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七十五章 各懷目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 各懷目的

第七十五章 各懷目的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22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


司空見慣的年輕人斗毆事件兩天后,茶館被封閉起來,早早地就掛上了歇業的牌子。

有人一早給了掌柜一筆錢,說是包下茶館一日。錢給的大方,茶館掌柜又是個市井之中察言觀色的人物,便知道今日來的人非同小可,連忙叫人收拾。

這茶館就在原本的展銷會街市附近,又是個三層的閣樓,正是居高臨下的地方,可以看到附近全貌。

上午時候,鐘鼓樓的鐘聲敲了九下之后,一群人涌入茶館,外面還有幾個人守著。

三層閣樓上也沒要茶水,只是打開了窗子,十幾個人站在那里說些什么茶館掌柜也聽不到,但卻在人群中看到了工部的一位大人物,還有一個是許多年前掌柜見過一面之后也多有耳聞的陳健。

幾個人拿著望遠鏡在那看了一會,又有人拿出一張用熱氣球繪制的圖,這群人中還真有幾個陳健認識的熟人。

“陳先生,但凡樓閣莊園,總要有個名稱,或是有個主題,才有味道。這事是你提出來的,你變想個名目。”

陳健敲了敲窗欞上的玻璃,笑道:“我看,這主題就叫‘未來’如何?”

“未來?未來可不止一個,況且現在是此時此刻。有些人的意思是,這展覽會最好可以展示強盛,有些事便好談,能不打就不打,叫其知難而退,不戰而屈人之兵。若以‘未來’為主題,那我們是‘現在’,別人也是‘現在’,若這未來一樣,那些人怕的也是未來的我們,而非現在的我們,歸根結底怕的是未來,而不是我們。”

陳健聳肩道:“一樣。讓他們知道我們離未來更近一些,就夠了。”

“就算是這樣,有人的意見是……是不是建的恢弘一點,就像是競技大會的場地一樣,其中也展覽一些咱們的史詩文化之類的東西?”

“這個不在我們的計劃之內,你們愿意加就加。盜墓賊挖墳,為的是變現成現實的錢,有幾個是仰慕古人之物的雅賊?現實強了,自有人自發自覺來仰慕史詩文化;現實弱了,只會來些盜墓賊樣的人物。當然了,一些彰顯建筑水準的東西,我是大力支持的,但是弄些比如咱們才能懂的字畫之類,暫時倒是不必,今后有的是機會。”

扭頭于一旁的數年前和他有過接觸、一起在閩郡照過相片的原工部員外郎說道:“我的意思就是這個‘未來’為主題的展覽館,交給我們。整體是否搭配之類的事,不必太在意。我估計,也用不了多大的地方,我計劃的展覽這個街市就夠了。”

“你們準備怎么弄?”

“這個還在研究,做起來其實挺快的,三五年時間,怎么也竣工了。先夯好地基再說吧。”

“旁邊的民居怎么弄?”

“這里大部分都是市民,和閩城一樣,弄成三五層的那種磚和水泥樓,省地方,能騰出來不少。也可以選擇外包出去,如今這礦產、冶金和基建投資公司的籌備委員會也準備的差不多了,閩城那邊也有不少專門干這一行的,調來一批,做起來不成問題。工錢什么的付給就行,木料磚石水泥什么的,我們不管。”

指著遠處的那些貧民小屋,陳健又道:“但凡有點家產的,是不會去住樓房的。對這些貧民而言,住在哪里都是一樣,受影響的無非是那些商鋪,這個給他們一樓就是。具體怎么弄,公司這邊會研究的,閩城那樣的房子蓋了不少了,包括畜力的水塔、陶管、水渠、消毒粉、廁所之類的東西,都有經驗。”

原工部員外郎點頭道:“閩城的那些樓房我見過,狹小不堪,但若是能夠配上你說的這些東西,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木料用的也不少,你們真要做最好早些準備。”

“這次可能少用木料了。我們黨產的石油作坊和閩郡的焦炭作坊有各種各樣的黑油,就像閩城這些年嘗試的用竹筋涂油加水泥做隔板,就不用木框架了,具體行不行還得回去試試。”

竹筋加水泥,雖然有些瘋狂,可也并非不行,而且可以大大地節省木料,也能讓樓房的空間比起木框架結構更為寬敞一些。

隨著經濟變革的進行,都城的人口會越來越多的,住房問題也很快會成為問題。

一方面工廠手工業在發展,農村的土地兼并也正在進行,會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不管怎么說,作為都城,各種救濟慈善也比較多,出于善心還是出于穩定,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一旦動力變革完成,那些非手工業工廠的動力機械紡織廠、面粉廠、繅絲廠之類也會從河谷地區遷回到運輸成本更低、雇工更為方便、方便快速銷售完成資本流動的城市。

陳健估計用不了多久,尤其是在有計劃性指導和不計成本投入且有目的性投入的情況下,這個周期比起靠經濟反饋需求的自然發展要快得多。

卡在其中的關鍵問題就是水力或是畜力鏜床,這個問題解決掉,不管是氣缸、大炮都可以有一個快速地飛躍。就算初始只有三五馬力,那也足以帶來一場恐怖的經濟變革,而且這種生產關系的變革已經開始,就像是嬰兒床已然就緒,就等著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完美適應。

這邊印度公司的那些人看到了閩城的土地價格,也想要及早準備分一杯羹,雖然閩城的情況和這里不同,但他們并沒有覺察到這種不同。

閩城在期貨交易所、航海保險、銀行等附近的土地急速上漲的原因未必是和這里將來的上漲是同一原因,但這也是互相促進的。

假使都城的銀行、印度公司、交易所等新興的建筑群能夠借助這次大規模的改建在附近扎根,這里的地價就算動力革命暫時沒有完成也會上漲。

這附近內河、有最早的一條水泥路和新型的硬路面,位置也不偏僻,很適合將來的上漲。

把更多的資本和舊時代的家族拉下水,參與到新時代的盈利之中,也可以更快地變革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另外也真的是為了這些變革陣痛之中的失業者和流入城市者找一條生路,同時也方便今后組織活動。

一個大國,人口眾多,技術革命剛剛開始,世界市場還未廣闊,搞小國可以搞的那種完全自由放任、逼人“勤快”等,就是死路一條,必然會被逼到輪回循環的小農路上。

萬把人可以輕易震壓,可以移民海外泄壓。幾十萬人、百萬人,就現在統治階層的組織力,那就是天翻地覆,封建小農和手工業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反動思想很快會成為主流。

都城只要再安穩個十年八年的,別太早出現問題以致都城的守舊集團和保守集團合力,借用自耕農、手工業行會受益者和底層的力量撲殺新利益集團和資本集團。

閩郡那邊的利益集團長大變得尾大不掉之后再出事那是最好的,最關鍵的這幾年一定要盡可能地平穩過度,給閩郡那些人積蓄力量的時間,也給思想一個傳播期。

想讓人投資、想讓轉型的利益權利集團投錢給那些城市流民一條生路,就只能告訴他們這樣做是有利可圖的,為了這個目標可以誘惑也可以誘騙,甚至可以用彰顯國威之類的理由,盡可能拉攏不同想法、不同思想的人多投錢。

工程越大,各種產業的發展就越快,所能容納的城市流民也就越多,都城附近的商品化過程也就更容易潤物細無聲地發展。

為此,陳健避開了原工部員外郎談到的竹筋水泥問題,問旁邊一人道:“‘未來’主題的展館,我們來負責,你們這邊也最好準備準備。一句話,能賣出去的東西,能展覽出來。棉布、絲綢、茶葉、手工業品、黃銅、炸藥、槍炮、鎧甲、硝石、藥材、酒、鐘表、玻璃、瓷器、油……凡是能想到的、可以賣錢的,都挑最好的展出來。都城工匠云集、老手藝眾多;閩郡奇怪的東西不少,只要在這里展覽出去,將來運出去都是大筆的真金白銀。”

“貨比三家,趁著這個機會可以知道哪些東西暢銷,哪些東西不暢銷。咱們和西班牙還不一樣,西班牙在南邊,就算破爛兒也能強制當地人買,咱們還沒有這樣的地方,所以還是要看自己本事了。”

南洋公司的一人道:“這也是我們準備認捐一筆錢的原因。雖然還得董事會同意,但是在都城這邊的意見是一致的,陳先生再寫一封信,應該不成問題。公司的意思是這邊的一些貨物也能賣出去,這幾年還在造船,當然是能賣出的東西越多越好。西班牙那邊我們真是比不了,只能看著眼饞。”

其實還有一個更為隱藏的原因,南洋公司正在嘗試著把觸角伸向非洲,一些象牙、寶石之類的奢侈品在閩郡的銷路肯定是不如都城的,如果能夠在都城站穩腳跟,同時拉攏都城的一些有意向投資的家族,那是最好不過的。

所謂眼饞西班牙殖民地,也只是說說而已。如今南洋公司還不足以影響整個都城的格局,真要是有那么一塊地方,恐怕也輪不到他們,舊權利自會分配給圈子內的家族。擼起袖子和舊權利干了,如今還差點火候,那要是干完了且勝了,自又不同,到時候可就不是說說而已了。

至于如今還沒有做成一單生意的新成立的印度公司,對于這場展覽會的熱情不高不低,而且有些利益交換的因素這其中。

想要運回香料只能在望北城交易,至少此時必須這樣,去荷蘭控制的島嶼海圖并不明確,風險太大。而且墨黨在望北城已經經營數年,又有明帝國的海商加盟、牽扯到明帝國一些地主和手工業者的利益,撕破臉分分鐘組建一支以望北城為基地的海盜集團,那都是顯而易見的。

加上印度公司的壟斷范圍名義上又是不過馬六甲。真要是惹急了,望北城一卡、都城再成立一個馬六甲到這邊的壟斷公司,印度公司就會苦不堪言。

陳健是什么樣的人他們很清楚,有些時候很可能不擇手段,本身又去過東邊的東海諸島,在那里也有些名氣。到時候東海諸島和墨黨達成一些默契,都不需要真正留下什么字據契約之類,印度公司的日子會更難過。

既是有求于陳健,又是覺得地產上有利可圖,還能利用家族的關系獲得原材料的專營權,加上一些戰后還沒死的老家伙覺得這倒是一個彰顯盛世的機會,認捐一部分錢也不是問題。

香料問題陳健也明白墨黨獨吞容易招人恨,還不如和這個印度公司合作,排擠其余人,也算是互相利用。

吃獨食那是必死無疑的,不吃獨食香料也賺不了幾年錢,望北城那邊趁機積累點資本,該怎么辦還怎么辦,別把主業放在香料上就行。順帶分走香料利潤還能逼著印度公司務點正業,別特么的不去印度去印尼。

這些家族操控的議事會基本上可以通過決定,但在通過之前很多人就已經察覺到了其中賺錢的機會,坑戶部的錢這些人向來積極。

如今名義上還不確定,但這些人能和陳健一起來這里,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幕后各種專營、壟斷、囤積、提價的事早已開始。

秋風未動蟬先覺,這里是都城,不是閩郡,陳健沒資格做這秋蟬,分不到幾杯金銀的湯水,只能讓更多的人直觀地看到一張未來的大餅、更多地人直觀地感受到時代要變。

于他而言,說到底還是賺了。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