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七十九章 舌戰國子監(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舌戰國子監(五)

第七十九章 舌戰國子監(五)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來濟不由得暗罵自己當年為什么沒有把史學學好了,結果現在出了一個大丑。自己想當然的把那個“相”當做了宰相,可是卻嚴重的忽略了丞相宰相的歷史來源脈絡。而這個歷史來源脈絡是有很多脈絡的,一個官職不同時代也都有不同時代的權力范圍。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王為了避免卿大夫權力擴大,所以加強了自己的內廷力量,所以這才造成了丞、宰、相這三個本來是負責君王私人事務的人員逐步在家天下的時代擴大了權力。

而后來歷史也都是一直如此循環,皇帝認為丞相權力太大,所以設立了尚書臺之類的秘書機構再次分割宰相權力,最后尚書臺中書省等等也都再次從皇帝的秘書機構演變成為了中樞機構。后來明朝不也是如此,內閣本來是君王的秘書機構,可是隨著時間展也都成了中央機構。這種例子很多,官制不是一層不變的,一個官職雖然名稱相同,可不同時代卻有不同的權力職責范圍。來濟現自己史學沒有學好,結果這次被人抨擊了。

不過,來濟當然不可能這么認輸了,馬上說:“那請問,孔子誅殺少正卯,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這個可是孔子七日而誅少正卯,既然寫了這個‘誅’,那殺了少正卯是毋庸置疑了,難道你還能夠說出什么別的說法了嗎?”

不過時不凡對于這個問題,很快也都有了一個說法。時不凡先在紙張上面寫了一個繁體字的“誅”字,然后展現給了大家看看。

“大家看看這個‘誅’字,這個誅左邊是一個言字旁,然后旁邊是朱紅色的朱。而這個誅讀音為朱,也就是旁邊那個朱的讀音。可是為什么加上了一個言字旁,而這個言字旁肯定有他的歷史來源。而我研讀史書的時候,我卻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家知道,很多文字也都有古今異義的區別。也許現在是這個意思,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不是這個意思了。這種情況,大家也都應該明白吧?這種古今異義,我想大家應該也都有所了解。”時不凡說道。

任雅相馬上趕緊說:“沒錯,文字有很多古今異義的。”

這種字詞當中的古今異義,是完全不同的。不同時代的文字意思完全不同,甚至一個詞在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意思。也許有些詞在古代是褒義詞,可是到了后來卻成了貶義詞。甚至有些是貶義詞,到了不同時代成了褒義詞。甚至詞性肯定有變化,如果到了網絡時代更是如此,甚至很多罵人的話都變成了變相的褒義詞,這樣其實是非常正常的。這點,很多人也都明白,只要是稍微有些史學知識的人都明白這個區別。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誅’字,主要意思是殺的意思,大家聽到了這個字往往意味著想到了殺戮的意思。可是根據我所知道的,這個誅最早其實并非是指殺人。誅字旁邊是一個言字旁,說明這個字是最早和言論有關,并非是金字旁的金屬器皿的那種字。而我華夏造字,不是憑空造字的,是象形字。而這個誅字既然有言字旁,那說明他肯定是和言論有關。他沒有金字旁,也都沒有和殺戮有關的部分,所以我可以認為他最早造字的先賢并非是想要因此殺人的意思。”

“反而,大家也許有些人會知道,這個誅字除了殺戮的意思,還有一層意思是指譴責。是指用言論譴責,而因此還有一個成語叫‘口誅筆伐’,這個口誅筆伐也是最早的誅的意思,代表了用言論去譴責他,讓他名聲掃地,這個才是‘誅’字最早的意思。”

而大家聽了這話,更是面色震驚,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這種解釋方法?要知道大家提起了“誅”字,往往認為是和殺戮有關,一直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紀,提起了這個“誅”字往往第一個想法也就是指殺戮,并非是言論譴責。可是現在時不凡居然提出了另一個說法,那如果這樣的“誅”字是指譴責,那是不是情況也就徹底變了?如果這個“誅”是指譴責的意思,那這樣當年孔子是不是并沒有殺死少正卯,只是用言論譴責他,罵了他一個狗血淋頭,然后少正卯也都被罵的無地自容了呢?

所以,大家聽到了這個說法,頓時感覺豁然開朗了。如果這個“誅”是指譴責的意思,那這樣豈不是在說明孔子并非是一個靠著刑罰隨便殺戮論敵的人,反而是用自己的言論譴責對方,最后讓對方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這樣情況徹底顛倒過來了,從一個殺戮變成了用言論譴責,這樣區別太大了。用言論譴責辯論,那少正卯說不過人家,自然也就是無法能說什么了。

至于如果是這樣,那代表過去大家認為少正卯是被孔子殺死的,這個言論也都不是那么可靠了。既然這樣,殺死少正卯的情況也都做不了證據,無法用來作為污蔑孔子的理由了。甚至還有很多人所謂以孔子誅殺少正卯作為先例,也都無法作為后來的例子,不能夠用這個例子來對政敵或者是言論不同的人進行殺戮。這樣絕對是顛倒過來的,完全是徹底的顛覆了。

“這個誅,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言論譴責,一層是殺戮的意思。可是在春秋時期,這個誅的意思更多是代表了言論譴責。可是自從戰國時候,各地戰亂頻繁,戰爭爆非常之多,比起春秋時期多了很多倍,那這個誅字里面的殺戮的含義頓時提升了很多,甚至最后越了譴責的意味,成了主流的觀點,直至今日。可是史學之人一般把三家分晉作為春秋和戰國的斷代區分。可是那個時候孔子已經去世,所以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而荀子,和后來的那些人都是戰國時期的人。春秋時期的戰爭相對比較溫和,雖然戰爭也有,可是遠沒有戰國時期那么殘酷。可是到了戰國時期,那戰爭頓時變得殘酷無比,甚至秦國白起能夠一次坑殺數十萬趙**隊,這樣可想而知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

“春秋時期一般都是以相對平和的戰爭,所以這個‘誅’字里面的含義更多都是言語譴責。可是戰國時期卻是戰爭頻繁更加殘酷,殺戮的成分也都迅提高很多。所以這個也就是一個古今異義,一個非常巨大的古今異義。所以我們研究這段資料,不能夠光是從我們的想法來分析,更是要從當年的局勢和當年的古今異義不同,這才是最重要的。”

任雅相更是趕緊說:“好,時校書郎說得好啊!由此看來,所謂孔子殺死少正卯,并非是一般人所想的那么回事。”

來濟更是感覺自己臉色火辣辣的,顯然是認為自己好像被打臉了。自己連續提出了幾個看起來非常鐵打的證據,可是卻被這個時不凡輕描淡寫的抹去了。這樣他所謂的證據,也都當不得證據了。

“時校書郎,多謝你為祖宗正名了!我想,哪怕是圣人在天之靈,也都會感激你天挽回名聲啊!”孔穎達誠心的對時不凡說道。

孔穎達這次可真的是服氣了,因為孔穎達居然能幫助自己祖宗正名,這個才是孔穎達最重視的。孔穎達身為一個學者的身份遠多于士族和官員,所以他非常重視自己祖宗的名聲。其實孔穎達對于孔子誅少正卯的事情也都非常為難,一個學者自而不希望因為論點不同,就被敵人給誅殺了。學術和政治,一旦牽扯到一起,這個是悲劇的。作為學者,不希望官員利用權力殺人,這樣他們是學者的悲哀。孔穎達身為學者,自然也是不希望被人因為言論被殺。別人辯不過自己,那對方也就殺了自己,這樣是很多學者所悲哀的。

可是孔子卻做了這種事,至少是大家公認了孔子因為言論不同而殺了少正卯,這個幾乎是孔子后裔永遠的痛,更是很多學者心中永遠的痛。因為孔子一旦開了一個惡例,那對于后人很可能會以此為由對那些學術見解不同和政治見解不同的人進行屠殺,這樣還是打折孔子的旗號作為正義的,這樣是很多學者的悲哀。可是他們不敢反駁,因為他們如果一旦反駁了那也就是在反駁孔子。他們把孔子當做了圣人,是不允許反駁的。

可是時不凡這次可真的是直接來了一個徹底的顛倒,直接把整個劇情反轉了。這樣幾乎是徹底否定了孔子誅殺少正卯的事情,而且時不凡提出的證據還是有理有據,只要稍微查一查歷史書籍,都可以知道的。其實這些東西,很多人也都有所了解,并非是不懂。可是大家之前都沒有把這些東西進行“串起來”,他們沒有把這幾個重要的要素串起來。可是現在被時不凡這么一串起來,這樣結果也都是現了好像有很多問題啊!

如果是這樣,孔子不但沒有殺死少正卯,反而是利用言論譴責對方。用言論譴責和用屠刀殺戮,這樣完全是兩個性質的問題。用言論譴責,這個是君子,真正的君子。可是用屠刀殺戮,那不會得到人心的。

所以孔穎達感覺時不凡算是徹底彌補了這污點,徹底替孔子洗去了這個污點。孔子誅少正卯是孔子身上最大的污點,也是最難以洗去的污點。可是時不凡卻硬生生的洗去了,雖然這個只是時不凡一家之言。可是孔穎達卻知道,未來一定會掀起一股翻案風,替孔子這個殺死少正卯的事情作為翻案的研究。到時候孔子這個誅殺少正卯的事情恐怕會被徹底推翻。

從此之后,孔子將會成為真正幾乎完美的圣人,未來無法有人用這個借口作為抨擊孔子的借口了。所以這樣對于維護孔子,維護孔穎達,更是維護孔子后代的孔家有著無比巨大的幫助。作為孔子的后代,他當然非常清楚孔家混飯吃的東西不是什么學術,更不是什么治理國家的本事。他依靠的是祖宗留下來的名頭,依靠他們打著孔子后裔的招牌混飯吃的。

“孔學士,我無非是揮出我自己的見解,可是大家是否相信,我也都不會用刀去逼迫他們認可。我認為真理越辯越明,而當年孔圣人恐怕未必是真的要殺人,他也是通過了辯論這才讓那個少正卯無地自容,這才是讓魯國卿大夫歸心的原因。”

“當然,這個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并非是逼迫別人相信的,我也不會逼迫別人相信。只要大家愿意一起研究,大家愿意一起真正的誠心面對古籍,能夠真正的從多方面的研究,而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故意的曲解歪曲。我認為我們研究古人之言,不能光看言論表面。更要看他背后的時代背景,更要看他所生活的時候。這樣才是根本,不然光靠這些東西來進行辯論,那肯定是不信的。”

孔穎達點頭,然后立馬做出了一個欣慰的神情。孔穎達對于時不凡的印象越來越好了,不但時不凡提出了心學,更是時不凡幾乎是替孔子翻案,這樣翻案之后可以讓世人對于孔子有了一個更客官更理性的看法。不至于動輒也就以孔子殺人作為依據,好像孔子也就是要殺人一樣。這樣讓孔子的后代何嘗不心痛呢?人人都打著孔子的旗號來殺人,這樣這筆賬是不是要算在孔子頭上?

“我不殺伯仁,可是伯仁卻因我而死。祖宗雖然沒有殺死那么多后人,可是人人都以他作為借口殺人,那這樣祖宗何嘗無辜?時校書郎,你是真正的給了祖宗一個清白。我代替我祖宗感謝你,所以請收我拜!”孔穎達主動對時不凡說道。:g.69wx.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