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考試不作弊,來年當學弟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包大海書名:
時不凡突然得到了敲門聲,然后時不凡去開門。結果居然是時不凡的兩個便宜學生過來了,這兩個學生也就是當時主動過來拜師的任雅相和辛茂將,他們本來是大唐未來的宰相,是武則天的屬下。不過目前他們是時不凡的學生了,雖然他們比起時不凡還要小一點,可是他們熱衷于功名,自然愿意來為了前途而拜師。不過時不凡也都不介意他們為了前途來拜師,在這種官場里面的師生關系,怎么可能那么單純?所以他不介意,雙方互相利用而已,沒有什么好奇怪的。
“見過師傅!”這兩個家伙一起鞠躬說道。
“既然你們來了,那也就一起過來吧!”時不凡微笑說道。
“是!”
兩個人一起過來用餐,時不凡倒也沒有把他們當外人,直接和自己的女人一起用餐了。很快,大家各懷心事的吃了一點菜,這個時候任雅相首先說話了。
“師傅,最近我們的旬刊已經準備開始發售了,而我們已經收集到了一些文章,準備發布出去。還有,我在國子監進行抄書,有了孔穎達博士的暗中幫助,再加上皇上暗中命令不得阻撓,這樣我們抄書起來非常順利。我們的圖書館已經開始建立,我們也都沒有弄得太好,為了給師傅節省經費,我們沒有自己修建,而是去租了一個宅子來作為圖書館,這樣那些有志于讀書的人,也都可以繳納少量的經費來作為讀書,我們也只是受了一些維護書籍的經費而已,并非是以賺錢為目的。”任雅相說道。
他們顯然是來匯報工作了,這個是時不凡交給他們的任務,在長安開設這個旬刊還有圖書館,讓百姓可以啟發民智和讀書。其實也許有些人認為在長安做這種事情是找死,可是事實上反而長安最安全。長安是一個國家的首都,各方勢力在這里交纏。士族,寒門,貴族,武將甚至還有很多各方勢力交纏,雙方形成詭異的平衡。雖然時不凡搞圖書館是很大程度上觸碰到了士族的逆鱗,可是他們在長安反而更加的難以隨便出手。再加上李世民這個皇帝知道讓百姓讀書有利于他打破士族的壟斷,這樣李世民沒有公開支持,可是反而在暗中很大程度的幫助圖書館保駕護航。這種事情沒有放到臺面上,所以反而圖書館在長安更安全,一旦在別的地方鞭長莫及反而未必是好事。
“任雅相,辛茂將,你們做的不錯,我很滿意!”時不凡說道。
而這個時候,辛茂將也都突然裝模作樣的恭喜說:“師傅,恭喜你高升了!我可是聽說了,你從九品校書郎,升遷到了萬年縣縣丞,這個八品之職算是不錯了。我在這里敬師傅您一杯,算是恭喜師傅您高升。”
現場氣氛頓時有些詭異,因為凡是對大唐官場有些熟悉的人,都會知道時不凡這次是被明升暗降了。雖然成為了萬年縣縣丞,可是事實上這個位置卻非常尷尬,不但是首都長安的附郭縣,并且還是縣丞這個地位尷尬的職位。縣丞這個職位,甚至很可能會被一些書吏給欺負,所以這樣是一個非常為難的職位。可是這個辛茂將居然如此堂而皇之的在這里進行恭喜,這個不是傻子也就是在故意打臉。
所以,現場有些冷場,獨孤大雪看向了辛茂將顯然有些不悅,至于秦嘉瑞更是不掩飾的厭惡。這個辛茂將直接在這里是不是諷刺自己男人被明升暗降,這樣她們能高興嗎?
“呵呵,我想你們現在一定是在想,某個姓時的被朝廷明升暗降,去到了那個萬年縣當縣丞。你們認為那個姓時的沒有前途了,所以想要離開他。可是你們也都不放心,害怕這個姓時的交友廣泛,說不定背后有更大的后手?這樣如果貿然離開了,那可就是尷尬了,所以趕緊過來打探一下,這個姓時的到底有沒有什么后手,到底有沒有什么更大的目的。如果這個姓時的暴跳如雷,或者是故作安撫,那多半說明這個姓時的背后已經沒有后手了,是一個失去政治前途的跛腳鴨,到時候可以離開他了,去找另一個大佬投靠。可是如果這個姓時的非常冷靜,你們就打算繼續觀望一下,看看以后的情況再說。”時不凡頗有些陰陽怪氣的說道。
任雅相和辛茂將笑容僵在了臉上,顯然時不凡的話正好說到了他們心里面,他們也就是來試探時不凡到底有沒有更大的底牌,有沒有更大的后手。目前時不凡被明升暗降成為了這個萬年縣丞,是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權利的官職。如果時不凡沒有后手,意味著時不凡沒有政治前途了,那他們也都會選擇離開時不凡。這個不是背叛,是叫做“良禽擇木而棲”。
誰愿意跟著一個沒有前途的老大,任何朝代的官場都是這樣。別說是中國,哪怕外國的選舉制也是如此,因為老大選舉上去了,可以帶著一幫人一起組閣。可是明知道一個人無法能夠成功的組閣,那還跟著他算什么?作為官場,別說什么忠誠,有奶便是娘而已。
“師傅,您對我們恩深似海,我們怎么可能背叛您呢!”任雅相急忙說道。
辛茂將也都趕緊說:“是啊!師傅,沒有您的教誨,我們哪里會有今天啊?”
時不凡再次微笑說:“其實嘛,有些時候,在依靠師傅的時候,就會跟師傅說‘師傅是我的指路明燈’。可是一旦師傅沒有前途了,要背叛的時候,就會說‘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可是當后來局勢再次變了,他馬上再次回到師傅身邊,說什么浪子回頭金不換,并且愿意表明悔過之心,立一個投名狀,就像是當年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一樣。”
任雅相和辛茂將聽了這話,頓時臉色被嚇得發白,這個時不凡居然連他們的借口都找到了?任雅相和辛茂將作為未來的政客,能不知道這種借口嗎?
時不凡用的這個借口,其實是當年后世某次大革命里面的一次借口。當需要師傅作為“人梯”爬上去的時候,那個學生就會說師傅是指路明燈了。可是當那次大革命掀起,師傅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之后,他這個時候發現背叛師傅更有好處,所以他打著“我愛我師,可我更愛真理”的借口來打罵師傅。當最后局勢再次變化了,那個家伙馬上為了保住目前的既得的身份地位利益,再次回到了師傅身邊,說什么浪子回頭金不換,甚至愿意幡然醒悟,然后并且表明當年是多么違心,是多么的無奈,所以愿意轉過頭來像是當年周處除三害一樣把那些“害蟲”給除了。
這兩面三刀的本事,果然是經典啊!名人名言都被這個家伙用到了這方面了。說到底他不過是一個政客,只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不會去顧忌別人死活的政客而已。
任雅相和辛茂將也是這種人,他們出身寒門,在全是士族的官場里面能走到巔峰,那不是一般有能力就能夠表明的,還是要有手段。這種兩面三刀的本事,在這個局勢之下這么做也是無可厚非。大家不都是為了自己的階級利益而拼命嗎?
時不凡來到了任雅相和辛茂將身邊,拍了拍他們肩膀說:“你們這么做,我也可以理解的!你們不就是想要一個前途嗎?其實,我可以告訴你們,我也不說什么忠誠和天地君親師的道德了。我知道,這些廢話對于你們用處不是很大。可是我希望告訴你,在我們這個大唐初期,不論如何我們寒門在官場的比例很低,幾乎很難走到高層。”
“士族是骨子里面看不起我們寒門的,你們哪怕去投靠他們,他們也就是把你們當做用來咬人的狗而已。有用的時候,自然是丟一些吃剩下的骨頭給你們啃。可是如果一旦你們沒有用了,那可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了。所以,如果你們喲啊去投靠別的士族,那我不會阻止。可是你們必須要想清楚,在這個朝廷,朝廷其實也就是一個國家機器,國家機器是實現統治意志的工具。你們投靠他們,是沒有好下場的,因為我們所代表的階級不同,明白了嗎?”
任雅相和辛茂將馬上臉色蒼白點頭,顯然是明白了這一點。因為他們熱衷于功名利祿,可是并不代表他們是傻子。尤其是目前朝廷上下的局勢是士族的天下,凡是高官無不是士族出身,他們如果投靠士族,不但不會被當做自己的親信,只是當做咬人的狗而已。只有寒門之間,才是能互相信任的“同志”,至少在收拾士族之前,也都是同志。
“寒門和士族是無法徹底融合的,你們應該清楚。未來,我大唐將會逐步達到寒門和士族競爭的最高峰,你們要做好準備!”時不凡說道。
時不凡知道在未來唐朝前期中期后期,其實是也就是一個士族和寒門此消彼長的過程。唐朝前期還是士族政治,可是到了武則天時候的唐朝中期,寒門地位開始提升。武則天依靠山東庶族地主勢力的支持,擊敗了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首的關隴集團,逼迫長孫無忌自殺,最后甚至登基稱帝,開啟了寒門崛起的時代。
雖然武則天最后還是被迫退位,可是她身后的政治勢力集團卻并沒有受損失。因為武則天只是他們的代言人,沒有了武則天他們可以再次有一個代言人出來,這種代言人不會有什么缺乏的。寒門和士族之間的沖突到了唐朝中后期得到了白熱化,其中牛李黨爭也就是一個最高的巔峰。
直到最后唐朝末期,各大節度使藩鎮割據,那些節度使往往是武夫,再加上他們有權利自己招募幕僚為官,這樣徹底讓寒門走上了巔峰。再加上唐末亂世,各種所謂世家大族的族譜家族關系被打散,這樣他們士族也都狂傲不起來了。可以說隨著李唐是隨著士族而一起被埋葬的,李唐滅亡可以說是為士族階級而殉葬的殉葬品罷了。
不過,將來二三十年,士族和寒門之間的沖突將會達到第一個高峰。時不凡作為一個歷史學者,自然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的。在這種階級斗爭當中,一旦卷入了,那也就不可能獨善其身。身處于這個階級,那也都很難徹底擺脫這場浪潮。時不凡沒有辦法躲避,所以他知道自己只能夠迎難而上了。
“師傅,我們愿意跟著你,可是我們目前沒有什么能耐,沒有什么能耐去幫你啊!目前我們無官無職,無法能夠在仕途上幫您啊!我們沒有人舉薦,當時師傅您不也是依靠著還是秦王的皇帝所舉薦,這才入仕了嗎?可是我們沒有人可以舉薦,我只能夠通過考科舉。可是科舉,我們卻也都沒有把握能去考中啊!科舉實在是太難了,每年參加科舉的人猶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我們實在是沒有把握從這里面脫穎而出啊!師傅,你有什么好辦法嗎?”任雅相問道。
任雅相和辛茂將顯然是希望能獲得官職了,他們不就是為了當官,為了以后的前途嗎?現在他們想要問問時不凡,如何能夠當官,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連當官都沒有,那怎么可能在仕途上幫助時不凡,更無法能夠代表寒門去爭奪政治利益啊!
這樣是他們所期盼的,他們想要找機會當官啊!
“其實,現在已經是九月,明年一二月時候,開始舉行科舉,到時候你們就有機會為官了。其實,你們并不用擔心什么,你們害怕你們考不上科舉?有什么好怕的?你們去作弊不就行了嗎?考試不作弊,來年當學弟啊!”時不凡說道。
在場所有人都差點吐血,他們沒有想到時不凡居然會說出這種話。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