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

第445章 北上(第一更)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5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從地圖上看去,漢粵鐵路就像是一條從橫穿中國中部貫通中部與廣東的一條鋼鐵動脈一般,橫臥在中國的大地上,這條鐵路的一端為武昌,一端為廣州,一端與長江的內河運輸聯為一體,而另一端則與海運聯成一體。無彈窗

“海鐵聯運”與“河鐵聯運”就這么出現于中國,并迅速改變著沿線的面貌以及城市的命運,一座座城市因為鐵路的筑通而開始走向繁榮。甚至就連同南嶺那樣的荒蠻山野亦出現了現代文明的痕跡——電燈隨著鐵路進入南嶺。

得益于這條鐵路的出現,使得湖南中南部的生絲等土貨可以直接運往廣州出口,而印度的棉花從廣州進口,滿足了湖南新興的紗廠需要,鐵路同樣還使得洋紗、土布等各種產品的銷路更為廣泛。

當然對于沿線的人們來說,他們真正感受到的恐怕還是鐵路“日行千里”的便捷。列車轟鳴著在鐵軌上疾馳而過,在列車駛過最為險要的南嶺段后,速度立即從每小時不到二十公里增加至三十公里。

“咣、咣……”

車廂里的聲響,并沒有阻止人們用好奇的眼光看著車外,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這噴吐著煙霧的火車足以讓人們感受到現代科學的沖擊,鐵路、蒸氣機車給保守的民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同樣也讓他們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粵漢鐵路的軌距是1890公厘,這是目前最好的軌距標準,相比于布魯內爾在西部大鐵路采用的2134公厘的寬軌,雖說在穩定性上稍遜于它,但是畢竟中國的地形復雜,尤其是西南等地,就像粵漢鐵路從湘南到粵北得過南嶺,那里根本就是峰連峰,水連水,要通路得打串串隧道,要架座座大橋。盡管經過反復測量比較,決定采用金雞嶺坪石線,將原來勘測需建的70多座隧道減為16座,最低越嶺埡口的標高,也比兩洞灣低18.3米,而且地點就在兩洞灣西南僅4公里的廖家灣,可是道路曲度卻在增加,這也是之前在南嶺速度那么大的原因,如果采用2134公厘的超寬軌,估計這條鐵路,至少要再過兩年才能完工,而且成本增加70以上,路線也需要重新規劃,而且在湘、粵兩省邊界南嶺山脈南麓峻嶺峽谷之間,它的速度會更慢……”

在英國學習鐵路工程的習之遠是工部主事習之墨的堂弟,他在英國學習鐵路工程時,曾經于多家鐵路公司實習,自然非常清楚,這條1880公厘鐵路的優點。

“相比于大西部鐵路的2134公厘寬軌,粵漢鐵路采用的1880公厘鐵路,運力、穩定性接近,轉彎半徑更小,相比于英國使用最為廣泛的4英尺8英寸,他的運力增加了一倍,雖說轉彎半徑加快,成本有所增加,但相比于其運力的增加,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值得的,畢竟,英國的4英尺8英寸軌道相比于中國這個大國來說,運力根本不可能滿足要求,你們看這車廂……”

習之遠指著寬敞的車廂,對身邊的朋友們顯擺道。

“車廂的寬度超過4公尺,每節三等車廂里的坐位超過200個,如果是英國窄軌只有乘座120人,真沒想到國內的鐵路公司董事們會有這樣的眼光,這條鐵路未來一百年都不會落后……”

在他講述著這條鐵路的優點,贊揚著粵漢鐵路公司的的董事們人眼光時,突然,旁的餐桌傳來一陣輕笑,那輕笑似乎是有著嘲諷的味道,這笑聲頓時吸引了所有人。見眾人在看著自己,正在享用晚餐的潘世亮笑著用餐布擦了下唇角,然后抱歉道。

“這位朋友所說倒是實話,粵漢鐵路因為采用寬軌,運力相比英式窄軌提高了不下五成,這確實是事實,但是如果說到眼光嘛,小弟卻不贊同!”

和其它人一樣,在潘世亮起身說話的時候,林梁柱、許林遠等人無不是看著他。

“哦?若不是有超過常人的眼光,又豈會修以這樣的寬軌鐵路?”

“不是眼光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懂!”

潘世亮笑著吐出了當初選擇寬軌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第一條鐵路是廣州的西關鐵路,那條鐵路只有幾公里,只用幾個月便修成了。可沒有幾個人知道,那么鐵路所用的機車、鐵軌是從那里來的!”

“是從英國購買的!”

“當然是從英國購買的,不過卻是一位英國商人為某位印度王公準備的,原本準備在印度修建一條示范鐵路,結果因為那位王公去世,其繼續人無意修鐵路,一直閑置于倉庫之中,所以才讓李巡撫拾了個便宜,只用了一萬多英鎊就買下了十幾公里的鐵路和一輛機車,再接著大家就看到了,粵漢鐵路就是在這條鐵路的基礎上延展而成,等到公司的董事們知道了,還有更省錢的鐵路時,這樣的寬軌都已經修了幾百公里,他們既便是后悔也來不及了,所以,真的不是眼光的問題,而是,嗯,陰差陽錯吧……”

對于這條鐵路中的故事,剛剛從國外回來的習之遠等人自然不清楚,聽潘世亮這么一說,心下頓時只有一種感覺“造化弄人”,誰能想到一條未建立的鐵路,最終誤打正著的決定了中國的鐵路軌距。

“這也正是誤打正著吧,現在不僅粵漢鐵路是這個軌距,江北鐵路,還有其它規劃的鐵路,都將采用這個寬軌,機緣巧合也好,誤打正著也罷,反正和眼光,沒有任何聯系,若是有的選的話,沒準,公司的董事們,恨不得用兩英尺的窄軌。”

“真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樣的故事,兄臺對鐵路這么熟悉,莫非于鐵路公司任職,在下習之遠,剛于英國歸國,未請教兄臺?”

面對習之遠伸出的手,潘世亮便自我介紹道

“在下潘世亮,虛長老弟幾歲,確實于鐵路公司就職!”

其實潘世亮并沒有說他不僅于公司任職,同樣還是公司的董事。因為年歲相近的關系,很快,潘世亮便同這些剛剛從海外歸國的年青人們打成了一群,尤其是對習之遠更是表現出了強烈的招攬之心,作為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很清楚,留學英國、學習鐵路工程的習之遠,對公司遠比兩名西洋工程師更為重要——至少他是自己人。

鐵路、冶金、機械、造船、建筑、數學、化學、醫學、法律……當他了解到這些年青人于西洋留學所學時,更是驚訝的睜大眼睛,甚至都不敢相信會有這么多留學生。

“上千人,漢公這幾年居然派了這么多人去國外留學,難怪,難怪……”

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迫于公司對人才的需要,潘世亮才從公司獲得每年10萬元留學專款,以便在未來的六年中,委派400名公司職員往英國、法國留學,學習鐵路管理和鐵路工程、機械等專業。盡管他的“野心勃勃”,但現實卻極為殘酷,在公司內反復挑選,才只選出了不到50個適合派往國外留學的職員。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府中在過去的幾年居然已經派出了上千名留學生。而且今年還會有幾百人被派往歐美留學。

“難怪公司想委派幾個留學生都那么困難!弄了半天,適合留學的都被府里派出去了!”

一直聽著他與那些人說話的王闿運聽其這么一說,立即反駁道。

“玉杰兄所言詫異,府中所辦學校學生每年畢業學豈止數千,若是鐵路公司有意,不妨直接到府下各學堂招聘學生,委派其留學……”

“壬秋,您不知道,府中所學的那些學校里的人是多,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就像漢口鐵路學堂,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被瓜分一空,粵漢鐵路公司總歸是民辦公司,江北鐵路卻是府里自辦的鐵路,再加上其它幾條待建的鐵路,我這次去武昌,就是想再爭取一些名額,我估計最多也就是百人上下,可粵漢鐵路卻有近三千里啊,就這么點人,那里夠用,這不,現在公司里,單是洋員就有六百多人……”

潘世亮頗為無奈的說道,只是他并沒有提及另一點——在粵漢鐵路還有幾百名鐵路學堂的實習生,若是沒有那些實習生,恐怕公司還需要更多的洋員。

“既然如此,那為何公司不自己辦一所學校?”

王闿運看著潘世亮反問道。

“自辦學堂?”

潘世亮看著王闿運驚訝道。

“既然官辦學堂里的學生,優先派往官辦鐵路,那粵漢鐵路公司完全可以自己辦一所學堂,自己招生,如此一來,幾年后,又豈愁無人可派,無人可用?若是覺得幾年時間有些長,完全可以先辦一所預科學堂,專司培養學生,擇其優秀者留洋,學以鐵路、機械。”

王闿運的建議,只讓潘世亮的眼前一亮,他立即猛的拍手說道。

“對、對,壬秋所言極是,所言極是,本就該如此,本就該如此……”

突然潘世亮盯著王闿運,猶豫片刻后,才說道。

“壬秋,我知道你是要辦大事的人,若是,若是壬秋此次南京之行,不盡人意……不知壬秋是否有意任校長一職?”

“啊……”

面對突如其來的邀請,王闿運不由一愣,他詫異的看著潘世亮,一時間居然說不出話來……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對于《》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