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54:什么是空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54:什么是空軍?

454:什么是空軍?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不論外界的形勢怎樣?輿論又是怎樣?在中華帝國的內部,高層們之間始終都沒有忘卻他們的立場,也始終在朝著那個目標而努力著。

如果說前幾年國際形勢還不太明朗的話,那么現在,國際形勢已經開始漸漸的明朗了起來,世界大戰之前的陰霾已經開始出現,德國不滿足于目前的現狀,即便是在陸地上戰勝了法國,但實際上卻依舊要受制于英法等國的限制,沒有足夠的殖民地,德國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現在看起來他們的確是勝利者,可實際上呢?他們僅僅只是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而已,在經濟上,資源上,依舊要落后于英法,而德國迫切的想要增加他們的實力,同時不惜將禍水東引,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但是對于德國人這種拿潛在的隊友擋刀的事情,還是引起了中華帝國方面的不滿的,特別是王思銳,他本就沒有在意德國人在之前的種種惡跡,雖說在合作上坑了對方一把,但只能說是雙方各有所需,算不上誰坑誰。

德國人的算盤打的挺響的,但別人也不是傻子,英法美等國一時被德國人給迷惑了眼睛,但是王思銳作為當事人,會被德國人給迷惑嗎?你德國人想看我們在俄國戰場拼殺,消耗實力,我們中國人又何嘗不想看你們去廝殺《,..,然后由我們來坐收漁翁之利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是像德國人這種為了達到目的而不計一切的方式,還是很讓人討厭的。

于是,王思銳下了一道很喪心病狂的命令,先是送俄國工程師們離開工廠,讓他們返回德國,反正該學習的也都學的差不多了,讓他們一直呆在這里也不是個事。而這次這些人的離開,中國方面可就不管了,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沒必要告訴我,我也沒必要給你打掩護,你德國既然做出了這種事情,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面了。

而另一方面,在德國工程師離開之后,所有工廠全部停產,對野豬坦克的生產線進行全面的改造,只保留一條生產線用于生產備件,改造過后的生產線,加上新建立的生產線,年產量大約在兩千臺坦克左右,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后面還要生產更多的坦克,以及步兵裝甲車等車型,這個數量可是極為龐大的。

所以,對于工廠的目標,是未來三年內達到年產坦克(二號)兩千臺,自行火炮一千臺,步兵裝甲車一萬臺。除了坦克和自行火炮稍微有點難度以外,步兵裝甲車基本沒有任何的問題。

步兵裝甲車的生產難度并不算高,安裝上一臺二號坦克的發動機,它的裝甲只需要抵擋75毫米步兵炮即可,它的重點在于速度和防護,對于活力方面沒有任何的要求,只要求配備一挺防空機槍即可,其余的火力可以在裝甲側面開鑿射擊孔,由內部的士兵來臨時擔任火力手。

而這項研究幾乎沒有任何的技術壁壘,畢竟坦克都已經研究成功了,又有一型裝甲車的研究制造經驗,直接根據新的要求進行整體改造就行了。步兵裝甲車的研究速度可謂是一天一個進度,預計年底的時候差不多就能定型,工廠廠房正在建設,只等研究成功之后就可以制造配套的機器設備。

只需要一年的時間,他們就能夠整建制的裝備部隊,而一旦裝備了步兵裝甲車,在配備上少量的自行火炮,那么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師就已經算是齊活了,而那個時候,他們所發揮出的戰斗力也將是更加驚人的,用銳不可擋來形容都沒有一絲的問題。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以為中華帝國的底牌就這么點的話,那么只能說明你已經out了,自行火炮,尚未命名,被內部稱之為二號坦克,裝甲步兵車,這些其實只是其中的一種殺手锏而已,空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殺手锏。

雖然空軍對地攻擊效果不如步兵,但是任誰都無法忽略空軍的重要性,偵察,轟炸,格斗,運輸,當然還有更重要的空降兵,這些哪一個不是殺手锏?

與此同時,陜西呂梁西部的無人山區內,這里的一側為研究所的研究區域,幾公里以外是新建設的工廠,一座年產量達三千架的工廠,當然,這個只是理論最大設計產能,以目前的設備和工人質量而言,每年能夠生產五百架飛機就算不錯了。

就這還是因為現在的飛機很簡單,并不像后來幾十年的飛機那么復雜,需要的科技含量那么高,如果是后世那樣的話,王思銳派出去的留學生能這么輕易的就學成嗎?

像研究這種東西,越早成功的幾率就越大,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行業的規矩,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一旦你的理念領先于他人,那么你的理念就會成為行業規矩,所有人都必須要按照你的理念去設計,去學習,這也增加了他們的研究難度,而你這邊卻會越來越輕松,一樣的道理。

現在的航空工業才剛剛起步,這些留學生們去學習的時候,飛機甚至都還不能穩定的待在空中,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能夠解決飛機的滯空能力,就已經算是世界領先的了,所以,培養自己的航空人才這很難嗎?一點也不難。

在研究所的后部,有一座臨時搭建起來的小木屋,四周有嚴密的部隊進行守衛,任何沒有得到允許的人,都不準靠近,即便是內部的人,在沒有得到基地最高指揮官的同意下,也不準離開這里半步。

而這座基地的最高指揮官,則是萬金油王林,沒錯,就是那個曾擔任特種部隊總教官的王林,也是王思銳的貼身侍衛。

常年跟在王思銳的身邊,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什么的,王思銳也總是習慣性的教給王林去做,最主要的還是王林的悟性很高,深得王思銳的欣賞,所以,在特種部隊進入正軌之后,王思銳便將王林調回了身邊,轉而開始給他灌輸空軍的概念,等王林學習的差不多了,能夠對王思銳的問題應答如流了,王林便來到了這里,成為這座基地的最高指揮官,而這座基地包含了研究所,工廠,以及這座空軍學院。

在各個的部隊里,這些陸地上的老油條或許不是最優秀的士兵,但他們的身體條件卻是經過選拔之后最合適的人。

而今天也正是空軍學院開課的第二天,整個空軍學院一共有四百九十七名學員,但是教課的老師卻只有四位,其中一位就是王林,剩余的三位分別擔任戰機性能講解,空氣動力學,飛機起降等科目。

將近五百人的課堂并不好上,即便是解決了聽力問題,也很難解決視力問題,但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教師,又沒有后世投影這種先進的設備,將人員拆分開又會極大的浪費時間,會拖延這批學員的畢業時間,所以,他們也只能采取土方法,即找四名助教,教師每次上課前,都會將上課的資料提前交給他們,到時候教師在主黑板上寫什么,他們就跟著在教師側面的黑板上寫什么,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學員都能看到。

“昨天大家已經對我們這座學校有了基礎的了解,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什么是空軍?說的通俗一些,空軍就是在空中,在天上飛著的部隊,但是僅僅會飛,那還不算是空軍,既然帶著一個軍字,那就代表著軍隊,代表著戰爭,你們可以理解成在空中作戰的軍隊。

而空軍又分為兩個大類,地勤,作戰。地勤就不用多說了,就是在飛機起飛之前,他們要負責做好一切的戰斗準備,比如對飛機的燃料補充,彈藥補充,飛機的檢修,確保飛行員駕駛飛機升空即可直接作戰。這方面咱們不著重講解,之后會有專門的地勤科目,你們的任務是作戰。”王林在作戰兩個字上面畫了個圈,著重的標注了出來。

“空軍作戰部隊又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別,主要是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來劃分的,即偵察,戰斗,戰斗轟炸機,強擊,轟炸機,戰略轟炸機,運輸機等類型,根據飛機性能的不同來劃分具體的任務。

比如偵察機,他的任務主要就是負責偵察警戒,主要的用途就是為陸軍、海軍偵察敵情,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為空軍偵察敵情,這種飛機不是戰斗類型,所以它主要以輕便,速度為主。

戰斗機,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就是用來作戰的,可以用自身配備的武器來對付一切空中目標。

戰斗轟炸機,這個是戰斗機和轟炸機的聯合版本,但是說白了就是在戰斗機上攜帶幾顆炸彈用于轟炸,扔掉炸彈,那么它就是戰斗機。

強擊機,主要用于對地支援,以消滅地面敵軍為主,可以是步兵,可以是炮兵,也可以是輜重隊等,只要是地面目標,就都在它的攻擊范圍之內。

轟炸機這個是戰斗轟炸機的另一個版本,但不同的是,它沒有戰斗機那種戰斗的能力,甚至有時候都無法自保,這類飛機執行任務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要有戰斗機的護航,它的主要任務是對地面重要目標進行轟炸,而一艘轟炸機所攜帶的彈藥,至少也有數噸重。

戰略轟炸機,它的速度,彈藥攜帶量,防御能力,破防能力要比轟炸機更強,可單獨執行遠程轟炸任務,比如我們從這里起飛直接去轟炸日本本土,除了戰略轟炸機以外,其他的飛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最后就是運輸機,這個有比較多的用途,可以運輸陸軍物資,也可以直接搭載步兵,未來不排除直接空投步兵到敵后戰場進行作戰。”(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