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宏圖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鐵血宏圖 >>鐵血宏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

第365章 答卷(第二更)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5日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無語的命運 | 鐵血宏圖 
正文

“臣見過主公!”

不知道是因為天氣寒冷,還是因為過于緊張,以至于郭子明的身體明顯的有些顫抖。

主公。

青年的稱呼讓朱宜鋒不禁一愣,這個稱呼表明他肯定是府中的官員。顯然不會是這所學校里的學生或者教員。

“你是?”

“回稟主公,臣郭子明現任工部營造所都事。”

工部營造所套用后世的名稱來說就是“工部建筑公司”——專司府內官廳以及官辦工廠建筑營造,在武昌城之中有過半的建筑出自于工部營造所,而都事既是營造所的主管。

居然這么年輕!

看起來不過30來歲吧?

感覺到主公投來的目光中的詫異,郭子明連忙解釋道。

“主公,臣自幼便隨先父于滿清樣式房在學習營造技藝,至今已有二十三年!”

學了23年的營造技藝?

“滿清樣式房?”

對于這個名稱朱宜鋒顯得有些陌生。

“回主公,樣式房既是滿清工部樣式房,專門營造宮廷、王府等屋宇,先父曾為樣式房掌案!”

“哦!”

專門營造宮廷、王府,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建筑師”。若是如此,他又怎么到了自己這?

“既然如此,為何你沒有繼承父業,留于樣式房。”

如果有問題讓郭子明的心底一顫,雙目瞬間變得有些微紅,好一會兒方才回答道。。

“回主公,非臣不愿繼承父業,而是樣式房不容臣!”

結果郭子銘便將先父的遭遇一一道出。

“……臣先父暴亡之后,其便接掌樣式房,隨后,臣與家母不得不離開京城,多年來于各地靠營造屋宇為生,兩年前臣聽聞武昌大興土木,便攜家人來到武昌,因緣際會得主事之邀,任營造所都事一職……”

盡管在他的言語中并沒有抱怨絲毫,但是隱隱的朱宜鋒仍然能夠感覺到其父突然“暴亡”背后也許隱藏著什么故事,同樣也沒有想到一個看似簡單的“樣式房”的背后居然有那么多的故事,何止是故事,簡直可比狗血宮斗劇了。

陰謀、背叛等等,看似簡單,實則精彩至極。就像現的府中一般,看似風平浪平,可實際上,現在府中的官員卻分成了楚黨、粵黨以及江黨,鮮明的地域色彩,各有各的核心,各有各的支持者,只差沒有劃定勢力范圍了。

即便是自己作為所謂的漢督,也只能裝作視而不見,畢竟現在府中官員五成出自楚湘,至于出身江蘇與廣東的那兩位左右參軍各自扶持“鄉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權力的平衡,這種平衡反倒有利于自己對督府各部的掌握。

只要他們那種私下的權爭還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那么自己就可以睜之眼閉之眼,可如果像是郭子明所說的那樣,爭權奪利開始以性命做為代價的話,那就不能接受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為上者所需要的只是平衡,千百年來從來都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對于樣式房內的恩怨,朱宜鋒并不想了解,當然也不愿意做任何表示,更不可能介入其中,只是略點下頭。

“這棟大樓是你設計的?”

手指著那棟工部大學堂主樓,朱宜鋒開口問道。

“回主公,這棟大樓是臣的學生提出的,由臣與學生一同設計而出。”

“學生?”

“臣除于工部營造所任職,還是工部大學堂,營造系教習。”

“哦!”

好奇地打量的眼前的這個人,

“你是說你愿意把你們郭家的營造技藝,都教給學校里的學生?”

“回主公,臣自然愿意傾囊相授,若不然成為何要當這教習?再則,家父當年曾言,營造之技,萬不可敝帚自珍,否則必寸步不前,唯有授之于他人,方可集眾家之所長,求營造之技之大成……”

聽著他的這一番話,倒是讓朱宜鋒對他的看法都是大為改觀了,甚至連對那個未曾謀面的郭九,也生出了好感來。

“令尊能這么想……很好,要是我中國的匠人都向令尊一般敞開胸懷,授徒時不是習慣藏一手的話,我中國千百年之種技藝又豈會失散甚多!”

盡管有這種感嘆,但是朱宜鋒并無意干涉那些工匠收徒授徒的行為,對傳統匠人授徒的行為的指責,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并不恰當的,畢竟他們保護的是自己的權益。傳統手工業授徒的方式有其長處,相比于西方,中國的工匠技術傳承最大的不足在于其更多的是憑借數代人經驗的積累,也就有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說法。

不過對于現代工業來說,傳統手工業幾乎沒有太多的意義,現在兵工廠、鐵廠等工廠創辦工徒學校,實際上就是一種授徒的革新——用學校培養現代工人,至于傳統手工業,他們或者會被淘汰,或者或主動或被動的加入變革之中,演變成現代工廠。

“主公所言極是!”

郭子明贊同之余,倒也沒有掩飾其內心真實想法。

“臣之所以將郭家兩百傳承的營造之技一一授出,一來是因為這是家父之愿,二來則是希望能借工部大學堂之人,將我中國營造之技與西洋營造之技一般,化為科學學科,而非憑以經驗……”

當然,實際上郭子銘并沒有說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愿意這么做是為了與京師的“樣式雷”一爭長短,“樣式雷”之所以會成為“樣式雷”,憑得正是其得康熙的重用,由此才有雷家主宰樣式房一百余年,進而視其為雷家禁錮。

而郭子明卻在這武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朝興起的希望,若是自己抓住這一機會,自然可以取代“樣式雷”,進而成為新朝的“樣式郭”,所以他才愿意將郭家家傳一一授出,為的不是其它,而為了憑此影響工部營造所,將來憑著這份師徒,他自然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新朝的“樣式郭”。

對于自幼跟著父親學習營造之技的郭子明來說,他并不是一個木納的匠人,在匠人之外他同樣也是一個官員。他意識到眼下就是一個機會。

心有所思的他接下來刻意奉承著,并慢慢地將話題引回到工部大學堂的主樓。郭家為皇家了一百多年的營造,自然深知對于皇家來說,他們看重的是什么,就像他們看重“樣式雷”什么,他們看重的可不是“樣式雷”會不會拍馬屁,而在于“樣式雷”能不能造出讓他們滿意的宮殿。

“主公,臣覺得像這樣的樓宇,還有再改進的余地……”

郭子明一邊說著他的想法,一邊注意觀察著主公的神情,盡管這座大樓最初是由他的學生提出的,但是學生的建議卻讓他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

作為工部的官員,他自然知道鋼骨混凝土是由主公發明,同樣也因為過去兩年間對鋼骨混凝土的應用,讓他意識到這種全新的營造工藝,給營造帶來的改變。如果說郭家最大的優點是什么,就是從不會排斥外洋的技藝。在當年的“樣式房”中,郭家是最為擅長修建西洋宮殿,最擅長將西洋與中國的風格結合在一起。

而在過去的兩年間,他一直在研究著如何將鋼骨混凝土應用于建筑中,眼前的這座大樓只是一個嘗試。而現在則是把這種嘗試向主公展示的機會,想要抓住這個機會的,郭子銘從畫夾中取出一張圖。。

“……主公看臣構思的這棟建筑基本上屬以歐洲古典建筑風格為主,但是其中融入了多項的我們中國的建筑風格……”

其實對于這種將中工與西式的風格相互結伯合的建筑方式,郭子明并不陌生,圓明園里的西洋樓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種中西合璧,而現在郭子明只是將這種中西合璧應用了新的建筑材料以及西方的現代建筑科學。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

看著圖上的整體造型的渾厚莊重、正門及上方三角形山花的希臘神廟式樣的正面,其加入了許多東方設計元素,雖說看起來結合的仍然有些生硬,但是朱宜鋒卻知道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這個不太好,沒有達到渾然一體的搭配,如果仔細看起來的話,就會發現圖上的塔樓搭配手法還欠著那么點的火候……”

“主公所言極是!”

聽著主公的話,郭子明的眼前頓時一亮,這只是他的嘗試,看起來確實有些凌亂,甚至可以說,有些事不像,但是,他能夠感覺到主公對于這種建筑似乎情有獨鐘。

“這樣……”

沉吟片刻,朱宜鋒對郭子明吩咐道。

“你可以先和那些西洋的建筑師勾通一下,充分研究一下西洋建筑,尤其是官廳建筑,然后仔細考慮一下,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臨了朱宜鋒特意對郭子明說道。

“若是你當真能夠辦好這件事,將來有個“樣式郭”,不是沒有可能。”

沒有理會郭子明的激動,已經感覺到寒意逼人的朱宜鋒便坐上了馬車,離開了工部大學堂,于車廂中,在暖爐的作用下,那身上的些許寒意方才退去,看著車外的冰雪,忍不住暗自輕語道。

“希望到時候他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卷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鐵血宏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