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第1253章兵臨沈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3章兵臨沈陽

第1253章兵臨沈陽


更新時間:2017年10月11日  作者:話凄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話凄涼 | 崇禎十七年秋 

作者:話凄涼分類:

沈陽城被朝鮮軍搶城了一片白地,城中的宮殿和所有的建筑,幾乎都被燒毀。

現在城中可以算是百廢待興,一切從零開始。王某人名落孫山,張家玉卻高中進士,他還是很有些能力的。

他到了沈陽之后,先不急修府衙,而是在一片白地中建起了集市,然后派人從江南找來商號,運來大米、鹽鐵、茶、棉布,讓他們換取遼民手中的豆子、山參和毛皮,另沈陽城恢復了生機。

不過集市建好了,衙門和其他的建筑,就簡陋許多,城中的明軍至今還住在帳篷里。

巡撫衙門坐落在滿清的皇宮遺址上,就掛了一塊匾額,其實還比不上一個縣衙,就是個土房子而已。

張家玉領著幾人匆匆回來,便見衙門前不停的有人進出,他走到門口,小吏當即迎接上來,急道,“撫臺,高苑候在院內等候。”

張家玉隨即揮了揮手,直接走進大院,便正好看見謝遷坐在一個石凳上,與幾明將官說話,他看見張家玉進院,連忙起身,拱手急道:“張撫臺,您可算來了。蒙古人順著遼河南下,三司的官員趕快避一避吧!”

“蒙古人還敢進犯我大明?”張家玉有些意外,“來了多少人,現在到哪兒呢?”

“我也沒想到他們這么大的膽子,我朝大軍未去掃滅他們,他們居然來進攻我們了,真是膽大包天。”謝遷道。

他頓了下,接著說道,“不過軍情不會有假,北面監視科爾沁的慶云堡、正西堡已經被蒙古人攻下,并且洗劫一空,他們現在正朝沈陽而來,大概有四萬多人。”

四萬大軍,這讓張佳玉有些心驚,身邊的不少官員,紛紛有些驚慌起來。

謝遷當初在朝鮮損失了大半兵力,因為他是魯王派系,所以人馬一直沒有補充,只有不到萬人。

雖說明朝光復北方之后,準備重新招募北兵訓練,補充他的軍隊,但是時間尚短,還沒有實行。

眼下他一萬人,沈陽只有四千人,其他以局為單位,分布在北線、遼西走廊、還有朝鮮邊境。

他雖然不怕蒙古人,但萬一守不住,他容易突圍,可是有群文官在,他顧忌就多了,所以他希望張家玉等人趁著蒙古人未至,先撤回關內。

謝遷接著道,“從距離來看,蒙古人順著結冰的遼河而下,從十方寺改道直撲沈陽,最早三天后就能兵臨城下。張撫臺,三司官員先撤吧!”

張家玉卻搖了搖頭,“本撫不走。朝廷既然派本官前來,本官就有責任守護一方,況且遼寧剛有起色,這里有本官的心血,我不會走!”

說著他看了謝遷一眼,忽然道:“本撫勸說高苑候也不要輕易放棄沈陽,以免耽擱朝廷遷民填遼的計劃,受到朝廷責備。”

前不久,明朝將原來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的區域合并為遼寧省,這兩個地方人口以空,戶口不及江南一縣,但是王彥堅持設行省,是因為明朝之后的填遼政策,至少要遷民二百萬,鞏固邊疆,所以先將架子搭起來。

謝遷聽了張家玉的話,微微一愣,沒想他居然看穿了他的心思。

謝遷是武將,考慮的并不是很多,他原本想守不住,便放棄沈陽也沒什么關系,來年奪回來就可以了,但是經張家玉提醒,他才反應過來,明朝遷徒的河南百姓,已經在關內做好了準備,只等冰雪消融便要遷到遼寧安置,如果他丟了沈陽,那無疑就影響朝廷的國策了。

到時候監國肯定不快,就算不會責怪,也會懷疑他的能力,影響他的升遷。

一時間,謝遷不禁注視了張家玉片刻,然后點了點頭,“既然撫臺已經打定主意,那本將就與撫臺一起守城,讓蒙古人撞個頭破血流。”

張家玉隨即拱手,“那好,高苑候布置城防,本撫這就遷民入城!”

明朝在消滅滿清之后,對于蒙古部落,并沒立刻出兵打擊,而且在北方的防守也并不是特別完善,沒想到卻給了蒙古可乘之機。

明軍剛光復北方,還沒來得及重建北方邊軍,再加上明軍北兵少,南軍不適應北方的天氣大量南調,造成北方兵力相對空虛,便使得明朝出現了這次失誤。

不過造成失誤的主要原因,還是王彥本人和南京朝廷輕敵驕傲了。

在與滿清的戰斗中,明軍消滅了大量的蒙古兵,這讓王彥覺得蒙古人,已經不成氣候,對大明不構成威脅,但是蒙古只要有男丁就有軍隊,湊個四五萬人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從宣大逃走的蒙古人就有兩萬多人,北京也有大幾千蒙古人逃回草原,蒙古其實還有些實力。

這時蒙古人撲來,張家玉便連忙下令,讓城外的青壯進城躲避,老弱婦孺則往錦州方向撤退,那里還有謝遷部的一兩千人接應,蒙古暫時應該不會攻向錦州方向。

官府命令雖然下達了,但是進城躲避和逃向錦州的人卻并不多。

因為天氣實在太冷,大多村落都沒有通知到,而通知到的人,許多也不準備逃離,他們在滿清手下都能活,蒙古人來了也一樣,總得有人種地。

幾十年的奴役,要么不堪忍受,起來反抗,要么就漸漸習慣,甚至覺得自然,安心做奴才了。

城外的情況,明軍已經管不了那么多,城中開始緊張的布防起來。

雖然沈陽城中明軍事先并未準備,但是謝遷已經向坐鎮北京的高一功請援,沈陽能從北直、山東、朝鮮三個方向,獲得支援。

真下定決心手,謝遷還是很有信心,快則一個月,慢則兩個月,大明的雷霆之怒,必然降下來。

很快三日過去,謝遷從附近幾個哨所又收回了三百人,城中的兵力達到四千三百人,另外青壯也有近萬,謝遷的底氣便足了起來。

第三日上午開始,沈陽開始緊閉諸門,次日下午時分,城上的士卒和青壯正往城墻上潑水,白茫茫的原野上卻忽然傳來一陣低沉的號角,蒙古大軍終于殺來了。

張家玉與謝遷等人,就在城頭指揮布防,聽見動靜,忙裹著披風冒著風雪,站在城頭觀看。

蒙古人的速度,比預料之中的慢了一天,這是因為他原先走冰凍的河面,比較好走,等改道之后,踩著厚雪而行,所以慢了一些。

在十里外的曠野上,一大片騎兵出現,他們騎在馬上緩慢行進,戰馬呼出的白氣,讓他們仿佛置身云霧中一般。

這些戰馬腹部都裹著毛毯,馬蹄抱著棉布,所以不畏嚴寒。

此時,前面的蒙古騎兵拿出號角,仰頭吹響,凄厲的號聲在原野上回蕩,殺氣騰騰的騎兵無邊無際簇擁著大汗儀仗前行。

吳克善這此親領大軍出征,科爾沁出動兩萬勇士,另外其他各部蒙古湊了兩萬五千人,向沈陽進軍。

漠南各部有沒有孤注一擲他不好說,但科爾沁的所有勇士,卻都壓在這一戰上了。這可以說是東蒙古最后的大軍,這一戰他們必須取勝。

這時他已經看到了眼前的沈陽城,努爾哈赤起家奪沈陽時,可能還沒他這么多軍隊。

他已經打聽清楚,明朝在關外的駐軍只有一萬,而沈陽最多五千人,他的人馬將近明軍的九倍,他有信心取得勝利。

看著遠處的城池,這時吳克善忽然將馬鞭指向城池,對身后的兒子們下令道:“你們誰給本汗繞城騎射,先挫明軍的士氣!”

沈陽城中沒有什么火炮,吳克善決定先給明軍一個下馬威,向明軍展示一下蒙古勇士騎射的本事,震懾守軍。

“父汗,我去!”吳克善的第四子,當即一拔馬韁,領著三千騎兵,向沈陽沖去。

關外天氣寒冷,護城河早已凍住,明軍也沒時間布置拒馬,騎兵可以直接沖到城下。

蒙古騎兵戴著氈帽,身穿臃腫的棉衣,手持弓箭,猛夾馬腹,三千騎兵聲勢浩大,如滾滾洪流向城下沖去,以期望給明軍造成巨大的心理沖擊。

城上的謝遷見此一聲冷笑,蒙古人打算用騎兵攻城么?他當即揮手道:“將自生銃隊調上來!”

三千騎兵距離城墻越來越近,兇神惡煞的蒙古騎兵,眼看城接近百步,紛紛將弓箭搭在弦上,準備拋射一波箭雨上城,射死上面的明軍,但就在這時,意外陡然發生,奔在最前面的數匹戰馬忽然一聲悲嘶,轟然向前摔倒,將上面的騎士甩飛。

城墻上,明軍銃手連續擊發,騎兵還沒有進入騎弓的射程,就接連被火銃放倒。

本來是想給明軍一個下馬威,未想到被明軍當頭打了一棒,不過這也不能怪吳克善,他這些年都在科爾沁享福,并沒有南下和明軍交手,思維還停留在十多年前,不知道明軍火器射程和射速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一時間,沖在前面的騎兵連續落馬,尸體被后來的大群戰馬踐踏得血肉模糊,慘叫聲一片,后面的騎兵見損失大,嚇得紛紛調轉馬頭,不敢再繼續向城池方向奔馳。


上一章  |  崇禎十七年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