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二百二十六章 專坑投機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專坑投機者

第二百二十六章 專坑投機者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房玄齡出來了,他直接開始抨擊時不凡這個所謂的期貨政策。尤其是這個期貨政策是一個對于士族明顯不利的政策,因為不利于兼并土地。一旦百姓收入穩定了,那士族肯定無法有效的吞并土地了。所以房玄齡必須要出來反對,當然他也不可能直接反對,因為房玄齡當然也都知道時不凡打著為了普通百姓穩定收入的目的,那是不錯的,那是非常的“政治正確“的事情。不管是古代還是后世,為百姓增產和穩定收入,那都絕對是“政治正確”的事情,誰要是反對給百姓增收和穩定收入,那絕對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確”。所以房玄齡不可能直接抨擊時不凡的目的,直接抨擊時不凡的那個期貨政策,認為這個期貨政策其實是并不守恒的。

當然,房玄齡這個還是有幾分見地的,他認為如果百姓都是在這里出售糧食,到時候沒有人接手怎么辦?按照財富其實是一定程度上守恒的,尤其是期貨里面的財富,那更是一個守恒的。期貨和股市不同,期貨其實是一個幾乎守恒的,除了所謂手續費或者是一些別的稅費之外,財富總量幾乎不會改變。任何一個人賺到的錢都來自于另一個人的虧損,所以如果百姓都拿去賣了糧食,那這樣肯定會造成賣糧食的多,根本沒有人愿意接手。這樣不是到時候根本無法起到穩定百姓收入的作用嗎?

“對,玄齡此話有理。時不凡,你所言百姓可以來出售,可是任何人都知道如果百姓在這里出售了,那到時候必然會讓百姓穩定是收入,誰愿意過來虧本呢?”李世民問道。

不過時不凡卻不在意,說:“皇上,其實你并不清楚,這個百姓來穩定收入的錢,其實來自于投機者。只要這個期貨的訂單變成了標準訂單,質量和數量等等都有了穩定的標準,那這樣就會成為了一個投機的工具。到時候糧食價格上漲,他們可以趁機賣掉這個訂單,然后從中獲得差價。而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進行做空,到時候哪怕糧食價格下跌那也是在賺錢。而這個期貨說到底其實實際貨物的一種延伸,他不過是在指定時間進行交割而已。”

“只要到了時間之后,那我們可以把糧食必然要交割。我想這個世界上投機者一定不少,一定會希望過來投機的。到時候我們給百姓的穩定收入的來源,其實也就是這些投機者的資金。當然,也有不少是投機者賺了,不過總會有一些人虧本的。虧本的這些人,都將會是作為給百姓平本的資金而已。”

時不凡的話令大家議論紛紛,而這個房玄齡臉色更是不善了。這個其實顯然是在利用那些士族的資金來割肉補貼百姓,其實這個是不折不扣的投機。在唐朝初年,貧富差距很大,士族擁有的財富幾乎是全世界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他們的平均財富絕對是普通百姓的很多倍。

所以如果有人加入這個投機,那這樣肯定是士族或者是和士族有密切關系的商人和官僚之類的人。不過,總體來說都是在士族割肉給百姓來穩定收入,這樣房玄齡如何能夠高興呢?

“時不凡,果然夠狠的。這一招可是命中了我們的要害了,這個投機一旦加入,按恐怕想要脫身都難了。一旦我們士族加入了投機,那到時候必然會中招,那個時候我們士族之間肯定會有爆發矛盾。可是,我們也都不可能限制所有家族成員不參與投機,恐怕還是會有不少人忍不住參加投機的。”房玄齡心里苦笑。

房玄齡知道,時不凡這個是幾乎無解的,因為時不凡就是希望吸引那些士族或者和士族有密切關系的投機者,他們一旦進入了這個投機的期貨市場,那必然要有一批人割肉給普通百姓,作為給百姓穩定收入割肉了。可是房玄齡卻知道,一旦時不凡展開了這個期貨市場,那士族必然會入彀的。這個不是說什么禁止就行了,一個大家族少則數十上百人,多則幾乎數千。這么大的家族,別以為族長一聲令下也都可以讓他們都不去參與投機。

這個世界上的投機者絕對不少,甚至房玄齡自己也就一個投機者,不過他投機的是政治,并非是經濟財富。可是房玄齡深刻知道士族里面的投機者絕對不少,反而非常的多。一旦時不凡開放了這個市場,那士族將會在這個期貨市場里面進行猛烈的拼殺,最后固然有一部分人賺了,可是同樣也有一部分人成了犧牲品,要割肉給普通百姓來穩定收入。可是只要存在又賺錢的人,那總會有人被利益迷惑了眼睛。

士族其實也是投機的,他們當然不會介意多一個投機的地方。所以時不凡給了他們這個投機的地方,其實一些小的士族家庭反而也是可以因此受益。因為他們如果一旦在這個期貨市場投機成功,那獲得的巨額暴利可是無以倫比的,那個時候他們完全可以趁機用這筆資金來使勁發展,快速的擴大范圍。所以這種投機市場,也許中小士族也都未必會反對。目前的士族等級已經開始固化。寒門固然難以崛起,可是在士族內部,在士族這個統治階級內部,其實也都一定程度的開始了“階級固化”。以五姓七望為首的士族已經是牢牢占據了巔峰,別的中小士族也都很難更進一步了。

所以其實很多中小士族其實也是希望有一個契機,有一個投機的機會可以讓自己家族突飛猛進的增長。如果沒有這么一個投機的機會,那中小士族也必然會被固化,無法更進一步。所以時不凡這個是擊中了那些中小士族的要害,他們想要發展家族,那必然要另外找一個投機的地方。而這個期貨也就是一個投機的地方,讓他們可以通過投機獲得巨額暴利,最后給家族獲得快速發展的資本。至于那些虧本了的,那也算是他們倒霉。

“哼哼,我就不信了,士族內部就是這么鐵板一塊。哪怕那些大家族,他們數千人啊!你們能管到每一個人身上嗎?你也許能禁止直系來炒期貨,可是一旦那些旁系呢?旁系難道就不能來炒期貨嗎?到時候旁系哪怕不方便,也可以委托別人來做,你有本事就去查啊!而如果直系看到了旁系能夠賺錢,那他們還會做得住嗎?到時候,一個個都加入了進來,都入彀了。這個是你們的死穴,投機是你們這幫人的天性,所以你們根本無法阻止,因為其實你們自己也一定程度需要這個投機的機會。所以,我不坑你們這些投機者,我坑誰?”時不凡奸笑。

歷來一直都有人說股市有風險,可是為什么還是有人拼了命往里面擠,最后虧了才知道?其實無非也就是那些普通人只是看到了成功者,沒有看到失敗者。那些成功者固然光鮮,可是他們卻是踩著無數失敗者的尸體才上去的。可是太多人只是看到了成功者,至于失敗者根本沒有被人注意到。每一個人都看到了屏幕里面大明星的風光,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那些龍套演員的苦逼,這個也就是不折不扣的幸存者偏差,可是就是有太多人看不透了。別以為士族就能夠知道這一點,哪怕他們知道,可是也都架不住僥幸心理。一旦有了僥幸,那這樣他們必然會深陷其中了。

“財帛動人心啊,看來士族也是無法阻止了。時不凡著一些手段,可真的是狠狠的打擊到了這個士族,他們是無可奈何。時不凡這種策略,可是把‘財’這一個字用到了極限,這種才財富上打擊士族,幾乎是讓他們痛不欲生。這樣的手段,簡直是絕了。這次,士族可是要割肉了,他們割肉給普通百姓,百姓有了穩定的收成,幾乎不會是太多的大起大落,那這樣算是可以穩定了。只要百姓不遇到大起大落,那他們也都不會選擇出讓土地,士族也都沒有機會兼并土地。這個手段,簡直是太好了,比起朝廷命令都有用!”李世民想道。

唐朝其實在抑制土地兼并的時候也都是有過不少的想法的,其實古代皇帝早就知道土地兼并的壞處,并不用穿越者來說。可是事實上唐王朝不斷的想辦法抑制土地兼并,甚至很多次下令,可是然而并沒有什么用處。在政府層次的下達命令,根本無法真正的走到基層,無法能讓士族遵守。反而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從唐朝貞觀末期就已經開始,在唐高宗時期達到了一定巔峰。所以光靠政府命令,其實是非常軟弱的。在經濟基礎和各種經濟條件都不疲憊的情況下,那些所謂政府命令的效果其實都是非常有限。

很多時候那只“看不見的手”的影響力甚至要比政府命令影響的大,這個不是官府命令可以隨便就阻止的。不改變經濟基礎,那哪怕再怎么抑制土地兼并也是白搭。所以時不凡直接想辦法通過金融的手段來重新分配資產,通過這種投機的手段,給百姓維護最基本的收入,不會出現大起大落。通過各種手段來給百姓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百姓也都不會因為看病原因也就被迫出讓土地,不用去借高利貸生存。這樣士族想要兼并土地,確實很難了。

因為保護私有財產是古代的鐵律,他們沒有足夠的理由,也不能侵吞百姓土地的。如果他們直接去搶奪,那今天他們能搶奪百姓,那明天大唐朝廷可以毫無顧忌的搶奪他們。雖然士族強橫,可是在保護私有財產這條底線的鐵律上,不能夠隨便突破的。他們想要突破,也要有合適的借口,不然直接去派人占領土地,那這樣是不行的。只要給了百姓穩定的收入,他們沒必要必要賤賣土地來飲鴆止渴,那士族等于是被徹底遏制了。

“哎,這個時不凡,真的太狠了。也許,終有一天,我們士族會不會被他打壓下去?”房玄齡心里也都苦笑。

至于李世民露出了笑容,顯然對于時不凡這個策略非常滿意,簡直是太慢了。維護了自耕農的利益,那也就是在維護江山穩定,這樣李世民也都放心。

“哈哈,你們都錯了,我不是為了維護小農經濟。目前大唐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我自從采取了這個合作社制度,那土地名義上是私人的,可是事實上已經是被拿去集體使用了。可是我不好觸動這個土地私有制的制度,而且現在合作社制度暫且沒有能夠形成太過高深的凝聚力,所以要想辦法維護百姓的穩定收入。只要能夠維護百姓的穩定收入,那接下來一旦時過境遷,唐朝的均田制崩潰,新的土地制度將會誕生。目前我必須要維護好合作社制度的基礎。不然一旦百姓收入大起大落,他們必然會想到要出賣土地為生。到時候一旦土地被出賣,那建立在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制度之下的合作社制度,那也都會隨之崩解。我必須要維護好百姓穩定收入,不讓他們去因為大起大落而出賣土地。”時不凡想道。

顯然,時不凡、李世民還有房玄齡,三方都是有著各自的想法的,不過大家卻明顯都是各自有著小九九。而房玄齡知道中小士族希望這個期貨能夠作為投機的渠道,而時不凡要維護合作者制度,那李世民下意識的以為這個是在維護小農經濟,所以三方都是在琢磨著自己的想法。不過,這里面唯一受害的,也就是那些士族投機者罷了,那些參與投機的人必然會被有不少人被割肉補充給百姓。這樣其實也就是金融的資產分配的作用起到了效果,能起到資產重新分配。用好了可以“劫富濟貧”,可是用不好反而是在“劫貧濟富”。金融投機無所謂好壞,只是一個工具。有的人用刀殺人有的人用刀救人,其實刀是沒有錯的,錯的是用的人而已。所以時不凡用這個金融工具來幫助百姓,那也算是利用到了好地方了。

“好了,就照這個方法去做吧!”李世民說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