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四十八章 災民返鄉錢糧施,贈醫施藥看人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明仙人 >>大明仙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災民返鄉錢糧施,贈醫施藥看人來

第四十八章 災民返鄉錢糧施,贈醫施藥看人來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1日  作者:隨云仙人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隨云仙人 | 大明仙人 


大災之后,必有大疫。在明代已經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幾乎只要有點見識的都會知道這句話,可偏偏官場之上,少有幾個人會有把這句警言放在心上。

朝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唐代有燒尾之宴,喻意科舉登第,新官上任之后就會燒去魚尾,脫出凡胎,從此化成真龍。宋明之后,更有瓊林之宴,喻義就此登仙,再不是凡塵之人。

魚龍變化之后,還會把河流里的鯉魚門當做同類嗎?云步登仙之后,在看昔日同伴,會不會也如云臺之上觀看螻蟻,高高在上不屑一顧。

反正到了明代之后,士大夫們的眼里就已經沒有了百姓這種東西。所謂的愛民如子,和不與民爭利都是說給皇帝聽得。他們就是民的代表,百姓就是一個隨時可以拿來給君王聽的招牌。

一塊冠冕堂皇,從來不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就被拿來的招牌以及代表權。

無德無恥,偏偏就可以毫無愧色,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現階段的大明少了他們不行,多了還真是禍害。

子夜時分,了塵站在自家的樓臺上觀星望氣。遙見五星分野,歲星隱照東南,似有紅光,預示災禍將起,無可逆轉。而金陵城下陰陽二氣沖突不休,長江南來,水色昏黃,也真是金陵氣運退潮以致中氣不和的氣象。更加之黑氣彌散,金陵已經是在劫難逃。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金陵的士紳要自尋死路,可這滿城百姓何辜?要受著瘟疫之難,刀兵之災?

了塵蔚然長嘆了一聲走下樓來。有的時候,能相天法地,能預知結果并不一定是好事。

知道了又如何?大勢已至,無可逆轉。了塵也沒有這份無私,會為了這一城素不相識的百姓,賠上自己的氣運,修為,乃至性命。

仙道“自私”,一切力所能及就行,千萬不能把自己給賠上了。

第二天,老管家帶著幾個災民中頗有聲望的災民來到了了塵府上,了塵直接讓他們代為傳達,凡是愿意幫忙到碼頭卸船的災民,無論男女老幼,一律發糧百斤,紋銀五兩,讓他們早日散去,不要在留在這個是非之地了。

災民被了塵的話驚呆了,連老管家也被驚得半響沒說話,急忙上前喊了一聲“老爺“。顯然老管家并不贊成了塵敗家的行為。

了塵卻擺了擺手道:“我帶回來這比糧食本為救災,如今時間不多,干脆災民們帶了糧食回家想去吧。洪水應該已經差不多該過了,等他們到家剛好,種上一季秋稻,總歸有條活路”。

“謝謝到老爺,謝謝大老爺,您真是大善人,是位活菩薩。。。”幾個災民千恩萬謝地回去了,到中午的時候,應該就會有大批災民涌向碼頭幫忙卸載糧食。南京兵火將起,多存點糧食總歸可以多救點人。

“老管家,鎮守太監府的藥,你送過去了嗎?“了塵問道。

“送過去了,老爺!”老管家答道。

“那就好,我們家的糧食能不能平安,現在就看鎮守太監譚公公的了啊!”了塵說完,突然問起了老管家道:“老管家,你很久沒有回家了吧?”

“回稟老爺,府中雜事太忙,一時間沒顧得上”老管家老實答道。

“你的家人若有可能,叫他們別再這里呆著了,馬上動身到北方去幾個月,若是無處可去,也可以接來府上住上幾天。南京最近可能不太平,小心為妙啊!”了塵說完又補了一句道:“其他家人也一樣,能離開的都離開,不能離開的都道府上來吧!有不放心家人的,可以請假,府上付給路費,讓他們回趟家!”

老管家聽完,剎那間眼睛都睜園了,一臉驚惶地問道:“老爺,是不是您知道些什么?這金陵能發生些什么大事?”

了塵嘆了口氣道:“老管家沒注意外面那些教民嗎?官府不管不顧,一味逼迫,分明就是官逼民反啊!”

老管家瞬間臉色刷白,連忙對著了塵千恩萬謝之后,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府中要安排,家人要接來,畢竟金陵城高池闊,最是安全不過。若還住在外面的莊子里,刀兵一起,莊子準保成為反賊們的第一個目標。

了塵吩咐完,走到自家的一口水井前面,考慮的片刻之后,便從懷里掏出了一枚玉盒。玉盒打開之后,一顆火紅的丹藥立刻顯露了出來,異香撲鼻,在陽光下閃閃生灰。

了塵靜靜地看了一會這顆丹藥之后,咬著牙齒一掌將丹藥拍成了粉末散進了井水之中。粉塵如水,井水突然間如湯鼎沸。過了好一會兒,井中才慢慢平靜了下來。一股淡淡的幽香飄出,謦人心肺,妙不可言。

了塵想了想,隨即有在進口的石壁上貼上了一張靈符。既防止想起飄出,被人看出端倪,然后引來別人覬覦。也可以保持井中之水,藥性不失,靈氣不散。

到了中午,南京的下關碼頭上來了烏泱泱一大片災民,扶老攜幼地前來幫忙卸糧食。其實卸船是個辛苦活,哪兒是老弱婦孺能干的,了塵本著幫那群為富不仁的家伙們散財的目的,來者不拒,是個人頭都算。擺明了送人便宜。

開工之前,更是準備好了大鍋大鍋的肉湯和饅頭,都可以過來吃。這些都是了塵特意吩咐廚房忙用了塵加了料的那口深井里的井水做的。無論災民們是不是身上已經帶上了病灶,吃了這頓飯之后都不會再有瘟疫指南了。而且船艙里面有的是糧食。明代的湖北可不光只產水稻,小麥也不少,吃多少都不過九牛一毛。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災民們這是在搶碼頭苦力的們的飯吃啊!

其實碼頭上的伙計看似辛苦,卻也收入比一般人強多了。

緣何?

因為碼頭苦力們身強體壯,能打能扛。從來都是偏門中人的必爭之地。沒有幫會靠著,根本就上不了碼頭。凡是要聽行頭的,行頭也要保證苦力們的利益。

這回了塵的糧船到來,苦力們為什么會突然都跑的無影無蹤了?

不就是上面打過招呼了。

雖然碼頭上暫時沒人來接這單生意,但肉在碼頭上,也就在了幫會的鍋里,除了他們,誰敢來賺這份辛苦錢?

可惜的是了塵從來不屑于什么幫會之內的東西,直接找來災民來卸船。

這還得了?

碼頭老板立刻通知了自己的衣食父母——糧商們。糧商這個時候還在準備晾一晾了塵,省的了塵獅子大開口呢!沒想到了塵這么不守規矩,直接用災民來卸載糧食。

糧商和他們幕后的人出離地憤怒了,一聲令下,碼頭幫會里立刻集齊了浩浩蕩蕩的人馬,一個個身懷器械,就向著碼頭涌去。

可大群人馬還沒到達碼頭之上,就讓大隊的官兵將他們圍在了中間。

一個身著箭袖蟒袍的大太監站在了道路中間,滿臉戾氣的大聲道:“咱家原來還不信有人敢打劫朝廷救災的糧食,沒想到還真有人敢不將大明王法放在眼里啊!你們帶著刀槍棍棒,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分明是要造反啊!”

現在的譚公公今天的心情的確不怎么美麗,任憑誰知道有人要害自己,心情當然都好不了。特別是知道是誰,卻又沒憑沒據的時候,連聲都不能聲張的時候。

譚公公前腳挖出了府中的奸細,都來不及審訊,便匆匆趕來為國師大人保駕護航來了。

太監聽起來權力不小,卻終究不過天子家奴而已。如今的大明內廷,有幾個人是一定要全心侍候的,一個便是當今皇帝朱厚照,第二個便是當今太后張太后和小太子,第三個便是了塵了。連皇后都得往后排。

或許了塵不會給你升官加爵,但卻能讓你關鍵時刻卻是能救命的。

不信的話,看看前輩劉瑾,人家那才是真的必死無疑的境地,卻也因為一份善緣,逃出生天。朝廷表面上報了個暴斃,其實誰不知道了塵將人救走了。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劉瑾現在怎么樣了。想來也不會太差。無非不能公開露面而已。皇帝念著一份昔日舊情,也不會真的去追究。

所以,如今宮里誰不想和了塵師徒接個善緣?

任你幫會如何人多勢眾。如何肆意囂張,當面臨國家鐵拳的時候,都只是一只待宰的羔羊。當大軍聚攏,挺起了刀槍火銃的時候,一大群幫眾立刻跪在了地上,瑟瑟發抖。

南京鎮守太監府的突然插手打了金陵城所有士紳們一個措手不及。事變突然,有人慌了手腳,有人偃旗息鼓,更有人當場砸掉了手中的茶杯,臉色瞬間變得猶如冬月寒霜!

一個存心攪局的富商不可怕,只要拉下臉面伸伸手順順便便也就捏死了,但當這個攪局者不但有花不完的錢,還有輕易搬不動的后臺撐腰的時候,也就夠惡心的了。

了塵的動作逼得某些人不得不加快的行動的腳步,事情已無轉圜的余地,退無可退之下,也只能早上梁山了。

城外的草棚區內氣氛詭異,在了塵的資助下,一群群的災民背負著良母加緊離開,卻另一邊卻是更多的災民洶涌而來。不過這次來的可都是青壯,少見婦孺。

金陵城里生病的人也越來越多,若說開始大家還以為天氣炎熱,以至于生病的人有點多的話,但當一家接著一家有人死去的時候,金陵城內的氣氛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若說古代的百姓最怕什么,無疑瘟疫是能排在前三甲的。水旱湯蝗你還有個地方可以逃,對富貴之家也少有影響。可瘟疫卻是無論是貧富貴賤,一體同仁地平等享受著死亡的威脅。

金陵的士紳們首先問道了不詳的味道,一家接著一家地乘著豪華的馬車,前呼后擁,護衛開道地向著城外逃離。

這無疑就是在給金陵制造更大的恐慌。

就在百姓也在準備外逃的時候。金陵城突然下達了封鎖四門的命令,緊急關閉了城門,嚴禁人員流出。

還來不及跑路的士紳貴人們一下子就炸鍋了,一張張大紅帖子被送到了南京所有說得上話的官員家里,卻不知道城門封閉的時候,還有人比他們更急。

瘟疫的蔓延是個一傳十,十傳百的過程。特別是在金陵這樣人口密集的地方,更是不得了。

就在所有人都把“殘毒”的南京鎮守太監罵得狗血淋頭的時候,一家奇怪的藥店突然間開始施藥了。

成藥不要錢,還專治疫癥?

南京城的百姓們開始還嗤之以鼻,因為若說這個世界上那幾種人賺錢最不要臉,那么藥店醫館和棺材鋪都能排在榜單上。特別是南京這個地方,就更是如此了。

不是每一個醫生都是藥王爺爺那般醫德雙馨的,也不是每一個大夫都是當菩薩的!

老百姓將信將疑,但總會有人或是因為好奇,或是因為實在走路無路而去第一個嘗試的。

反正不要錢。

有了開頭的,然后還是免費的。以中國人的尿性,哪怕沒用也會有人蜂擁而至。很快這家新開的藥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人龍。而店鋪之外,了塵正帶著兩個小家伙坐在馬車上,看著長長的隊伍點了點頭,然后便乘著馬車離開了。

如今城外想要回家老老實實過日子的災民都已經離開了,現在趕來的已經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了。也不知道那些官老爺是把北京的皇帝當豬呢,還是絕對有把握讓皇帝乖乖就范。如此明目張膽,官府卻半點應對都沒有,是人都不知道這里面貓膩天大了。

了塵當然救不了所有人,佛有佛緣,道有道緣。該死的救不了,不該死的才有一救的價值。

但什么人該救,什么人不該救,完全就看了塵的心情和他們自己頭上的福緣深淺。

但南京城的達官貴人們,特別是在了塵心中掛了號的那些家伙,比如那位巡撫大人以及給了塵送過帖子,邀請赴宴的官員,還有就是那些米商們無疑都是福緣很淺的。

不管別人信不信,至少了塵信了就行。

于是乎,當第二天,吃過了塵店鋪里施舍的成藥的百姓,無不驚喜地發現自己家人竟然好轉的時候,金陵城內頓時轟動了。求藥的百姓擠滿了整個街道。南京鎮守府不得不派出了大量的兵丁幫忙維持秩序。

“憑什么,那些泥腿子可以施藥,我們就不行。叫你們東家出來,豈有此理!”藥鋪了有人出離地憤怒了。

“贈醫施藥,全憑緣法,貴東家家財萬貫,光這些日子以來,米價高漲,就賺了不知道多少黑心銀子,何必來貪圖這區區兩包藥材?你們東家若真是事有不協,那邊有千金之堂,你們去那里罷!”藥店的伙計是了塵從災民里面找出來的人。其中就有當年了塵救治的一家子。

若說這南京城里誰最恨那幫官紳,無疑就是這些被他們千般無視的災民了。他們來之前,了塵便給了他們一道靈符,只要靈符發熱,就不能施藥。然后按照了塵交代的話來回答就行。

藥店的伙計自然奉行不移,天塌下來了,都是自家恩人老爺的交代。他們哪管對方什么身份!

天災*,一視同仁,了塵就是要讓那幫子老爺們知道,在老天爺和閻王爺的面前,讀不讀圣賢書,有沒有錢,都不會比平民百姓高貴半點。

如果金陵城內不死上許多人度不過災劫的話,讓那些不事生產,高高在上,把百姓當成可以螻蟻的老爺們代替百姓去死,從而完成此劫的話,那無疑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大家元旦快樂,新年新禧,財運昌盛,越長越靚。順便請大家新年打賞點月票哈!(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仙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