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152章 【徐晃未必愿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章 【徐晃未必愿意】

第152章 【徐晃未必愿意】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4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152章徐晃未必愿意

第152章徐晃未必愿意

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當魏延統軍在外,滿寵隨軍,便是軍正,掌管軍法,當魏延回軍之后,滿寵便是義陽令,掌管司法,威壓義陽新城里的權貴。

滿寵擔任軍正之后,義陽軍軍紀更加肅然。

沿路休息時,魏延看軍中有些將領對于森嚴的軍紀有所怨言,便再次跟軍中將領重申軍紀:“從武王伐紂以來,有那只軍隊禍害百姓可以得天下,從來沒有一個,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秦朝暴虐兩世而亡,項羽殘暴,眾叛親離。反觀高祖、光武,高祖入關中約法三章,光武更是軍紀嚴明,他們才得了天下。如果有誰不稀罕未來的前途,不想跟著我,不想封侯,不想封妻蔭子,不想光耀門楣,現在就可以走,我絕不攔著,也不難為你。”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樣的話,自然不能對著所有將士說,但卻可以對著軍中骨干將領們說,現在跟隨魏延的那些主要將領都已經心照不宣地接受了魏延的野心,可以說,他們沒有一個對劉漢忠心耿耿的。

將領們鴉雀無聲,過了半晌,作為第二個跟隨魏延的軍中老人,管亥先說道:“俺能體會主公的苦心,俺珍惜跟隨主公的機緣,俺絕不敢違背軍紀。”

其他將領也紛紛表態,他們愿意遵守軍紀。

在魏延的強烈推進下,整肅軍紀的行動得到了有效的貫徹。

自此以后,義陽軍變成了真正軍令如山軍紀嚴明的軍隊。

不過,軍紀并非完全的教條,也有靈活的時候。

鴦悄然問道:“主公,末將時常被派出去偵察敵情,遇到一些農夫見過我們,很可能會泄露軍情,我們殺了他們,算不算濫殺無辜?”

魏延看滿寵不在左右,便道:“如果那些人妨礙到了你們的偵察任務,會讓我方蒙受巨大損失的話,就不要有什么婦人之仁,殺人滅口、毀尸滅跡,但是你們在除掉這些礙事人的時候,一定要做的干凈利索,否則被其他百姓看到,傳言出去,我可保不了你們,對外宣稱你們是殺良,對內是因為你們沒有能力,廢物,連個人都殺不好。但這是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做的事情,如果日后查出你們是故意殺人,你們就會是第二個魏展。總之,我們的名聲只能變好,不能變壞。”

鴦明白魏延的意思:“主公放心。”

受了軍棍之刑兩個時辰后,魏延已經恢復如初,便如正常人那般,其他人不知道,都以為魏延用超強意志客服了疼痛,紛紛議論:“那么重的傷,主公都能坦然承受,面上不露絲毫痛楚,主公真乃神人也!”

他們的感受,有點像演義上重生之后給關羽刮骨療毒的華佗感慨關羽“君侯真天神也”為什么說華佗重生之后給關羽刮骨療毒,曹操的愛子曹沖病危時,曹操一直懊惱不該殺死華佗,使愛子無人可救,曹沖死于西元208年,所以華佗早在西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間了,關羽是在西元219年北伐,華佗至少已死了十幾年。

當魏延大軍到達復陽時,楊奉韓暹趕緊把四處燒殺劫掠的散兵聚攏起來,赫然有三萬多人。

魏延當時有點奇怪:“楊奉韓暹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大半人馬都投降曹操了,所剩殘兵可能還不到一萬,怎么忽然有三萬多人了?”

徐庶笑道:“主公,楊奉韓暹乃白波賊出身,何為白波賊,乃是黃巾軍余部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事,號為白波軍,其實,本就是黃巾賊,既然是黃巾賊,便最是擅長挾裹民眾虛張聲勢。”

郭太起事后,中平六年十月,白波軍挺進到河東,不斷挾裹,隊伍達到十來萬人,董卓令其女婿中郎將牛輔率軍鎮壓,不能獲勝,而就在這個階段,拿斧子的猛男徐晃明珠蒙塵,投靠了楊奉。

初平元年,關東聯軍興起,董卓見聯軍聲勢浩大,又怕白波軍南下渡河切斷其通往關西的去路,就火燒洛陽,遷都長安,后仍派遣李傕等人繼續和白波軍作戰,后郭大戰死,楊奉韓暹等人投降,但是李樂、胡才等人仍然打著白波的旗號。

興平二年,李傕郭汜混戰,楊奉韓暹和李樂胡才等白波帥迎漢獻帝到河東。

建安元年,楊奉、韓暹護送獻帝回到洛陽,曹操派兵西迎天子,董承楊奉等據險迎之,曹軍不能進,后來楊奉韓暹恃功亂政,董承與曹操聯絡,于是曹操親自率軍進洛陽,楊奉韓暹兵敗逃走,南下投靠袁術,途徑義陽三縣,便來劫掠。

對魏延而言,擊敗楊奉韓暹不是難事,難的是全殲。

魏延未來極有可能會跑到淮南跟袁術打上幾戰,自然不愿意楊奉韓暹跑去投奔袁術,就想把他們全殲。

魏延求計于徐庶:“元直,復陽以北一馬平川,若兩軍廝殺,我軍將敵軍擊潰,敵軍四散奔逃,四散為賊,更難收拾,我想全殲楊奉韓暹,計將安出?”

徐庶指著地圖:“主公且看此地,此處兩山夾一谷,山高林密,不如引他們入此谷,我軍若在兩側埋伏,便可甕中捉鱉,楊奉韓暹不可得脫。”

魏延笑問道:“該如何引他們入谷?”

徐庶道:“楊奉韓暹竟然敢在復陽燒殺搶掠,必然是不知主公威名,不知主公已然擊敗了夏侯淵、曹洪等人,如此這般,我軍便可行詐敗誘敵之計。”

魏延對這個詐敗誘敵太過熟悉了,演義上的他,總是被諸葛亮指派去詐敗,詐敗擒鄂煥,兩次詐敗捉祝融,連續詐敗十五陣誘得兀突骨入葫蘆谷,詐敗誘姜維入冀城,詐敗斬王雙,兩次詐敗誘張合奔劍閣,出隴上魏延扮諸葛妝神詐敗誘魏兵,詐敗誘司馬懿入上方谷,絕對是演義上的詐敗之王。

作為詐敗之王,魏延懷疑,他天生有種不管名聲有多響亮但敵人都可以完全無視愣是把他當成廢柴追趕的氣質,所以,他決定,自己去詐敗誘敵。

不過,這個計策有個疏漏的地方,徐晃!

徐晃現在正在楊奉帳下,還被楊奉器重,他不但勇猛,而且善于用兵,心思縝密,冷靜,這個詐敗誘敵的計策能夠瞞得住楊奉韓暹,未必能瞞得過徐晃。

該如何是好?

魏延現在就想派滿寵去勸降徐晃,但想想,徐晃在楊奉軍中,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自己的聲望還遠不如曹操,同樣是滿寵勸說,徐晃經過短暫思索就選擇投降曹操,可未必就愿意投降自己。

所以,魏延決定,先見徐晃一面,見了以后,再決定是否派滿寵。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