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96:出名后的煩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96:出名后的煩惱

496:出名后的煩惱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1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王思銳的這篇專訪引起了國內許多行業的重視,同樣的,也引起了不少國外勢力的重視。

作為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不可能是那種胡侃的性質,他的每一句話都必須要深思熟慮,之后在經過專業的人士進行審核,如果沒有問題,那么才能夠公布出來,所以,通過這種專訪或許不會讓你了解到王思銳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但是你卻可以了解到近期國家的一些戰略布局。

運通公司雖然在河南省內鬧的比較大,而且隨著帝國日報的報道,皇帝的視察,在未來半個月到一個月內,運通公司的名頭也將在國內忽然崛起,這對于運通公司日后的業務擴展還是很有幫助的,但凡事有好便有壞,這對于運通公司來說既是優勢,亦是劣勢。

運通公司會議室內,專訪的報紙就擺在案臺上,每人身前都有一份,五位股東加上劉大力,六個人成為了運通公司的最高決策者,當然,劉大力并沒有股份,但是他在運通公司的地位也是尤為重要。

“大力,你在部隊的時候對這方面比較有經驗,說說你的看法吧。”孫浩晟皺著眉頭,久久的不知道該怎么去開口,盡管他心中已經對運通公司的發展做好了計劃,但是在看到這份專訪之后,卻忽然間意識到,自己對于未來的挑戰,似乎預料的仍舊有所不足。

“運力的確是關鍵性的問題,在部隊的時候,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通常都是先通過鐵路將物資運往相近的地點,然后再由卡車進行轉運,如果將每一道運輸程序都化作一個等級的話,那么也就意味著,在軍中一共有三個等級的運輸機制,火車是第一個,然后再由輜重師將物資運往該師的屯駐點,最后再由各部隊的輜重部隊前往屯駐點進行運輸物資,這種模式極大的減少了各個部隊的運輸路程,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運輸物資。

而部隊中因為配備了大量的卡車,所有的物資基本上全部都是通過卡車來運輸的,我曾經做過一項統計,就我們連而言,在擁有卡車之后,運輸費用和時間方面基本上都縮短了一倍左右。

而陛下昨日也為我們提出了幾條建議,分級運輸制,單據責任制,統一管理制。分級運輸制我想跟部隊的情況差不多,就是需要我們在一個相對各地都較近的地方修建一座大型轉運中心,各地的貨物全部送往這里進行集中分配,從而縮短車輛的運輸路程,即信陽到章德過來的貨物,車隊可以不用直接開往章德,他們只需要開到開封即可,然后在這里換一臺車送往章德,這樣等于將原本的路程縮短一倍,讓車隊的運作時間減半,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運力。

同時,我們也要在沿國道修建幾座小型收發站,這個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那么,如果是從確山發往開封的貨物,則可以由這臺車進行搭載運輸,到了我們轉運中心之后,再由往東去的車隊進行運載。

返程也是一樣,這樣也會比較有效的控制空車返程的情況發生,而這么做,我們只需要按照貨物的流通量,在各個站點重新分配不同數量的車隊就可以了。

單據責任制,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在部隊的時候采取的方式跟這個差不多,即運輸部隊在出倉的時候,會有一份單據,單據上寫明了貨物的收貨地址,收貨單位,貨物種類,數量等詳細信息,貨物送到之后,由接收方在單據上簽字確認收貨,一旦接收方簽字確認收貨,即意味著該次任務基本完成,剩下的只需要等運輸部隊回來之后將單據上交就算是徹底的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發貨方可以不用派人跟隨車隊前往交貨,他們只需要將貨物交給我們,將情況寫清楚,剩下的將全部由我們代勞。

統一管理制,這個目前我們還做不到,不過我會盡可能的想辦法進行完善,爭取盡快的完成改制。”劉大力先將昨天皇帝提出的三個建議進行了解讀,事實上,打一開始劉大力就可以這么干的,但是這些制度是跟部隊的運行機制完全一樣的,而劉大力又是出身部隊,他也怕如果這么干了,會讓有心人看出貓膩,從而了解清楚部隊的輜重體制。

而一旦被敵軍了解透徹他們的輜重體制,那么在針對這一體制做出針對性的安排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劉大力一直都沒有這么做,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的布局。

至于第三個,這個就更簡單了,統一管理制,如果只是有開封的這一個總部也就算了,想要做到這一點很容易,但是他們在省內各地都有分部,而分部之間的通訊基本上也就只能依靠車隊之間來進行交流,雖然速度依舊不慢,但是跟軍中的無線電比起來還是慢了太多。

而無線電則是絕對的機密,所以這一條劉大力并沒有解釋的太清楚,只是說以目前的情況還做不到。

“來回不停的轉運需要時間,同樣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來進行搬運,這樣無形之中亦會增加成本,而我們目前的車輛仍舊不是很充足,且短期內根本無力繼續擴充,眼下銀行貸款也已經用完,僅僅依靠每月的利潤,最多只能以每月十幾臺車的增速進行增長,這遠遠無法滿足我們的發展需求。

而據我所知,南邊的資本大鱷盛宣懷,似乎有意進軍運輸行業。”孫浩晟郁悶著說道,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沒有考慮這么多,他只算到了利潤,算到了什么時候會回本,但是卻沒有去想運輸行業屬于重資產,需要擠占大量的資金,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很難出現盈利的,當然,在賬面上卻一直都是增值的。

“什么?盛宣懷也要參與進來?”其余幾人不由猛然一愣,盛宣懷那是誰?早年間的官辦商人,經商頭腦并不比任何人差,而且憑借著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與財富,早在八年前就向朝廷提出了辭官,并且被批準。

這幾年以來,盛宣懷也是在江浙一帶興建了數座大型工廠,其中涉及到紗廠,船運,絲綢,茶葉,糧食,零售等行業,可以說,盛宣懷的實力在目前國內的這些實業家當中,排行絕對是前五的存在。

而一旦盛宣懷決定要入場,或許只需要從指縫里**錢出來,就比他們去銀行貸款出來的錢還要多。

不過震驚歸震驚,幾人好歹也經商多年,即便經商以前是個榆木腦袋,經過這幾年的磨練,也基本上算是開過光了,運輸行業在皇帝的專訪之后,雖然看起來很容易遇到發展瓶頸,但是這其中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只要前期能夠頂得住,后期絕對的毫無壓力,否則的話,盛宣懷為什么要選擇入場?

“盛宣懷要入場?孫老板您怎么會知道的?”劉大力稍稍有些疑惑,這是在部隊里養成的習慣,無論對手做出什么決定,他總是要先思考一番,然后在做出相應的對策,不管對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呵呵,早年間我也經常到江浙那邊去經商的,在那邊也有一些朋友,昨天晚上我收到一位朋友的電報,而盛宣懷這種商人,又怎么會放棄開封呢?所以他在這邊也有分部,應該是昨日打聽到了陛下視察我們公司的情況之后,將之告訴了盛宣懷。”孫浩晟苦笑著說道,坦白地講,面對盛宣懷,孫浩晟還是有較大壓力的。

“不對,事情可能沒有這么簡單,我還在工廠的時候,曾經看到過卡車訂單企業的名單,盛宣懷好像定購了二十臺卡車,這些卡車應該是自用的,他應該不是早就看出了卡車運輸業的前途,而聯想到這個時間點,而您的朋友又這么急的將消息轉交給您,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盛宣懷可能是看上了我們運通。”劉大力在聽到孫浩晟的解釋之后,立刻想出了事情的緣由。

雖然劉大力在經商方面的頭腦并不強大,但是部隊可是個極其鍛煉人的地方,特別是前線,那就是逼著一個人去激發出身上最大的潛力,沒辦法啊,不想動腦子就可能會死掉,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人敢在這方面懶惰。

劉大力也是同樣的,加上他本就是軍官,所以思考以及戰略方面多多少少的還是有些強人之處的。看出盛宣懷的目的,倒也不算什么難事。

“這……這不大可能吧?”

“如果是在昨天之前,那么的確不大可能,但是現在,我有很大的把握可以確定我說的絕對是真的。不要忘了,昨天陛下才剛剛視察過我們運通,在這之前,你們可曾聽說過陛下視察任何一家私人企業?他看中的是我們的品牌,是陛下的名人效應,一旦他帶著大量的資金入股,或者收購我們公司,那么靠著陛下這塊金字招牌,恐怕那些企業會爭著將生意送到我們這里,所以,如果盛宣懷膽子足夠大,那么明年就回本也不是不可能的。”劉大力極為肯定的說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