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酋長到球長第八十七章 國(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酋長到球長 >>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國(九)

第八十七章 國(九)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2日  作者:茅屋秋雨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茅屋秋雨 | 從酋長到球長 
排行榜

總點擊榜

月點擊榜

周點擊榜

最新小說

最近更新

總推薦榜

月推薦榜

周推薦榜

總收藏榜

字數排行

小說分類

玄幻魔法

武俠修真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穿越架空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同人動漫

社會文學

綜合其他


時間:20170211

小說作者:

“農,兩年之內這些人基本都要在土地上耕種,開墾荒地,學會使用農具種植,學會收獲。更新最快”

“到時候,在夏東西兩城內,按照里司制度,每一里分荒地五千畝方圓,這個我到時候會去規劃。”

“三月份墾種時間已經不夠,所以放棄春種,城邑會提供基本的食物以維持一年。在八月份秋種之前,每一里必須要開墾一千畝的土地,這是最低標準,做不到的話要受到懲罰。并不難,不要說已經有牛馬了,就算拿手和鋤頭刨也能刨出來。”

“每一里分牛十二頭,馬兩匹,犁鏵耬車二十套,鋤頭稷鐮等工具一百套。由農吏管轄,這是公產不是私產。牛馬如果無故死亡你們也知道會是什么樣的懲罰。”

“爭取在明年五月份夏收的時候,不但要保證自己足夠吃,還要承擔賦稅。”

說到這,終于有人發聲提問,提問的是個農學班的年輕人,是最早一批前往農莊實習的,如今已經基本掌握了農田耕種的基本知識。

陳健認得,這是石薺的弟弟,是叫石泉,很清秀的一個小伙子。

“姬夏,我想問問,這邊的賦稅怎么征收呢?在榆城的時候,農莊的所有收獲都歸公產,再由公產重新分配,計劃統計司管著一切。這邊也是這樣嗎?”

陳健搖搖頭道:“那時候榆城初建,糧食不能保證,而且很多人并不會耕種,整個山岬島上那么多人等著吃飯,不把糧食全都收歸公產不行。”

“這邊就不必這樣。一里五十戶,固定繳納定量的糧食,剩余的可以自行留下,愿意售賣就售賣。”

“你們作為農吏的,也可以組織這百余戶做些小作坊。從明年開始,一些管制會放開。除了鹽、鐵、銅、酒、武器之類仍舊公產經營外,其余的可以自由買賣。甚至有余力也可以在冬季閑暇時候捕魚、燒貝、做木工、刮硝、燒炭之類都可以。”

“兩年評比一次,誰做的最好讓一里之內最為富庶,誰就可以受到獎勵,也可以提升官等。”

石泉哦了一聲,眾人也都松了口氣,這樣管轄起來要容易得多,而且自己學到的那些東西總是可以用上的。

供銷司收購的東西很多,木炭、魚鰾、蜂蜜、木工這些,都可以集中百余戶的力量來做,一家一戶肯定是干不成,而且最重要的是夏城在嚴格的里司制度管控下,也沒有人可以雇傭去做這些事,只能集中自耕農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做,以將資本和勞力集中起來。

陳健想了一下,又補充道:“除了糧食之外,在你們完成土地開墾之后,在一兩年之內可能還會強制要求種植某種作物,作為賦稅繳納的未必都是麥豆,也可能是麻之類的東西。這是計劃統計司的事,和你們無關,你們只要按要求去做就是。”

眾人又隨意問了些問題,陳健一一解答,還有兩三年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慢慢熟悉,這時候不用太過憂心。

農、學、兵、工四件事中,工是指歸屬國家的大作坊,用不到這些人管,但陳健還是大致說了一下。

等到眾人消化的差不多之后,陳健拋出了軍制改革的計劃。這個軍制改革實際上適合學堂教育并聯在一起的。

確定將夏城設郡,用里司制度約束以半集體協作的方式,那么就可以先按照十五戶抽一的方式組建常備兵,大約是四百人,可以用來維持國家暴力機關的運轉和權威。

這些常備兵不是野戰部隊,只是在過渡期作為暴力工具。

里司中每年也要在農閑時候組織軍事訓練,基本就是訓練戈矛方陣,作為以防萬一需要全民動員的情況。

而真正的主力部隊則分為兩份。

從今年開始,所有十四到十五歲的剛剛成年的年輕人都需要履行成為士兵的義務,服役四年到五年。他們主要是戈矛兵和方陣兵,以及可能的火繩槍兵。這是維持陣線的主力。

而之前的四百脫產黑衣衛和陽關白馬手下的騎兵將要拆散重新組合成三支部隊。

羽林、黑衣、雷火。

抽調一百黑衣衛、一百騎手、外加一些作坊工搭建起羽林孤兒的架子。

羽林孤兒將是夏城今后的正規騎兵,三月份陳健就準備將馬鐙配發下去,組建真正的沖擊騎兵。

這些孤兒從小就要受到嚴苛的馬術訓練,在擁有馬鐙之后對于農耕民族來說騎馬簡單了許多。

羽林孤兒的主要武器短期之內是長矛,用以繞到敵方側翼沖刺,或是沖擊敵人的弓手。

黑衣衛保持不變,作戰方式依舊以戰車沖擊和徒步披甲沖擊為主,訓練嚴苛,個人能力要強,騎術要求不高只需要學會騎馬,必要的時候作為騎馬步兵在戰場機動。

而雷火衛則是新的職業軍隊,主要練習投擲點火手雷、學習火藥知識、在火繩槍出現之前用竹管練習一整套動作,在銅炮出現之前以木頭操練裝填辦法等等。

這一支部隊基本上以完成開蒙教育的年輕人為主,要先熟悉火藥的爆炸聲,習慣戰場的煙霧,為的是一旦新武器出現可以作為教官和炮手。

這三支職業部隊和國人義務部隊構成了夏國將來的軍事構架,可以看出其中巨大的問題:假如火炮和火繩槍沒有成功,夏軍缺乏遠程投射能力。

做一柄雙曲彎弓需要兩三年,訓練一名合格的弓手要五到七年,實在太過可怕。

陳健計劃中,出征的時候暫且以仆從軍、娥衛兩城的盟友作為遠程投射部隊。

作為補充,還需要一支數量龐大的非正規騎兵,用來威脅敵人的投射部隊,或是調動足夠的步兵去守護弓手。

這支非正規騎兵不能是脫產的,因為養不起,而且還需要對馬匹足夠熟悉長期接觸。

所以夏郡三縣中的陽關需要稍微特殊一點。

陽關附近的里司制度依舊執行,和其余縣不同的是分配的牛少而馬多。

為了堤防草原和保證對草原小聚落的拉攏和對大聚落的戰爭,又要保證大量的非正規騎兵,這些騎兵只能從陽關獲得。

陽關有一些草原上逃來的奴隸,他們會騎馬。也有一部分野蠻的依附夏城的職業捕奴氏族,這些年也學會了騎馬,他們這幾年常年跟隨白馬前往草原劫掠,技術日漸嫻熟。

正規的沖擊騎兵只能用新老夏城人或是逃奴作坊工這些已經熟悉了紀律和規矩的人,而非正規的、馬術較好、紀律極差、個人勇武但卻不能正面對抗戈矛方陣和正規騎兵的騎手就得靠陽關那些靠馬耕種的自耕農。

以血稅和馬,來代替正常的賦稅、徭役、挖掘水渠等義務。

所有在陽關縣居住的戶籍人口,每戶擁有一匹檢查合格的戰馬便不用繳納任何賦稅,國家提供一部分武器裝備,剩余自備,在別的縣挖水渠、服徭役的時候,他們要做的就是耕種和農閑時的軍事訓練。

一旦需要,他們可以迅速組織出一批非正規的騎兵,沖陣不行,但是騷擾敵人側翼后方、劫掠草原諸部卻是可以的。

這種軍制的變革,可以預見三年之內夏城的戰斗力是下降的。

基干力量拆散、新的義務兵員剛剛接受訓練。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還是需要動員那些本來勞作的人群,這也是陳健靠妥協贏來三年時間休養生息的原因。

依著龐大嚇人的人口基數和之前偷襲獲勝的威望確保其余人看不透夏**力三年內的孱弱。三年后第一批義務兵員已經訓練完畢,后續力量源源補充,就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勞動生產了。

和軍制改革一體的就是教育改革。

三年內要勒緊褲腰帶、使勁吸血保證未成年的開蒙教育,讓學堂逐漸正規化。

十四歲之前,未成年必須完成開蒙教育:除了認字、算數之外,還需要從小就訓練隊列、紀律、聽哨子、握矛之類。

開蒙之后有三條路可走。

建立太學。特別優秀的,可以稱唿陳健為先生,建立專門的學堂學習一些更為深刻復雜的知識。

建立司學。稍微差一些的,作為專科學生,農、兵、醫等,不需要知其所以然,只需要知其然,成為專門的技術官僚,再通過考核成為正式官吏或是選擇其中優秀的繼續學習。

只是完成了開蒙教育的,直接服役成為士兵。服役結束后由計劃統計司按照功勛爵等安排是做工還是去里司成為農人,或是成為職業士兵,或是基層軍官。

而絕大多數的基層軍官由軍事班的年輕人構成,城邑的人口不算太多,監察到位管理成本也不高,可以保證順利實行。

遏制軍事貴族的血統傳承,盡可能在統一之前保證上升通道不被堵塞,將如何作戰變為課本上的知識而非是家族之前的不傳之秘。

這些問題會隨著紙張的出現和印刷術的研究變得更為容易。

里司之上的各種指導農時、征收賦稅、強制學習、訓練士兵、教授兒童等等基層官吏,在夏城至少需要二百到三百人,這是最低限度。

之前幾年的學堂教育可以保證最基本的需求,再等兩年等到最多的一批學堂孩子學成、紙張使用后,在人才體系上就可以松口氣。(未完待續……)

剛更新的小說: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從酋長到球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