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一百二十六章 本初子午線(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本初子午線(上)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本初子午線(上)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2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第一百二十六章本初子午線()

簡單粗暴的辦法,往往不是最好的辦法。

太過冷血,而且造成的后果也很復雜。

泡沫碎裂不僅僅帶來了很多人破產、血本無歸、身家如洗,更有酒肆、茶館、花匠難以謀生,以及一些雇工因為作坊主沒錢暫時無法生活,加之日用品、低端奢侈品的購買力萎縮等等問題。

陳健從這里挖了第一桶金,也通過這件事樹立起一種投資的風潮。

人類在記性的問題并沒有資格嘲笑金魚,即便這泡沫碎裂,相信用不了多久類似的股票、期貨、風投之類的東西又會火熱起來。

戳碎這個泡沫,既是為了讓閩城亂一陣,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從這里脫身,把錢用于別的地方。

隨著運河的修通和航路的開啟,想必泡沫碎裂造成的后遺癥也會消散,到時候大量的金錢會涌入一些實業或是別的什么事。

而且新的投資不是虛無縹緲的蘭花,而是換了一種東西。蘭花碎了,可是期貨交易、金錢投資之類的方式已經穩固。簡單完善的交易制度和集資手段,并不會隨著泡沫的碎裂而消失。

陳健不是官員,也自然不用為閩城的亂局操心——一個資本家的理想世界,是有利可圖的地方,政府不要與民爭利,而那些濟貧、鎮壓、維穩之類的爛攤子政府一定要負責。

為了給這亂局再添一把火,為了讓郡里的官員早點下決定,陳健又幫了個小忙。

大年初三,年味還沒散去,閩城城謠言又起。

據說郡里已經決定,將蘭花交易視為不合理,要全部收回之前的交易,按照印花稅的清單回溯到最開始。

要求所有從賺到錢的人立刻退回,由郡里強制回溯交易。

這是一個明顯到不能再明顯的謠言,現在的控制力和組織力,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謠言總是傳播的很快,所有那些不是最后一個接手的幸運兒們被這謠言嚇到了,這切實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于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堵大門行動在年后第一旬開啟,高呼著交易自由、財產權利之類的話。

郡里氣的半死,這個提議倒是有人提出過,但是只要腦子沒壞知道根本不可能實行,卷入的人太多了。

法責不責眾先不說,問題是這些人根本沒有違法,獲得了利益之后誰也不肯吐出來,這時候的謠言簡直是火澆油。

四起的謠言,幾家破產幾家絕望,也有不少一無所有的雇工去了南安修路挖河,暫時維持生計——判決處理需要很長時間,他們可等不起。

原本客流滿座的酒肆茶館,生意日漸蕭條,尤其是幾家專門為了蘭花交易新開的酒肆茶館,更是一夜之間沒了多少客流,只能慘淡售賣。

還有一些小作坊的作坊主為了償還,也售賣掉自己的作坊。之前全部的期貨交易必須如期兌現的強制法令下,沒有了轉圜的余地……

混亂之下,似乎閩城的很多東西都變得無人問津,大量重新分配的金錢慎之又慎,暫時不敢投資干別的。

而陳健又拋出自己的海運風險投資可能要繼續募集的謠言或是準備出售玻璃作坊、制鏡作坊和坩堝鋼作坊一部分股份的謠言,讓一些資金持有者握緊了錢袋子,沒有選擇把錢變為那些宅院房屋或是小作坊。

趁著這個機會,陳健買了很多沿海或是在期貨交易所附近的房屋地產,用出錢幫忙的形式實際控制了幾家紡織作坊,平穩地維持下去,經營權名義還在原來的主人手。

這次購買,陳健用了一部分募集到的現金。反正這些用以海運風險投資的現金很大一部分要購買自己家作坊的玻璃、硫酸、鏡子、鋼錠和一些手工機械,正好可以提前拿來使用,這屬于挪用,但是現在的規范并不嚴密,眾人信任他也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閩城的亂局還在持續,但剩下的一切都暫時和陳健無關了,他要準備該準備的很多事。

馬到了第一屆制堿廠基金科學會議的時間,他要接待這些人。還要為遠航到齊國訓練水手測繪地圖做準備,以及通過合法途徑買十幾門大炮,培養一批遠航水手。

要去齊國進行貿易,是個很麻煩的事。

或者說,并不麻煩,是陳健要自找麻煩。

正常來說,需要等到秋冬季節出發,利用季風,避開颶風期,這樣可以將危險降到最低。

另外前往齊國貿易也是有專門的路線的。

沒有經度只有緯度概念的航海,大部分情況還是依靠前人的經驗和走過的航線,這不可能用最簡單的直線到達的辦法。

要么從閩城開到大河入海口,繼續向北繞過都城,從一個半島再向東航行大約六七天,會看到一座大島,再從大島轉向南……

要么是從閩城先向南,經過一片群島,在從那里折向北再向東……

最精確的說法是這樣的:經過閩城向東偏南十三度航行大約四天,向下扔出測深繩,如果海水深度大約在三十步左右,繼續向東;如果海水深度在一百步且不能見底,則向北;如果看到水色發淺則向南……

可以看到用詞除了大約,是估計,都是些應該可能這樣的說法。基本這是時代之下的水平最高的水定位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航路,大體都是因為一艘船被風暴吹的不知所蹤,結果僥幸又回到了大陸,而僥幸活下來的水手會將自己這一路的見聞、里程、水、動物等特征概括出來。

具體還需要大量有經驗的老船員,通過前人的經驗,靠一些簡單的水知識估測自己大約在哪。

如潮汐經過海島后會打亂原本的潮汐形態、淡水河入海口附近的海水顏色不同、深海淺海的藍色程度、礁石區的一些特征、河口泥沙、海底深度等等。

海潮、風向、洋流、風暴多發期等等這些,都是不知道多少條人命堆出來的經驗。

所以陳健請了一些識斷字的化人,用錢雇傭他們的業余時間,分析那些船長、水手等記錄下來的航海日記、見聞錄之類的東西。

找風暴的專門找風暴、找海流的專門找海流……從數以千記的記錄,找出相似的地方。

假如一個人說他在七月份在某地遇到的一場風暴,可能是巧合。

但是假如幾十個人都這么說,那這未必是巧合,根據歸納法大致可以確定七月份這個地方肯定會有一場風暴。

雇來的大量的能夠快速閱讀的人,是干這個的,用人工索引的方法歸納出一些巧合,匯編成一本書,作為近海的字航海指南,代替口頭傳授的經驗。

僅僅靠這種方法,是沒辦法征服深海的,所以陳健決定利用這次機會嘗試著作一次大死。

為了這次作死,他需要很多人的幫助,因而在離開都城之前他請了很多人幫忙,也邀請了一些并非是學宮圈內的人在開春之后來一趟閩城。

不管是什么名義,那位一直看星星的先生是絕對有資格來的,陳健也早在都城的時候邀請了他,還以天臺和望遠鏡作為誘惑。

老先生姓圓,方圓的圓,字本初。

二月剛到,看星星的本初先生帶著一些弟子還有一些底層的觀星技術官員急不可耐地來到了閩城。

由于陳健的提醒導致弄出的行星運行的半徑和周期,以及學宮算學班白景爍等人按照陳健的體系推出的向心力公式,本初先生基本這半年都在琢磨這其的關系。

本來這位老先生數學水平很高,要不然也不可能由他來推算歷法掌管勘探天。

因為高,所以這問題也更加讓他困擾。

如今都城學宮內關于吸引力的爭論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可是陳健扔下那些東西躲回了閩城,讓很多人心情極為煩躁。

所以這一次的邀請,很多人都很早南下,期待著這一次能夠爭論出一個結果,或是聽到什么新的有意思的問題。

這位本初先生自然也不例外。

陳健帶人去迎接后,本初先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陳健討論一下困擾他多時的問題,然而陳健推脫說還是等大家都到齊了再說。

“本初先生,難不成你忘了天臺和望遠鏡的事?”

“那怎么能忘呢?陳健啊,我看了一輩子的星星,最想知道星星到底是什么。你回用你那望遠鏡讓我看了看月亮,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晰卻也能感覺到面的盆地峽谷高山,讓我一直心癢難搔,又怎么能忘了?只不過另一件事……也很重要。罷了,既然你說等大家來了再談,那等大家來吧。”

“本初先生,先乘馬車去看看天臺的山頭?還等著您來奠基呢,還有正南正北的方向,總要你親自測量。”

“也好。你那更大的望遠鏡做的怎么樣了?”

“還早。需要一些好工匠,再說大的玻璃片磨起來也很麻煩,怎么也要兩三年才能做出能夠看月亮看星星的。這都需要時間不是?”

“是啊,這我知道。是心里著急啊。我是真想知道月亮面到底有什么啊。你說那些太歲、熒惑之類的星星,會不會也有一個月亮?我看了一輩子的星星,可以憑借日歷看看日影能知道這里南北何處,奈何卻對月亮一無所知。”

本初先生嘆了口氣,苦惱道:“本來只是想想,可自從回你讓我用你那個很小的望遠鏡看過月亮之后,這心思怎么也放不下了。再者,還有四五年,那顆彗星又要來了,我還想看看那顆彗星的尾巴到底是什么呢。再錯過了,要等七十四五年,我哪里能活那么久?”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