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詔書很長,宣讀了整整十分鐘左右這才念完,而宣讀詔書的那位,始終保持著聲音一致,語氣平穩,極為流暢的特點。
宣讀圣旨的這位,是前清禮部的一位官員,主要職責是培訓太監各種禮儀,包括宣讀各種圣旨的方式等等。
按照中華帝國的新規,大臣將按照長袍的顏色進行區分等級,分別為深紅,淺紅,深藍,淺藍,深黃,淺黃,灰色,灰白,深青,淺青,黑色,淺黑,紫色,淺紫,橙色,淺橙,白色,米黃為官服。
重色為正,淺色為從。
對于朝服的制定,王思銳本人是比較不認同的,他覺得穿什么衣服都一樣,沒必要劃分的這么清楚。
但下面的人卻并不這么以為,顯然是受到了前朝思想的影響。最終,王思銳不得不妥協,但是這一規定也做出了更改,所有官員只有在上朝的時候穿官服,平日工作可穿便服。
準確的說,現在宣讀的這份詔書并不能夠被稱之為登基詔書,而是開國詔書。
詔書里詳細的講解了國體,中央行政部門等,并且宣布了新的首都,中京,然后就是奉天承運云云的,反正就是怎么好聽怎么說。
其實這也是這些大臣們第一次了解到這些全新的部門,跟前清時期的許多衙門有著天差地別,但若是仔細一想,又有很多相同之處,只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然后部門的職權稍微變化了一些。
而最讓人摸不透的,則是兩院,立法院以及最高法院。
立法院這個眾人倒是明白一些,就是討論法律的部門,之前刑部也有這個職責,商議過后,便在朝會上稟報圣上,然后通過的話,就可以直接實施。
甚至許多人以為,這個立法院其實就是將刑部的那個部門給單獨了出來,其實他的職責還是跟以前一樣的。
相比較于眾人比較容易接受的立法院,這個最高法院又是個什么東西?
在古代,衙門代表著一切,無論你需要辦什么事情,只要找到衙門就行了,到了那里之后,大到舉報殺人放火,小到打架斗毆,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在那里被解決。
但是這種政體,官府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一個縣令,便能夠集大權于一身,固然,這樣會讓官員能夠方便施政,但這里面也有這不少的弊端。
最高法院,是全國眾多法院的直接上司,是一個游離于官府之外的體系,他不受政府的領導,只對皇帝負責。
“恭請皇帝登基……”見宣讀圣旨的官員離開了高臺,一旁的太監在得到了王士珍的授意之后,按照先前計劃的步驟宣讀了下一個環節。
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喊,除了武裝警衛以外,宮殿內所有的大臣們紛紛下跪,迎接新帝王思銳的到來。
在眾人的包圍之中,王思銳極為別扭的走入了大殿之中。
隱隱的,有興奮的感覺,也有一些激動,但是這一切卻并不能表現出來,表面上,王思銳必須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登上高臺,讓眾大臣起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玉璽,當眾展示了一遍,然后便坐在了龍椅上。
當王思銳坐在龍椅上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他已經真正的成為了皇帝,一個國家的開國皇帝。
附近的一些宣傳部門的官員,則是拿著那種老式的相機,將這寶貴的一刻記錄了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王思銳坐在了龍椅上,眾大臣再一次的跪倒在地,與先前那次不同的是,這次大臣們口中有了口號,而不是跪拜迎接。
‘萬人朝拜的感覺就是不錯,難怪古往今來,有那么多人都想當皇帝。可是這皇帝,又豈是那么容易當的?身居高位,可每一天卻也必須要小心翼翼的。’
“皇上!該讓大人們起身了……”身旁的小太監低聲的提醒著,很顯然,這一刻王思銳跑神了,可即便是這樣,那些跪倒在地的大臣們,也不敢有任何的不滿,甚至只能將額頭緊貼地面,不敢有任何的動靜。
“諸愛卿平身!”經小太監的提醒,王思銳這才回過了神,暗暗的有些自責。
“謝陛下!”眾大臣表示感謝,這才緩緩的起身。
王思銳朝著太監點了點頭,太監會意,一旁另外準備好的太監匆匆登上高臺,手中端著一只長方形托盤,上面靜靜的躺著一份圣旨。
這份圣旨是王思銳親自擬定的,除了王思銳以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這份圣旨中的內容,但是這個環節,是大赦天下,新帝登基必須要進行的環節,以彰顯皇帝的仁厚。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帝國初立,亦未穩,應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然,朕聞受害者冤屈,家屬以淚洗面,特命最高法院普查全國囚犯,釋放案情輕微之囚犯與親團圓,其余罪犯,皆不****。
然新帝登基,理應大赦天下,朕聞百姓之苦,連年戰亂,流離失所,****天下三年之稅收,因帝國初立,百廢待興,朕思無錢既無發展,意將稅收改為六年減半,望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普天同慶……”
圣旨是王思銳親自擬定的,而作為一個后世人,壓根就不懂文言文,所以,對于圣旨的擬定,其實也有些狗屁不通的感覺(好吧,其實是作者君對圣旨狗屁不通)。
盡管語句有些毛病,但所有人都明白了這份圣旨的含義。
對于天下百姓來說,這次的大赦天下,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大赦天下。
以往赦免的只是那些囚犯,除死囚,******,以及案情特別惡劣的犯人不準赦免之外,其余的罪犯基本上都會被赦免。
但是這一次,大赦天下只赦免了部分案情輕微的囚犯,然后赦免了全國三年之稅收。
在中華帝國之前兩千年內,沒有一位皇帝敢這么做的。因為這意味著朝廷將在三年之內沒有任何的收入,別說是發展了,就是自身,都很難維持下去。
王思銳顯然也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采用了稅收減半這種方式,說是免了三年,但是卻用六年減半這種方式來解決,實際上還是免了三年,如此一來,朝廷也不至于沒有任何的收入。
而對于這次的大赦天下,最高興的是那些百姓。
隨著大赦天下詔書被事先安排好的官員傳出了皇宮,整個京城內,但凡是聽聞了大赦天下圣旨內容的百姓,亦或者是商人,無一不跪地感謝。
免稅,這對于百姓來說,是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陛下圣明,謝陛下……”京城內,百姓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興奮的胡言亂語的感謝著,甚至有些人更是激動的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不行,我要盡快的把這個消息傳出去,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陛下的仁德,陛下真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們黎民百姓的真龍天子啊……”一名百姓激動的以淚洗面,腳下步伐顫抖的邊跑邊說著。
隨即,這名百姓帶走了更多的百姓,眨眼間的功夫,大赦天下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其他的地方傳去。
而在國內的那些省份,他們也正在接收著來自京城的電報,當電報員將大赦天下的圣旨電碼翻譯完成之后,各地官府便立即派人張貼告示,宣告新帝的仁厚。
古代的百姓,誰不納稅?各種雜七雜八的苛刻稅款,最多的時候甚至壓的百姓喘不過氣來。
以往的大赦天下,赦免的都是一些囚犯,固然,這樣會讓天下百姓覺得皇上的仁厚,可那畢竟是赦免囚犯,跟大多數百姓是沒有關系的。
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這封大赦天下的圣旨傳出之后,王思銳在中華帝國的聲望瞬間達到了爆棚的程度,遠遠的超過了華夏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
“六年減半?這不還是收了嗎?”一個農家老漢在聽到了大赦天下免稅三年的消息之后,卻是微微皺起了眉頭。
大字不識一個,也沒有什么見識,更不懂什么道理,在他看來,免三年就是三年不收任何稅,六年減半,其實還是等于一點也沒有減少,管我交了多少,反正就是教了。
“張土狗,你還真是個土狗啊。我且問你,一年應交一兩銀子,六年應交多少?”村正看著張土狗,氣憤不已的問道,這么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這大半輩子難道活在狗身上了?雖然你名字里有個狗……
“我算算……好像是六兩銀子。”張土狗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這才不確定的回復到。
“那么減半之后,一年應交多少?”
“半兩銀子啊,你真以為我傻啊?”
“那么六年又該交多少呢?”
“……”張土狗一連為難的撓了撓腦袋,說道:“村正,你知道就直接說唄,明知道我算不出來,老為難我作甚?”
“我真是曰了狗了,服了你。”村正一臉無語,旋即正經的說:“兩年是一兩,六年不就是三個一兩?如果不減半,你六年應交六兩,現在六年只需交三兩,你說,是不是等于有三年沒有繳稅的?”
“額,好像有點復雜啊這個……”
“真是嗶了狗了……”村正差點吐血而亡,都說的這么清楚了,竟然還不明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