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

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6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類別: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書名:

“你會怪我嗎?”

放下手中的碗筷,看著面前的九弟,曾國藩不知道自己為何問出這句話來。或許是因為看九弟時的感觸吧。

此時的九弟相比于數月前,根本就是天地之別,現在他的頭發幾乎剃光,身上穿著一件黑呢軍裝,曾經作為曾國藩左膀右臂的他現在是漢軍的少校,于兵部當差。

曾幾何時,在江西,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現在,他于漢軍之中,雖說身為少校,但卻不得不像紀澤一樣,在那里學著算術,按他的說法是每個軍官都必須要學會算術。因為將來考陸軍大學,算術是必考課。

而在少校……于漢軍之中,只不過是一營之長罷了!

“怪你?”

抬起頭,放下手中的酒杯,曾國荃甚至不知道為何大哥會說出這句話,迎著大哥的目光,好一會他才搖搖頭。

“大哥,來到了南京,小弟,方才知道什么是夜郎自大,才知道什么是井底之蛙!”

曾國荃又自嘲的說道。

“當初大哥千方百計持以隱忍,小弟甚至還不知大哥為何如此,可到了南京,接觸了漢軍,小弟方才知道,隱忍的不是大哥!”

是的,不是大哥,是皇上!

“當年實際上皇上只要愿意,至多只需要一個旅,就足以橫掃江西,縱是小弟領十萬精銳,亦難擋其手。”

幾個月前,來南京時曾國荃的心底多少有些不甘,就這么輕易的歸順了漢公,未免也太過輕易了,他甚至惱過大哥如此的絕然,非但說降便降,而且還自剪羽翼的裁掉了兵勇。那時候他不能理解,但是現在,他反倒是慶幸大哥的決定是那么的明智。

“大哥,如果小弟所想不差的話,大哥恐怕如當初小弟一般,心存不甘吧!”

九弟的話讓曾國藩只是默默地端起酒杯,喝了口酒。

如果有一線希望的話,曾國藩絕不會降漢的,甚至可以說他降漢本身就帶著不情愿的味道,何止是不情愿,對他來說,降漢意味著“忠臣不事二主”的信仰毀于一旦。這對他來說,不能不是一個打擊。

而作為他的弟弟,曾國荃又豈會不知大哥的心思。

“大哥,如果當初大哥沒有歸順朝廷的話,那么現在,朝廷必發以重兵,平定江西,到那時,且不說江西全省生靈涂炭,就是那些兵勇,恐怕也沒有幾人善了。皇上仁義眾所皆知,可是,仁不大法,皇上是不會濫殺兵勇,但若是如對待教匪一般,將其流放至非洲,到那時,豈不是誤人誤已!”

身在兵部之中,曾國荃自然知道一些府中之事,對于“教匪”的安置,看似仁義,未濫殺一人,可將其與家人流放至數萬里之外,又豈是“仁義之舉”?

當然不是,但是朝廷需要用那些“教匪”充實海外殖民地,那殖民地之大相當于幾個中國,恐怕對于皇上來說,他更愿意進攻江西,一來可以練兵,至于二嘛,則可以充實殖民地,如此一舉兩得之事,對于朝廷來說是好事。

而大哥的歸順卻讓江西免于兵火,令數萬兵勇得以安然返鄉。至于曾家,曾家同樣也保住了,如若大哥沒有歸順,現在對于曾家數百口人來說,要么是死于亂兵,要么就是被流放至數萬里外的非洲,與野人為伴。

可以說,現在的這個結果對曾家來說,是最好的!

曾家保住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就連大哥,現在同樣也已經位極人臣。至于自己,將來只要有機會統兵,必然也可以光宗耀祖。可以說,皇上對曾家確實不薄。

“大哥,同治對大哥有知遇之恩不假,但同治,畢竟是滿人,大哥是漢人,我們曾家是漢人!漢人之臣理當忠于漢人之君!再則……”

看著大哥,曾國荃用沉穩的語氣說道。

“皇上待我們曾家可不薄!”

九弟的一句話,讓曾國藩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恐怕是誤會自己了。

或許歸順漢家朝廷,并不是心甘情愿的選擇,但是曾國藩卻很清楚。這是對曾家最好的選擇,若非如此,自己當初又豈會那般的絕然?

“九弟,你見過皇上,皇上……”

看著九弟,曾國藩突然問道。

“以你看來皇上到底是何樣之君?”

“皇之圣明……”

思索片刻,曾國荃說道。

“縱是秦皇漢武亦無法與之相比,以小弟觀來,皇上確實是我漢人數百年未見之明君,中華朝能得皇上,實是得天之幸……”

最后曾國荃又特意說道。

“大哥,明天你不是要進宮嗎?到時候,大哥自然能見到皇上。”

收到,明天自己就要進宮去參見皇上,到時候,自然可以見上一見這位曾讓自己灰溜溜逃出湖南的皇上,可以看到這位僅僅只用數年時間便起于草莽之中,重挽漢家山河的皇上。

第二天一大早,曾國藩便早早的乘馬車趕到了皇宮,在中華牌坊前下了馬車,然后他便步行通過牌坊,盡管在牌坊前沒有“下馬石”,但這是規矩,有些規矩,即便是未“立”,那也是規矩。

在曾國藩剛過牌坊的時候,便看到一個人大步朝著自己走了過來,是郭嵩燾!

當初他離開了自己投奔了皇上,其這份眼光遠非自己所能相比,數年不見,相比過去郭嵩燾似乎更顯得神采煥發了,現在的他是文部尚書,也可以說是位極人臣,甚至在許多人看來,其可謂是深得皇上的信任,于外洋考察數年歸國后,立即委以重任,友人的神采煥發對照著自己日益衰瘦的身體,曾國藩更覺得昔日的幕僚,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向他壓來。他笑著打招呼:

“云仙,近來可好?”

“未曾想滌生居然這么快便到了南京,若是早知如此,小弟于碼頭迎接滌生兄,小弟未能前往迎接,還請兄切勿怪罪……”

郭嵩燾仍然是已往一樣的謙恭,而且態度也是極為誠懇的。

“云仙,看你客氣的,接到皇命之后,兄那里敢有絲毫停留,立即乘船趕到南京……”

曾國藩目視郭嵩燾,就在他說話的時候,只見又有一些湘籍的官員紛紛和他打著招呼,而身為左相的張亮基,更是親自迎接他,這倒是讓他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不過他卻不敢得意,而是變得更加謹慎。

新朝新制,不單單只是在官制上的變化,即便是在做皇宮之中也有著它的變化,這皇宮就是曾經的“偽天王府”,在漢軍克復南京后,天王府內有女官近三千人,漢王對于這些劫掠來的女官態度非常簡單——發其路費,送其回家,不愿回家者可于府中暫時留用,有上千名女官留了下來。

而她們的身份從王府的女官變成了現在宮中的女官,和宮女一樣,侍奉皇家之人,不過相比于北邊的紫禁城中,這里并沒有太監。據說,這是出自于皇上的意思,啊,皇上的意思說,滿人入關后,只在滿人中選秀女,卻在漢人中收以太監,以此殘害國人,此等慘無人道之事非人君所為,于是便下旨廢除了太監。

如此一來,這宮中也就只有了宮廷女官,這些女官穿著漢式衣裳,她們大都留著中分無劉海的長直發,側邊與頭頂發絲在腦后盤簡約發髻,稍微點綴幾個發簪,其余長發披散在身后,在中間位置扎一下垂在背后。

因為皇上注重對不符合漢家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采用和恢復了唐宋以及明時的制度和習俗。在這宮中自然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曾國藩才會顯得有些緊張,生怕自己有什么失禮之處,畢竟,即便是身為漢人他對于漢禮,也不是那么了解,雖說知道,中華朝的禮制看似恢復了許多,但實則卻又能加以簡化,就像除大典場合外,一率廢除跪禮一般。

走在前面的女官步伐不大,走動間那儒裙長袖顯得極為飄逸,而曾國藩則垂首向前,他的眼睛盯著腳前兩尺左右的位置,數分鐘后,在走廊間,女官停住了腳步。然后他的耳中傳來了女官的溫綿的吳濃軟語。

“陛下,曾國藩覲見!”

正在看著張森提供的從北邊發回情報的朱宜鋒,聽曾國藩來了,他先是一愣,隨后才想到,昨天他就到了南京,然后即往宮里遞了折子,自己才會今天見他。

對于這個在中國近代名聲極高的名臣,朱宜鋒倒是頗感興趣,當初曾國藩歸順時,自己還曾猶豫過,畢竟這并不符合他在歷史上的所為,但同時又長松了一口氣,如此一來,自己到也不需要非殺他不可。

在其歸順之后,朱宜鋒一直在觀察著他,觀察著他在江西的所作所為。之前的舊事可以不加計較,但是在他歸順之后,必須要加以考察,還讓人滿意的是,曾國藩一如歷史上一般——自剪羽翼,甚至都沒有等到自己主動提出,他便開始著手遣散團勇,再加上其把兄弟、兒子派往南京為質,這個人啊……果然是個忠臣!

心里這般想著,朱宜鋒輕聲喝道。

“宣!”

今天起恢復兩更!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