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第兩千六五章 局勢驚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唐錦繡 >>天唐錦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千六五章 局勢驚變

第兩千六五章 局勢驚變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作者:公子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公子許 | 天唐錦繡 
小說分類:


關山萬里,風雪茫茫,阿史那賀魯由疏勒向西一頭扎進崇山峻嶺,沿著阿賴山脈一路向西,待到走出山脈,回頭望去,仍舊跟隨在自己身后的軍隊只剩下三千之數,余者皆凍餓倒斃于蔥嶺之上。

向前看去,天山和阿賴山脈遮擋住寒風冷流,山巔融化的雪水形成一道道溪流,由高至低匯聚成藥殺水,蜿蜒浩蕩流淌而下,河流兩側的山谷受河水滋潤形成大片綠洲,諸多部落散布河水兩岸。

阿史那賀魯深吸一口氣,打起精神,率領部隊擄掠了數個部落,搶奪糧食馬匹,終于在數日之后彌補了幾個月以來的損耗。

然而率軍順流而下,在谷口處再度擄掠了苦盞城后,沒有沿著絲路向南,而是順著藥殺水直接北上。

直至五月初,幾場雨水之后藥殺水浩浩蕩蕩、水勢大漲,才終于抵達河岸北側的可散城。

半月之前,葉齊德率領十萬大軍抵達可散城,當即在此安營扎寨,并未馬上出兵前往碎葉城,而是固守此地、等待哈里發詔令之下趕赴而來的各處部落援軍。

事實上,即便上一次西域之戰大獲全勝,不僅挫敗了大食東進之路,更將兩國之間緩沖區域再度擴大,但唐軍的腳步并未越過碎葉城太多。

唐軍認為安西軍兵力有限,即便占據再多的土地也難以固守,可大食卻對土地極為貪婪,見唐軍止步于碎葉城一線,原本被打的狼奔豕突的大食軍隊在戰后又逐漸向前推進。

由此,廣大區域再度重歸大食治下,諸多部族不得不聽從哈里發號令。

這一次,穆阿維葉除去派遣自己麾下最為精銳的十萬大軍,更廣布號令、召集康國、石國、拔那汗、吐火羅、安國、火尋、花剌子模等等部族,甚至有北邊的突厥西遷部落欽察、可薩,皆派兵趕赴碎葉城,參加這一次對西域的擴張之戰。

總人數不下于二十萬。

集結之地,便是可散城。

然而冬去春來之際,連降大雨,河水暴漲、道路泥濘,致使各部族之援軍姍姍來遲,如今到了五月,集結于此的兵力也不過五萬之數,加上葉齊德本部兵馬,堪堪十五萬。

這么些兵力,是萬萬不敢前往攻打碎葉城的,但十五萬人集結于此、人吃馬嚼,每天消耗的糧秣都是天文數量,素來只知掠奪、不事生產的大食國哪有如此之多的物資?

每拖延一日,物資便減少一截、葉齊德嘴上的燎泡便多出幾個……

可散城內,葉齊德心浮氣躁、火燒火燎,不斷派出斥候前往催促,希望能夠早已完成集結,盡快展開攻勢。

設置于城中的總督府內,阿米爾看著因吐火羅再度延遲集結時間而暴跳如雷的葉齊德,諫言道:“與其這般苦等下去,士氣一天天低落,還不如主動出擊,即便不能攻陷碎葉城,也要給予唐軍一定壓力,否則此消彼長,難以為繼啊!”

他素來主張“兵貴神速”,以閃電之勢攻打碎葉城,可葉齊德畏懼唐軍戰力,非得等到所有軍隊集結完成之后,凝聚全部力量奮力一擊,畢其功于一役。

可戰場之上的形勢千變萬化,要懂得根據時勢果斷調整戰略,豈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但葉齊德是主帥,軍令所在,他也不敢違逆。

葉齊德平息一下怒氣,依舊不贊同分兵攻打碎葉城的戰略:“將軍有所不知,唐軍驍勇善戰,火器威力無窮,唯有集結全力尚可一戰,一旦分兵,便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必敗無疑。”

阿米爾搖頭嘆氣,不再多言,心底卻忍不住腹誹:哈里發何等蓋世英雄,怎地生出這樣一個怯敵畏戰、不知進取的蠢貨?

奧夫從外頭大步走進來,面色凝重:“大帥,由西域境內過來的商隊捎來了一個壞消息,兩個月前,突厥發生內亂,阿史那步真與阿史那彌射兩人聯手攻陷莫賀城,阿史那賀魯帶領數千軍隊倉皇出逃,路上遇到埋伏,只能一路向南,不知所蹤。”

葉齊德先是大吃一驚,繼而懊惱道:“這兩個混賬,壞我大事!若無阿史那賀魯起兵牽制,咱們正面對敵,壓力大增!”

阿米爾也意識到事情不妙:“該不會是唐軍主帥發現咱們與阿史那賀魯私下連接、互為盟約吧?”

若是如此,那祿東贊是否也已暴露?

此次哈里發之所以敢于集結如此雄厚之兵力再度攻伐西域,主要便是在于同祿東贊、阿史那賀魯的盟約,開戰之后阿史那賀魯迅速攻占庭州、西州,導致西域腹心之地混亂,祿東贊則趁機出兵攻占河西、截斷唐軍運輸補給之糧道,再加上葉齊德正面強攻,如此三管齊下,必然確保此戰之勝利。

可若是沒了西域內部混亂、且未能截斷唐軍糧道,即便最終能夠攻陷碎葉城,也必將損失慘重,難有余力繼續進軍西域,更遑論兵臨玉門關、威脅大唐本土。

可大軍已經在此集結,耗費無數資源所部屬之戰略,怎能無疾而終?

正如唐人那句諺語,“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葉齊德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想了想,搖頭道:“祿東贊每個月都會來信一封,詳細回稟唐軍在西域的調遣、糧秣輜重之運輸,想來是沒問題的。”

他心里愈發煩躁、膽怯,他才不管什么“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果祿東贊與阿史那賀魯皆已敗露,他寧可背負“畏戰”之罵名,也要馬上班師回去大馬士革,等候哈里發的懲罰。

這十萬精銳乃是哈里發的統治根基,若是覆滅在碎葉城下,恐怕哈里發就將面臨整個大食國的叛亂……

奧夫來到桌前將一副輿圖展開,仔細觀察西域地勢,而后指著輿圖:“阿史那賀魯由莫賀城一路向南逃遁,其實無路可走,唯一的活路便是橫穿蔥嶺,由真珠河谷地一路向西再順著河水前來此地。”

藥殺水發源于天山南麓,其源頭被稱之為“真珠河”……

葉齊德嘆氣道:“便是來了,又能如何?”

阿史那賀魯的作用在于攪亂西域,使得安西軍腹背受敵,如今失了莫賀城,僅帶著區區數千兵馬逃出,又有什么用?

奧夫道:“倒也未必,阿史那賀魯對于西域即為了解,不僅知曉唐軍實力,更是突厥領袖、有著可汗一般的地位,他若振臂一呼,真個西域的突厥殘部都會為大帥所用。”

葉齊德覺得有道理:“那就派人沿著藥殺水往上游找一找,看看阿史那賀魯是否果真橫穿蔥嶺而來。”

奧夫得令,正欲出去傳令,便見到馬斯拉瑪快步而入,大聲道:“大帥,阿史那賀魯來了!”

葉齊德:“……”

說阿史那賀魯到,阿史那賀魯就到?

可真是太巧了!

“人在何處?”

“就在城外!”

“馬上讓他進城來見我!”

馬斯拉瑪猶豫一下,道:“與賀魯同在城外的,還有苦盞城主。”

“苦盞城主?”

“賀魯橫穿蔥嶺,進入真珠河谷,因糧秣全無、軍械匱乏,故而洗劫了苦盞城。”

葉齊德一個頭、兩個大。

真珠河谷素來是拔那汗國的國土,后來因突厥人的入侵分裂成為東西兩部,東部建都于苦盞,西部建都于可散城,東部親突厥、西部親大食,等到突厥汗國覆滅,大食趁機出兵征服整個拔那汗國。

如今賀魯洗劫苦盞城,固然有補充糧秣軍械之原因,但若說其沒有報復苦盞背叛突厥,誰能信?

奧夫道:“大帥,大局為重。咱們腳下的可散城雖然也是拔那汗國一部分,但是與苦盞卻互為仇敵,皆因大食之威壓而暫且放棄爭端,對咱們并非真心臣服。賀魯雖然是敗軍之將,但到底還頂著一個‘突厥領袖’的身份,在突厥各部之中威望不凡,更何況其對于西域了如指掌,對咱們的幫助比苦盞大得多。”

葉齊德頷首,對馬斯拉瑪道:“讓賀魯入城,另外告知苦盞城主,苦盞城之損失暫且記著,待到此戰勝利,我加倍予以補償。”

馬斯拉瑪領命而去。

小半個時辰之后,風塵仆仆、憔悴不堪的阿史那賀魯前來相見。

一見面,便單膝跪地,虎目含淚、聲音哽噎:“大帥,請為我復仇!”

葉齊德雖然很是瞧不起喪家之犬一般的賀魯,可還是體現出禮賢下士之姿態,離席而起,上前兩步將賀魯攙扶起來,上下打量一眼,嘆息道:“何以弄到如此境地?”

賀魯又是感動、又是憤怒:“彌射、步真那兩個畜生,聯起手來攻陷莫賀城,將我妻兒盡皆擄去、扣為人質,安西都護府視若無睹,欺人太甚!”

葉齊德拍拍他的肩膀予以安慰,親手扶著他入席,而后各自就座,好奇問道:“當下西域之局勢到底如何?你與祿東贊是否有過通信,伏俟城可還安全?”

孰料,阿史那賀魯一張口便是石破天驚:“祿東贊?那老賊早已投降房俊,伏俟城絕無可能出兵截斷河西糧道!”

滿座皆驚。


上一章  |  天唐錦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