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秋第1252章科爾沁東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十七年秋 >>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2章科爾沁東征

第1252章科爾沁東征


更新時間:2017年10月10日  作者:話凄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話凄涼 | 崇禎十七年秋 


話凄涼:、、、、、、、、、

科爾沁草原,蒙古大汗的王帳內,吳克善疲憊地按著太陽穴。眼下蒙古面臨的局面,讓他有點焦頭爛額。

林丹汗覆滅后,北元其實已經徹底滅亡,不過他這次依然號稱蒙古大汗。

大清滅亡后,吳克善的妹妹布木布泰帶著順治來投靠他,他原本是想打起順治這面旗幟,收攏大清的殘余勢力,繼續號召蒙古諸部。

當年大元退回草原,還一直與明朝對持,他想大清也可以。

這樣一來,他或許能夠掌握大權,與明朝抗衡,保正東蒙古的安全,抵抗明朝的報復。

然而他很快就發現,順治這塊牌子,已然沒啥用處。

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不同,不管你是什么來路,什么大清正統,他們相信的只是拳頭和利益。

大元當年是,有不少人馬從中原退了出來,可大清的軍隊已然覆滅殆盡,連關外的老巢都被明軍抄了,想像北元一樣是不太可能了,蒙古諸部也不會買順治的帳。

吳克善見此,便索性不提順治,直接向東蒙古、南蒙古、北蒙古諸部發出邀請,讓諸部匯集科爾沁共商大事。

作為大清入關的主要幫兇,科爾沁蒙古不得不急,他們得罪明朝太狠,要滅他們的明人太多了。

雖說科爾沁蒙古因為與大清國關系密切,這些年得了許多好處,實力在蒙古諸部中,算是比較強的,但是吳克善發出的邀請,得到的回應,卻差強人意。

漠北諸部幾乎一個沒來,漠南蒙古也只到了六成,大多是些最早與大清合作,攻過明朝的部落。

為了對抗明朝的報復,這些部落在科爾沁會盟,吳克善成為了這個松散聯盟的首領,稱蒙古大汗。

既然成了大汗,應該有些底氣和安全感才是,可事實完全相反,吳克善卻更加心慌了。

沒稱汗時,他只是擔心明朝的報復,稱汗之后,便不是擔心,他幾乎可以斷定明朝是不會放過他,必然會攻擊科爾沁蒙古了。

現在明朝的勢力,已經躍過長城,整個遼河平原也在明軍的掌控之中,蒙古的形勢并不容樂觀。

吳克善有野心,不過他的能力卻并非特別出眾,自從稱汗,決定對抗明朝以來,他并沒有什么明確的戰略提出來。

這時他感到一陣頭疼,整個人仰頭靠在虎皮座椅上,將眼睛閉了起來。

忽然,一陣冷風灌入大帳,吹得他一個哆嗦,睜開眼睛一看,卻是他妹妹,大清皇太后布木布泰端著一碗熱騰騰的肉湯進來。

布木布泰是個很智慧的女人,她曾經為科爾沁蒙古,特別是為博爾濟吉特氏這個家族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她回到科爾沁之后,卻很低調,沒有擺什么大清太后的架子,而是當起了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兒,蒙古大汗的妹妹。

“哥哥怎么呢?”布木布泰將熱湯放在桌案前。

吳克善后背離開椅子,手揉了揉太陽穴,“還不是為了時局而操心。我料定明朝得到我稱汗的消息后,王彥那廝必然大怒,肯定會發兵打我,而蒙古諸部又不統一,人心不齊,有些人已經被下破了膽,這樣一盤散沙,本汗怎么與明朝相抗?”

布木布泰卻笑道:“不是讓哥哥聯絡金國嗎?他們正需要盟友,應該很樂意支持哥哥的。至于那些被嚇破膽的,也真是鼠目寸光,以為現在不站在我們一邊,明朝就能放過他們嗎?真是蠢的可以。”

吳克善對于他的這個妹妹還是很欣賞的,畢竟是做過太后的人,目光深遠,幾乎成了他的智囊。

正是布木布泰的建議,吳克善才在稱汗之后,馬上派遣兒子弼爾塔哈爾前往金國面見豪格。

金國正需要盟友,立刻就表示雙方同盟,并無償贈予了弼爾塔哈爾五千條鳥銃以及一些彈藥,讓他帶回科爾沁,支援蒙古抗明。

“雖然同金國結成了同盟,但是金國畢竟是金國,蒙古畢竟是蒙古,終是兩家,總不能將希望全壓在金國身上。”吳克善嘆氣道:“我料想明朝得知我稱汗,必然震怒,開春之后,估計就會發兵進攻科爾沁,而蒙古諸部只是表面尊我為汗,我怕明軍真來時,那些人全會嚇得不敢過來支援。”

大清的滅亡,對于蒙古的打擊很大,他們已經失去了中心。

雖然現在勉強湊在一起,但是當明軍碾壓過來時,恐怕這個臨時湊起來壯膽的松散聯盟,會立刻瓦解。

吳克善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布木布泰稍微思索,便道:“與其等著明朝來攻擊科爾沁,哥哥和不領著諸部先去攻打明朝,咱們只要勝一仗,帶著諸部搶奪一些好處,那蒙古的人心便穩定了!”

“主動攻擊明朝?”吳克善心里一驚,蒙古人現在被明朝打怕了,他想的是怎么避免明朝的報復,還真沒想過主動去招惹明朝。

不過布木布泰說的沒錯,反正明朝不會放過他們,那么與其等明朝來進攻,還不如主動出擊,他要是打贏一仗,不僅能穩定人心,還能坐穩蒙古大汗的位子。

“不錯,就是主動進攻!蒙古現在本來就人心動蕩,科爾沁越是防守,越是顯得的懦弱,其它部落對科爾沁就越加沒有信心,不敢幫助我們。只要哥哥展現出草原雄鷹和狼王的氣勢,諸部覺得科爾沁有實力帶領他們,蒙古諸部才會聚集在哥哥的身邊,一起對抗明朝。”

吳克善被她說得有些心動了,但是該打哪里呢?明朝可不是軟柿子,萬一敗了,那他這個大汗不就成了笑話,只能帶著部眾北遷了么?

吳克善沉吟了一下,還有些猶豫,“明朝在長城一線,駐了不少兵馬,就算本汗召集其它部落一起行動,怕是也不敢越過長城呀。”

布木布泰卻道:“哥哥為何要去破長城,攻盛京不就好了么?那里明軍并不多,且孤懸于外,明朝一時又不能支援,要是打下來,還能解除科爾沁東面的威脅。”

遼河平原上,還有五十多萬漢人在耕作,因為糧餉的供應問題,加上天氣寒冷,明朝的駐軍也不多,打下遼河平原,確實比去長城碰個頭破血流要劃算的多。

吳克善一想,如果能打下盛京城,那他是不是就能把關外也占了。如果能占據遼河平原,再抓些漢人和朝鮮人來耕種,他或許能像努爾哈赤、皇太極一樣,在此立足與明朝分庭抗禮。

這么一想,吳克善心情頓時又好了起來,“好,我明天就召集部眾,再邀漠南幾部一起東征!”

布木布泰見此忙將湯端起來,“都涼了,哥哥快喝了!”

她建議去打沈陽,確實是蒙古時下最好的選擇,不過布木布泰也有她的私心,她聽說關外還有不少滿人被明朝奴役。

如果蒙古打下沈陽,或許能救出不少滿人,那福臨就能收攏一些人手,有些自保的能力,不用寄人籬下。

明共治六年正月,遼河兩岸被白雪覆蓋,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

沈陽城孤零零的做落在千里無人的雪原上,大雪覆蓋了曠野和城池,大地銀裝素裹,顯得有些蒼涼。

這個時候,城池和村落外,幾乎都已經看不到人在活動,只有極少靠著狩獵為生的獵戶,還有城內的集市,還有些人在活動。

在遼河平原上,還散布著五十萬左右的漢民,這點人還沒江南一個縣的人口多,但是他們生活的地方,卻是一省之地,地廣人稀的程度可想而知。

人是群居動物,這些人主要分布在沈陽城周圍,因為只有沈陽才有集市,他們才能換取鹽、鐵、棉布等生活的必須品。

這時外面的世界一片寂靜,但是沈陽城內的集市,卻還比較熱鬧。

許多生活在關外的漢人趕著大雪橇過來,還有北邊的女真部落,也會偶爾來這里交易。

在集市上,散落在廣闊的遼河平原的村落,一般會派遣幾名漢子,用騾馬拉著村子里種的豆子,還有捕殺動物的毛皮,來到沈陽城交易。

豆子是關外主要的作物,能吃能榨油,沈陽城內有南方的商鋪收,等開春了就用船運到南面去,毛皮更是關外的特產,一件上好的毛皮,在南方能換幾兩銀子,要是運氣好,弄到極品的貂皮,那一年都不用愁了。

此時,遼東巡撫張家玉,就站在了集市中,聽著商鋪前的關外漢子討價還價,還有喊聲、笑聲、吆喝聲,心中不禁有些高興。

他很喜歡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情景,看著百姓安居樂業,治下百姓能夠好好的生活,他內心很充實,覺得他做的很有意義,能讓他從政治斗爭失利,被發配苦寒之地的苦悶中走出來。

他是擁唐派的干員,在南京事變中被拿獲,于大牢中關了一年多,經過蘇觀生、堵胤錫等人的周旋和求情,最后得以從輕發落。

王彥與張家玉是同科之人,張家玉是進士,王彥卻沒考上,他知道張家玉的能力,兩人又有些舊情,所以便將他發配到了關外來做巡撫。

不過說是巡撫,其實管的人還沒江南一個縣多,只是名頭大些。他從大省臬臺的位子,到沈陽來,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流放。

剛到沈陽時,城內被朝鮮軍破壞,尸體都未清理干凈,張家玉心頭還是非常失落,但經營一段時間之后,成績慢慢出來,他才慢慢擺脫政治斗爭失敗的陰影。

這時他正在幾名屬下的陪同下,了解行情,不能讓商戶胡亂開價,損害遼民的利益,只有遼民能在關外生存的好,才能吸引關內之人移民,充實關外的人口。

他們沿街查看,至正午時分,一名年輕的軍官,卻忽然縱馬過來,看見他后當即下馬稟報道:“撫臺大人,侯爺請您回衙,蒙古人殺過來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m.dd逼quge

相關、、、、、、、、、、、、


上一章  |  崇禎十七年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