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55:底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55:底蘊

455:底蘊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3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任何一所軍校,在學校開課的第一天,永遠都不會有人去跟你講你應該如何去做,遇到什么情況下應該怎么處置這類科目。

在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堂課講的是什么是步兵?參謀學院的第一堂課則是什么是參謀?炮兵則是什么是炮兵,海軍那邊也是同樣的,甚至就連特種部隊,雖然那并不是軍校,但是一旦通過選拔,那么進入特種部隊之后的第一天,就會有人告訴你,什么是特種部隊。

空軍現在也依舊如此,他們的第一堂課,便講的什么是空軍,空軍目前對于世界各國來說都是極為陌生的,沒有人有過這方面的經驗,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運作,而在以往的時候,基本上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用實踐去積累,通過長時間的積累,你會很清楚哪些地方是需要加強的,哪些地方又是無所謂的。

只有通過了長時間的積累,讓你有了經驗之后,之后在做起這種事情也就得心應手了起來。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底蘊,底蘊是看不見的,是摸不著的,但又確確實實存在的,它可以幫助你迅速的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而沒有底蘊的國家,只能摸著石頭一點點的過河,也許在你這里只需要一年的時間,但是在其他國家卻需要兩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夠做到。

中華帝國為什么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迅速的強大起來?就是因為這個看不見又摸不著的底蘊,王思銳的到來,為他們帶來了后世先進的理念,他知道什么地方是需要加強的,也知道什么地方是必然要被淘汰的。

王思銳用三角戰術,班排戰術,取代了當代的集群沖鋒這種只能依靠人命去堆積勝利的戰術,王思銳用大量的重機槍,取代了己方在防守和進攻方面的弊端。

王思銳很清楚裝甲兵在未來戰場的作用,所以,自打一開始,他就在開始謀劃著裝甲部隊的組建,他知道無線電技術在軍事以及民事方面將會取得什么樣的成果,所以不惜一切代價的將特斯拉挖過來,他知道在無線電之后,是無線電通話技術,所以他為特斯拉劃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雖然同樣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但是卻可以保證他們不會走上任何的彎路,保證只要研究成功,就必然能夠取得巨大的作用。

王思銳也同樣很清楚空軍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所以幾年前便秘密的培養了這批人才,并且在國外進行了先期的試驗。

王思銳知道未來幾十年內,戰列艦將會退出歷史的舞臺,所以他給列強挖了個坑,提前放出了無畏艦的情報,引誘他們將精力放在無畏艦上面,而中華帝國自己卻開始研究起了飛機,未來只要飛機能夠勝任戰場環境,那么列強花費巨大代價建造的無畏艦將會成為最好的靶子。

這些東西在后世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放在現在,這就是一個國家的底蘊,因為這些東西是全世界歷經幾十年的摸索才最終總結出的經驗。

或許在某些方面,王思銳知道的并不詳細,甚至一點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大方向,作為一個上層者,他只要掌控好大方向就可以了,這就是底蘊,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強大起來的底蘊。

課堂上,聽著王林講述的內容,數百名學員有些摸不著頭腦,現在就連飛機是什么都還沒搞清楚的他們,又怎會理解什么是偵察機,什么又是戰斗機呢?

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迷茫的,甚至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王林到底講的是什么?但是上面既然有了這個安排,那么肯定是有用的,先不管理解不理解,暫且先將講的這些內容記下來再說。

而前期的文化學習成果,在這個時候已經體現了出來,學員們可以自己去進行筆記的記載,甚至可以發散思維去思考,去討論。

“目前飛機工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國外還遠遠沒有意識到飛機在軍事方面的用途,到目前為止,各國的飛機大多數是用來競速和表演用的,而皇帝陛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遇見了飛機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所以在國外秘密的組建了飛機科研所,到目前為止,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并不算很突出,但是也并不算小。

皇帝陛下列出的各種機型,科研所也只研究出了四種,一種是陸地偵察機,一種是水上偵察機,另一種是戰斗機,最后一種則是偽戰斗轟炸機。

目前國外的飛機時速普遍在一百公里每小時以下,而基本上所有的飛機,全部都是木質結構,這種結構無法抵御強大的沖擊力,如果速度過快,那么將有極大的可能導致飛機直接解體。而對付這種飛機,一般你只需要注意兩點即可,瞄準他的機身和兩側機翼中間靠內部分狠狠的打就行了。

而我們的偵察機速度已經達到了二百公里每小時以上,速度是他們的兩倍,如果你沒有彈藥了,在確保自己是安全的前提下,還想將敵機擊落該怎么辦?

那就狠狠的追著他,死死的咬住,逼迫他去做出一些非常規的規避動作,讓他的飛機始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有可能會出現解體的情況。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我們的飛機結構也并不十分安全,目前我們僅僅只能做到在木頭外圍包裹上一層鐵皮,用來加固飛機的機身,還做不到完全以鋼鐵來制造飛機,所以這一點日后你們也需要注意。……”

王林不停的講了半天的時間,終于是將飛機的情況詳細的講解了一遍,途中穿插著一些注意要領,雖說這些地方之后還要再講一遍,但現在也就算是個預熱吧,讓他們暫時有個了解再說。

飛行員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而除了大量的理論之外,他們還需要經過大量的實踐,只有當他們達到了飛行課時之后,才基本上具備了服役的實力。

而在空軍學院里,規定的飛行課時為三百個小時,而這三百個小時可不是個小數目,就算每天都能夠飛行一個小時的時間,那么也需要三百天的時間才能夠做到,況且目前也沒有那么多的教員,每個人每周能夠飛行一個小時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而事實上,真正掌握飛行技巧,可以獨自飛行的,基本上只需要十多個小時的飛行訓練就可以了,在天上其實還真沒什么大事,主要的難度便在于起飛和降落。

但是放在現在這么個情況下,只要不是在航母上起降,陸地上就更加沒什么問題了。現在根本就沒有飛機跑道,對于機場的要求也遠沒有那么嚴格,其實只需要一塊相對平整,簡單進行過硬化的場地就可以,甚至必要的情況下,不需要硬化也可以進行緊急的起降。

這也是后世電影中看到那些機場內一次性起飛十幾架飛機的原因,只要場地足夠大,一次性起飛一百架也不是問題,當然,也沒人會去搞那么大的場地。

關于這批飛行員的培訓計劃,其實全部是按照偵察機飛行員的計劃進行培訓的,目前其他國家還沒有軍用飛機,短時間內他們的任務是盡快的培訓出能夠單獨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然后送他們到戰場上去歷練,反正又沒有敵人能夠威脅到他們,訓練好起降就可以了,空中稍微練一下,然后上戰場上練去。

沒有對手就是這么任性,除非飛行員自己出現失誤,否則的話,利用實戰去培訓飛行員,效果還是很理想的,而等到別的國家也想這么干的時候,他們的戰斗機飛行員基本上就練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會讓敵人體會到這么做的后果的。

現在科研所那邊正在緊張的對飛機樣機進行著改造,他們需要盡快的制作出一批教練機,以確保學員能夠盡快的進入實踐訓練過程中去,而前期的飛行訓練,也需要科研所里的幾名擁有大量飛行經驗的人員去擔任教官的角色。

畢竟目前整個國內也就只有他們這個科研所里有飛行經驗,這第一批飛行員除了他們以外,其他人也擔任不了這個職位。

而科研所那邊近期也會一直關注著這邊,他們將會從這將近五百學員中挑選出十名學員進行集中培訓,然后就將飛行教官的職位移交給他們,畢竟科研所的任務是研發,而不是去教導學員該怎么去駕駛飛機。

所以,科研所那邊的任務還是很重的,也沒那么多的時間去浪費在這上面,更何況,下一款的飛機將會是鋼鐵材料制造的飛機,目前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這些也都需要他們去一點點的解決。

不過還好,因為在智利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研究出了幾款飛機,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稍微進行一下改動即可,不要求性能有多么的先進,因為他只是款教練機,能夠培訓出飛行員即可,所以這個對于科研所來說也并不算難。

PS:感謝書城書友輝的月票支持!感謝簡東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