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622:航母戰斗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22:航母戰斗群

622:航母戰斗群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蔣百里只能舊能的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冷靜一些,但是內心深處卻總有一股不聽使喚的感覺,軍服下,是那微微顫抖的身體,就連喉嚨里也在不斷的微顫著,所以蔣百里只能舊能的不去開口講話,希望以此來掩飾自己的緊張。網

年僅二十八歲的蔣百里,6軍參謀學院參謀專業畢業,雖然曾經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過步兵科,但是蔣百里在回國之后,服役期間卻并沒有怎么擔任過部隊的主官。

唯一的主官經歷還是剛下部隊的第二年,他被任命為上尉連長,在連長的位置上磨練了一年的時間,然后便直接被晉升為少校營長。

兩年后,也就是下部隊的第三年,蔣百里被調入了師部,擔任師部中校參謀,又是一年過去了,蔣百里被調到了另外一個師擔任上校參謀長。

今年是蔣百里從軍的第六個年頭,下部隊的第五個年頭,僅僅只用了五年的時間,他便從上尉爬到了準將的位置。是的,在軍部宣布晉升七人為元帥的同時,蔣百里也被晉升為準將。

不過因為元帥與準將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而那七位元帥的光芒也遮掩了蔣百里,所以這位年輕的少壯派將軍則是被人給忽略了。

蔣百里只有營連一級的帶兵指揮經驗,雖說他在參謀這個職位上揮出了更大的作用,但是對于蔣百里的期待,王思銳卻是有著很濃厚的興趣的。

盡管蔣百里沒有更高級別的帶兵經驗,但是這次蔣百里還是被任命為登6作戰副總指揮,兼6戰隊登6總指揮。

也就是說,蔣百里是這四個師的6戰隊的最高領導,而在蔣百里的上頭,則是由一位功勛老將,6軍上將游博泰來負責指揮。

游博泰軍齡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曾參加過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后續的中日第二次朝鮮戰爭,第三次朝鮮戰爭,中俄戰爭。

游博泰是在19o1年投靠的王思銳,而當時游博泰率領的一個營的清軍,也算是幫了當年的漢軍不小的忙,加上游博泰治軍有方,倒也是清軍中難得的一位將才,加上之后的培養,游博泰的表現也獲得了王思銳的認可。

否則的話,以游博泰的資歷,又怎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晉升為6軍上將?

雖然游博泰是蔣百里的上級,但是為了避免司令部被小日本給一鍋端,所以蔣百里和游博泰是分乘兩艘不同的船只的,他們的副手同樣的也乘坐在另外的兩艘船只上。

而登6作戰的任務安排也早已劃分的很清楚,在先期的登6任務中,一切均是以蔣百里為主,只有當6軍成功的登6之后,游博泰才會逐漸的接管戰事。

“航空兵準備的怎么樣了?”盡管蔣百里一直都沒有能夠調整過來,但是艦隊卻距離登6辰來越近,艦隊不可能停下來去等蔣百里調整好了在繼續前進,而蔣百里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強忍著心中的緊張,蔣百里看了眼那被自己提前寫下來的計劃方案,朝著身邊的副官問道。

“報告司令,航空兵已經準備就緒。”副官老練的回應道。

“那就讓航空兵出吧。”蔣百里下意識的點了點頭,此次的登6作戰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占盡了優勢,甚至連航空兵都給派了上來,雖然在歐洲戰場,航空兵已經不算是什么湘的兵種了,但是在亞洲,這絕對是個奇兵,而且足以震驚大多數人的東西。

蔣百里沒有見過航空兵,甚至連他們的航母都沒有見過,但是他卻知道,為了這次的登6作戰,尚未全部完工的航母迫不得已的提前服役,至于剩下的工程,只能等成功登6之后在返回船廠去修建了。

郡國號航空母艦上,一聲尖銳的警報聲忽然響起,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停放著四十多架飛機,中間只留下了一條足以讓飛機起飛的跑道,兩側,后方,均是飛機。

隨著警報的響起,早已接到作戰指令的航母戰斗群也開始緩緩的降低了度,然后靜止在那里,外圍的軍艦則是繼續不停的游戈著。

一個標準的航母戰斗群,是要配備兩艘航母的,而他的配套艦隊,至少也需要二十余艘各種戰艦,其中主要是以驅逐艦和護衛艦為主,配以少量的戰列艦。

但是時間有限,第一艘航母還躥摸索階段,而且改造的也比較匆忙,就連這艘航母的主體也是從戰列艦改造過來的。

主體在那擺著呢,所以對于這艘航母的限制也就比較多。

船廠的工程師們想盡了辦法,最終這艘航母的排水量被從兩萬多噸被增加至了將近三萬噸,上層甲板也被增加至了二百零五十一米,寬三十米,配備了三座升降梯,最多能夠容納八十一架飛機。

如果能夠將飛機改為固定翼飛機,并且將固定翼改為可折疊式的飛機,那么這艘航母可以輕輕松松的突破百架飛機。

早就在跑道上待命的飛機,在接到起飛的指令之后,地勤人員迅的幫助飛機啟動,其實就是飛行員控制開關,外部的地勤進行助力啟動,原理就跟手音動卡車是一樣的。

飛機稍稍的預熱了半分鐘不到的時間,而在這個時候,緊跟在第一架飛機之后的幾架飛機也已經全部啟動成功。

隨著地勤的一聲指令,飛行員迅的將飛機的度推到最快,飛機猛的向前沖去,度越來越快,幾百米的距離眨眼而過,在飛機距離艦大約二十米左右距離的時候,飛機的前輪漸漸的離開了甲板。

起初因為航母的晃動,飛機的起飛看起來似乎并不太穩,但是隨著離開甲板的束縛,飛行員進行了簡單的調整之后,飛機飛的越來越穩。

在第一架飛機離開甲板之后,第二架飛機也緊跟著重復了第一架飛機的步驟,然后是第三架,第四架。

然而當第五架飛機出現的時候,畫面卻與之前的四架完全不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是雙翼固定翼飛機,但是將兩者放在一起稍微那么一比,就能夠很清晰的看出,最先起飛的那四架飛機看起來有種很薄的感覺,而此刻出現的飛機,光是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很厚重,很有安全感。

而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最先起飛的那四架飛機,只在飛機的兩翼上布置有兩挺12.7毫米的o8式機槍航空版,兩挺機槍旁邊甚至能夠看到裸露在外的一條長長的彈鏈,每條彈鏈大約有五百顆子彈左右。

而現在出現的飛機,不僅僅兩翼上布置的有兩挺機槍,而在他們的機腹下方,還掛有三顆五十公斤級的航空炸彈。

不錯,最先起飛的是偵察機,他們需要的是度,并不需要有太強大的戰斗力,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偵察,而不是與敵人進行纏斗。

而那四架偵察機對于自己的任務也很是清楚,剛剛飛上天空,便朝著各自的區域飛去,四架飛機,剛好對應著前后左右四個方位,每隔半個斜,需要返回航母一次,每兩個斜降落補給一次。

也就是說,偵察機的飛行半徑為半個斜,為什么要用時間來規定,而不是用航程呢?原因在于飛機飛上天以后就失去了聯系,他們沒辦帆情況匯報給航母編隊。

所以按照規定,飛機偵察半個斜就需要回來匯報一下情況,而匯報的方式就是駕駛飛機做動作,下面的人一看這個動作就明白了。而偵察機擁有每斜將近三百公里的航,半個斜也就是理論上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折合一下也就是一百二十猴,按照軍艦的度,至少也需要五個斜的時間才能趕到。

所以,只要將四架偵察機放出去,即便是被敵人給看到了,航母戰斗群也能夠及時的做出應對,是戰斗?還是撤退?

而之后的飛機則是戰斗轟炸機,這也是目前航母艦隊擁有的全部飛機類型,少量偵察機,大量戰斗轟炸機。

如果對付的目標是敵人的艦隊,那就相對應的換上兩百公斤級的航空炸彈,甲板前方進行適當的臨時延長,不過這種做法很危險,所以一般情況下,最大起飛載重為一百五十公斤,因為這樣可以確保飛機在現有的跑道上能夠完全起飛。

一架接著一架的戰斗轟炸機離開了飛行甲板,每升空一架飛機,他們便會在空中組成一個兩架飛機組成的戰斗杏,然后每三個戰斗杏,又會組成一個大的戰斗編隊,每六架飛機匯聚一起之后,他們便會朝著前方的目標區域飛去。

根據情報顯示,目標區域只有兩公里的長度,綜合判斷,航空兵的攻擊范晤多也就四公里左右,六架飛機過去正好,太多了就會顯的有些擁擠。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這個時代的航母,比起后世的航母,這時代的航母簡直就跟后世造萬噸級民用輪船一樣簡單,如果不追求性能的話,甚至一艘普通的萬噸級民船改裝一下就能成為一艘航母。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