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508:世界戰局之遠東風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508:世界戰局之遠東風云

508:世界戰局之遠東風云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7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熱門、、

移民進行的熱火朝天,因為北方即將入冬,有很多房屋都還沒有建好,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九月份的時候,移民已經暫時停了下來,計劃到明年開春以后在繼續移民北方,不過移民巴西的事情倒是沒有暫停,仍舊有源源不斷的百姓登船前往巴西。

八月份的時候,德國正式閃擊法國,宣告進入戰斗狀態,第一次世界大戰擴大了戰爭規模,而在三個裝甲師的帶領下,德國更是在短時間內占據了各種優勢,但是因為閃擊理念尚未成型,所以閃擊戰取得的效果卻并不怎么理想,當然,比起目前的戰爭局勢,也依舊是碾壓性的。

九月份的時候,德軍正式逼近巴黎,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三個裝甲師的快速穿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切斷法軍的退路,逼迫他們離開戰壕與德軍交戰。所以德軍才得以迅速的將戰線推進至巴黎。

進入十月份,高歌凱進的德軍遭遇到了沉重的打擊,位于巴黎附近,法軍在部署了大量的火炮的同時,也秘密的訓練了一支裝甲部隊,雖然規模,裝備質量都不如德軍,但是卻依托著戰壕與火炮的掩護,也跟德軍拼了個不相上下。

一直到來年二月份,德法雙方在巴黎周圍已經發起了數次大規模的戰斗,但是法軍卻始終堅持固守巴黎,依托防線與火炮來與德軍相抗衡。

而另一邊,在一月份的到時候,英國也正式參戰,英國人攜帶著一個師的裝甲部隊,以及五個炮兵師,二十個步兵師,共計四十余萬人的部隊登陸法國,開始從側翼攻擊進攻法國的德軍。

而原本取得了絕對優勢的德軍,在英軍參展之后,那股優勢瞬間被拉平,無奈之下,德國方面只好將后方的一個尚未完全成型的裝甲師調到了前線,并且又調派了一個集團軍進入前線,與英軍交戰。同時,進攻巴黎的部隊也承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所有方面都占據著絕對優勢的德軍,竟然在巴黎被拖延了四個月的時間,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情況。

另一方面,奧匈帝國在巴爾干半島可謂是風云殘卷,在十二月底之前便徹底的占領了整個巴爾干半島,除了那些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的地區以外。一月份,奧匈帝國派出了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登陸意大利,與三十萬意大利軍會合一處,計劃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然后從南部攻擊法國。

但是很遺憾,因為物資準備不足,加上惡略的天氣情況,一直到二月份也沒有見到奧意聯軍出現在法國。

戰爭才剛剛開始幾個月的時間,就迅速的陷入了膠著狀態,這一情況還是大大的超出了王思銳的預計,雖然王思銳很想給德國方面發出一封電報,告訴他們其實可以對巴黎圍而不攻,調遣部隊去占領法國其他的地區,但是這樣一來意圖就有些過于明顯了,所以最終還是忍耐了下來,沒有發去這封電報,再說了,德國那邊的能人也有不少,估計他們也想到了這個辦法。

坦克在戰爭中所展現出來的用處,著實嚇壞了眾人,但是因為起步比較晚,加上戰爭爆發的有些突然,英法兩國尚未完全準備好,一時間內也無法生產更多的坦克。

而美國人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盡管受制于國會限制,美國無法參戰,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支持還是可以的。美國人從英法兩國手中套取了坦克的圖紙以及工業人才,然后便與英法兩國簽訂了支援協議,美國將會為英法兩國有償提供坦克,并且在研制出最新式坦克之后,也會有償提供給兩國。

歐洲各大列強已經打了起來,俄國因為跟中華帝國的戰爭中大傷元氣,不僅損失了六十多萬精銳部隊,還丟掉了大片的國土,加上內亂不斷,俄國雖然已經達成了停戰協議,也從前線調了不少部隊回去,但是遺憾的是,亂黨的武裝力量似乎也已經加強了,加上有不少的俄軍叛變,所以局勢對于沙俄政府來說也并不樂觀,連自身都難保了,哪還有精力去參戰?

列強之中要說誰最苦逼?非日本莫屬,再被中華帝國打壓之后,日本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發展的機會,沒有了朝鮮半島的資源支持,他們只能從更遠的臺灣來獲取資源,但是最近臺灣那邊也并不太平,隨著中華帝國的強大,加上始終沒有被消滅的反對武裝,臺灣那邊的局勢也開始亂了起來。

缺乏資源,歐戰爆發之前,日本人還能在英國人的幫助下茍延殘喘,現在英國也參戰了,連自身的資源都無法保證,哪還會去管日本?甚至就連原本屬于日本訂購的軍艦,也被英國皇家陸軍拿走補充艦隊實力,在大西洋跟德國海軍一較高低。

日本人很清楚臺灣對于他們的重要性,如果失去臺灣的話,那么日本將會失去所有的殖民地,那么接下來日本想要在發展起來,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為了穩定臺灣的局勢,日本方面也不得不擴軍,然后秘密的向臺灣增派了三個師團的兵力,用于剿滅反對武裝。

而就在這個緊要關頭,中華帝國外交大臣唐紹儀卻緊急照會日本大使小村壽太郎,要求日本限期三個月歸還臺灣島,并且從臺灣島上撤軍離開。

這種條件日本人怎么會答應?又怎么敢答應?所以日本人又玩起了老套路,拖字訣,不管怎樣,先把這件事情拖下來再說,然后,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則繼續秘密的向臺灣島增兵,加上原本的兩個師團,加后來增援的三個師團,此次又增加了兩個師團,而對于日本的動態,軍部也是早已了解,但是卻并沒有制止。

二月初,因為移民還沒有開始,加上北邊已經停戰,短時間內也不需要在往北邊運輸大量的物資,第四集團軍第四軍和第五軍兩個軍十多萬人的兵力,忽然間向東開進,并且攜帶大量的戰備物資,其中第四軍直接進入到了福建思明州(廈門),第五軍進駐汕頭,駐扎江西的預備役七十六軍幾乎同一時間進駐長樂。

三個軍二十多萬人,分駐三點,已經做好了登陸臺灣的準備,七十六軍倒是沒有給日本方面帶來多大的壓力,畢竟是預備役,但是第四軍和第五軍這兩個老牌王牌軍卻讓日本方面壓力驟增,這兩個軍中就有部隊在早年間參與了兩次中日戰爭,而且戰斗力也不亞于遠征俄國的那三個集團軍。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日本方面更是了解到,除了這三個軍以外,中華帝國內部還有五個軍正在緊急調動,這些部隊會通過鐵路南下廣州,然后在沿海東進,如果讓他們匯合在一起,那就是八個軍,按照中華帝國的部隊編制,八個軍就是七十萬人左右,如果拿這些部隊去進攻臺灣,那日本人還玩個什么?

而隨著駐扎福州的帝國海軍第三艦隊傾巢而出,以及駐扎在上海的帝國海軍第二艦隊傾巢而出,中華帝國武力收復臺灣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甚至民間有傳言,中華帝國正在到處征集船只,連漁船都不放過,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一次性的投放更多的部隊到臺灣,盡可能一次性打垮駐臺日軍。

日本在兩次中日戰爭吃虧以后,對于軍隊的編制也進行了改編,目前一個師團為兩萬人,比中華帝國的標準師多了兩千人,武器裝備方面也有改進,但是整體改進不大。八個師團就是十六萬的兵力,但是跟七十萬的敵軍兵力相比,日軍還是有些勢單力薄。

而此時擺在日本面前的也唯有兩個選擇,要么選擇退讓,歸還臺灣,要么繼續增兵,與中華帝國在臺灣決一死戰。

但是這兩個選擇卻沒有一個是日本人想要看到的,如果想要保證日本在兵力方面不弱于中華帝國,那么就必須要將日本國內五分之四的兵力都抽調到臺灣,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抽調這么多的部隊,日本會瞬間陷入崩亂的。

即便是緊急擴軍,時間上也不趕趟,但是日本又確實不想放棄臺灣,他們也想賭一把。

于是,小村壽太郎表面上答應了歸還臺灣,但是希望這個期限能夠增加至三年,三年內日本會從臺灣撤軍,但是這一提議卻被中華帝國給拒絕了,并且嚴格限期三個月。

雙方不停的在為這個期限去爭吵,而日本國內則是開啟了暴兵模式,另一方面則繼續秘密的往臺灣運輸兵力,并且招收臺灣人加入日軍。

但是不管日本人怎么拖延這個時間,又怎么去暗中做準備,位于福建和廣東的部隊仍舊積極的做著準備,甚至下令士兵下海鍛煉水性,而大小船只也更是成片成片的被聚集在這里,只要一聲令下,這里的軍隊便會登陸臺灣。

而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從上海離開的第三艦隊并沒有出現在臺灣海峽,而且駐扎在旅順港的第一艦隊,也在某個夜晚悄悄的離開了港口,因為旅順港是封閉式的,外人根本就看不到港內的情況,所以一直沒人知道第一艦隊已經悄然離港。

ps:感謝皇太子之亮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