些人也太廢了。

真的不準備抓住那個好機會?

就算不成,也能讓秦國對中原之地的統御不那么穩固、扎實,亦是別樣所得。

那些人怎么就想不到呢?

著實不解!

若是換成自己,早就派人將當地的縣令縣丞之人殺了,后面的事情……就無需理會了。

城池會亂?

郡縣會亂?

亂就對了!

還怕那些地方不亂呢。

可惜,可惜了。

那些人慫的和膽小鬼一樣!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秦時小說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