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507:移民俄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507:移民俄國

507:移民俄國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6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選擇:

正文

在新政策出臺之后,移民的情況有所好轉,畢竟留下來的話倒是可以留守故土,但是卻只能守著那幾畝地,偶爾的再去試試運氣,看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來養家。

但是到新的地方,他們卻不用有這種擔憂,即使只是種地,一年下來他們的收入也絕對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國內像徐利友這種家庭的還有很多,誘惑也很大,但是讓他們離開這片生他養他的故土,老人們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最終,徐利友的老父親做出了讓步,但那也是最后的讓步,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嫁出去的閨女是別人家的,未出嫁的老爺子也不想讓她們兩個跟著到外面去闖蕩,畢竟再過幾年就要成親了。

所以,徐家最后的結論是,徐利友帶著老二和老四去北方,老三因為有正式工作,所以要留下來,老五也要留下來在這邊找工作,同時也跟老三做個伴,一起來贍養老人。

反正徐老爺子最后答應的結果就是,徐利友一家四口,老二徐利勤一家四口,老四徐利明一家三口,一共十一口人去北邊,幾乎是將整個徐家一分為二,一半出去,一半留下來。不過老爺子也跟徐利友約法三章,不管在那邊混的怎么樣,第一年就不說了,從第二年開始,每年至少要帶著家人回來一次。

而現在火車早已通車,回來一次雖然時間久一些,但其實也并不費事。雖然沒有舉家遷徙,但是能夠帶過去十一口人也還是很不錯的,至少證明他的努力是有效果的。

第二天下午,徐利友接到了徐家幾個媳婦娘家和兩個妹夫家的回復,答案幾乎跟徐老爺子一樣,每家挑出幾口人跟著過去打拼,然后留一些下來守在這里,其實他們怕的是以后回來的話,連個鄉親都不認識。

最終,經過堅持不懈的勸說,徐利友這一大家子已經確定了有五十七口人到北邊,其中二十六口大人,三十一口小孩,年齡在十歲以上的有五個,其余的全在十歲以下。

而這些人基本上也是比較熟悉的街鄰朋友,大家知根知底的,所以即便是過去了,也想著要聚在一起,最好大家能夠組成一個新的村子,這樣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五十多口人,倒是能夠組成一個不大的村子,但是這些人依舊覺得沒什么安全感,于是,各自再一次的四處奔走,勸說自己的朋友跟著一起過去。

然而,僅僅只是一個星期的時間,徐利友的這些親人們便為他拉到了五百多口人,當然,其中有不少是以前戰亂時期流浪過來的,有單身漢,也有一家子。反正那些人也不是這里的人,即便居住在村子里,那也是只有居住權,土地什么的根本沒有他們的份,與其在這里混個不知死活的,還不如到北邊去領個三十畝地混下去。

而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五百多人里面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在決定了要去北邊以后,臨時組成的家庭,其中以流浪漢和那些逃難過來的家庭為主,而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想組成一個家庭,相互有個照應,同時過去以后也能多領點地,如果還不錯的話,倒是也可以落根在那里,算是有個家了。

半個月后,徐利友接到了北上俄國的命令,三天后,將有一列專列開往俄國,這是為這些移民特別開放的專列,而為了能夠挪出運力,鐵路方面更是全面停止了內部的商業貨運運輸,將空閑出來的列車全部拿來運輸移民。

而這一政策也更是讓運通公司的生意更加火爆,盛宣懷最終依舊是入股了運通公司,但是他所占據的股份卻遠遠沒有一開始那么多,盛宣懷用了五百萬,其中一百萬收購了老錢手中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七的股份,其余的三百萬注資進公司,而孫浩晟三人也拿出了一百多萬,最終孫浩晟的股份被稀釋到了百分之二十九,其他幾位股東的股份也相應的被稀釋了一些,盛宣懷的股份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因為有帝國銀行給出的公司估價,所以這一輪的注資對公司股份并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多了五百萬資金,運通公司更是一次性將五百萬全部用來采購運輸卡車,在運力暴增的同時,又迅速的開通了沿國道四周的省份,進一步的擴大了公司的業務規模,并且開通了中京至江浙地區的貨運專線。

運通公司只是因此而得利,但是這只不過是個小插曲,真正的重頭戲還是移民,關于這場移民,世界各國媒體紛紛給予頭條新聞重視報道。

而這個他們不重視也不行,占領了那么大一片的俄國領土,加上移民一千萬,多的不說,如果他們能夠保持這個局勢十年的時間,以后俄國人可就別想在拿回這些土地了。雖然各國有心干預,但是歐戰卻已經爆發,現在世界各國也是有心無力。

先是奧匈帝國大軍入侵塞維利亞,緊接著英法對奧宣戰,一個月后,德國對英法宣戰,雖然還沒有正式開打,但是宣戰書已經下達了,奧斯曼帝國也趁機對四周的國家進行了侵略,企圖進一步的擴大自身的領土,現在誰都知道這是個好機會,一旦錯過了可就沒了。

火車就是普通的貨運火車,俗稱悶罐車廂,人進去以后,只留一道縫隙用來透氣,然后便從外部鎖死,不到目的地,這些人是不能下車的,頗有些運輸犯人的架勢。

每節車廂內有大約七八十人,車廂內更是擁擠不堪,如果不是路途太過遙遠的話,一節車廂足以塞下一兩百人。

火車每到一個站點,都會停下來進行沿途補給,各個車站也早已準備好了補給物資,不會多發,但是也絕對不會少發,之所以采取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節省車廂空間,盡可能的多運輸幾個人。

火車吭哧吭哧的行進了差不多十天的時間,最終在一座不知名的小站停了下來,車廂被人從外部打開,一縷夾帶著絲絲冷意的陽光滲透進車廂內,車廂外,到處都是軍人士兵,有警戒的,有招呼著幫忙的,車廂內的移民看著外面的這一切,似乎要比國內荒涼很多,但他們也不敢確定現在是否還在國內。

徐利友被臨時的任命為了第十三車車長,這個職位是臨時性的,代表著他們所乘坐的這列專列,是移民運輸的第十三列火車,而火車一共三十三節,因為運輸的都是人,重量沒有貨物那么重,所以車廂可以多掛一些,但是整列火車上卻有大大小小兩千一百多口人。

按照出發前上面給出的消息,他們這些人將會組成一個新的村子,徐利友因為有三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也被當作預備干部培養了一年多的時間,所以這次他暫時的被任命為了村長,但是這個職位也不是長久的,因為后面送來的人當中,可能沒有干部,那么徐利友也要負責那些地區的管理工作。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徐利友一個主任的職位是跑不掉了,地方政府已經開具了說明情況,但是卻沒有任命,因為這些需要前線軍隊來負責任命。

很快,軍隊的負責人找到了徐利友,先是確認了列車人數以及情況,然后又讓徐利友找了幾十個壯年,在車站的倉庫內將他們的物資搬上了卡車。因為是輕裝上陣,所以這些移民每個人也只帶了少量的衣服,所有的東西到這邊統一發放。

隨后,差不多一百臺卡車載著物資和兩千多人繼續向北駛去,速度不快,但是也不慢,俄國的遠東本就荒涼,戰后又有大量的俄國人死亡或者逃亡,亦或者進入戰俘營,所以顯的這里更加荒涼,讓人隱隱的有些害怕。

車隊差不多行駛了一天的時間,差不多入夜的時候才剛剛抵達了目的地,那是一座尚未完工的工地,里面有差不多一個營的部隊正在加緊的建造著房屋什么的。

隨后在部隊的幫助下,臨時的將這些移民簡單的安置了下,具體的等到明天再去安置,忙完這些,差不多已是夜晚十點多,長途奔波了十余天的百姓也是疲憊不已,早早的便睡了下去,但是徐利友卻被軍方負責人喊到了一間屋內。

“徐主任,我先將這里的大致情況跟你說一下,也好讓你心中有個底。”軍方負責人走到一處地圖前,在地圖上畫了個圈,指著那里說道:“這里是我們現在的位置,西邊二百多公里處就是貝加爾湖,沿著路往南走,大約二百公里左右,就是我們來時的車站赤塔,我們這里繼續往北走大約不到兩公里就是一條河,日后可以用來灌溉,這個也是你們接下來的任務,修通灌溉渠道,四周有大量的木材,目前的房屋是使用木材來修建的,等百姓休整過來以后,也要參與進來,咱們軍民同心,盡可能的在入冬以前把房屋修好,這里的冬天很冷,一般情況下是無法外出的,但是時間有限,所以這個冬天我們也必須要在河的對岸也修建出一座村莊,為后來的百姓提供保障。

土地丈量什么的這個你在行,我會派人輔助你,這條河以南的地區歸你們村子,你可以按照各自的數目進行劃分,多余的土地,可以租給地少的百姓,也可以賣給他們,可以用來年的糧食來抵價,暫時就這么多事情,其他的以后咱們再說。”

Ps:恩,那啥,給大家推薦本同類別的書,書名是《甲午崛起》,很不錯的一本書,鬧書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俺就不廢話占字數了。

Ps2:感謝fyz1989、沒帶面具的瓦洛克以及書城書友一生一世一年一月一日的月票支持。另外俺剛建了個書友群,有興趣的大家可以進去閑聊一下279655714。加更的話放在下周,具體的到時在通知。(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