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82:此策若能施,中華必強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82:此策若能施,中華必強大

282:此策若能施,中華必強大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皇帝任命高級官員,人事部任命中級官員,百姓選舉低級官員,從上到下,這一整套程序毫無矛盾可言,各級分工明確,職責明確。

雖然表面上看似完美無缺,可畢竟是一整套全新的體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試驗過這種政體,也沒有人知道這里面到底存在著什么樣的風險。

而這套政體又是王思銳自己拿出來了,根本就沒有跟他的這些幕僚們商量,截至到目前為止,楊士琦是第一個知道這件事情的幕僚。

王思銳手里有任命全國各級官員的權利,但一般情況下,他只任命省級以上官員,而這個也是在這套政體里明確標注出來的。

換句話說,放在前清時期,就是二品以上的官員,必須要由皇帝親自任命。

三品以下到九品,由人事部,也就是之前的吏部負責任命。

那些不入品級的基層官員,則由百姓自己選舉。

這個不僅僅只是在華夏,更是在全世界都還是頭一遭。那些共和制國家雖然名義上也是由議會選舉出來的,可誰都知道,議會那也是分山頭的,誰占據了人數優勢,那么便占據了徹底的主導權。

在下一次的議會洗牌之前,只要自己不作死,這種格局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

所以,議會這種東西王思銳壓根就沒打算設立,而是將全國的政府官員系統共分為了四類。

分別是皇帝任命,人事部選派,百姓選舉,當事人考試,最后一個也就是科舉考試的升級版本,加入了大量后世的一些先進經驗。

而對于官員品級的劃分,王思銳也作出了具體的規劃,總理,中央各部部長為一品,其中總理排名最靠前,這個其實也就相當于其他國家的那些內閣,只不過,這個內閣并沒有軍人出現。

在王思銳的規劃當中,軍隊是單獨存在的,他不受政府的管制,軍隊直接對皇帝負責。

也就是說除了王思銳以外,哪怕是總理,也別想調動除了按照規定分配給他的警衛員之外的任何兵力。

軍政分家,這是最合適的政體,政客們沒有了軍人的支持,他們唯一發動的只有政變。

但軍隊在王思銳手中,人事權也同樣在王思銳手中。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的政變都是紙老虎。

而將基層選舉的權利交給了百姓,這同樣也會將皇權影響擴大化,這個時代的百姓還是很好忽悠的,王思銳給了他們以前清朝從來都未曾給過他們的權利,而這項權利被王思銳稱之為政治權利,每一位百姓都無條件享有的權力。

而在此之外,還單獨的成立了部門對這些官員進行監督審核,防止腐敗,不作為等現象發生。

與此同時,王思銳還將另外的一種權利給劃入了政治權力內,百姓可以對任意官員進行彈劾。

當然,這個并不是說沒事就可以去彈劾官員,這個也是有要求的。

首先,彈劾的理由必須要充分,如職務犯罪,需列舉詳細的罪名。同時,如果是彈劾村長,則必須要募集到全村百分之六十以上村民的簽字(畫押)之后才可向縣長進行彈劾申請。

如果彈劾縣長,則必須要募集到兩萬人的簽字(畫押)之后才可以向市長進行彈劾申請。

彈劾市長需要的是五萬人簽字(畫押),而彈劾省長的話,那就需要至少十萬人簽字畫押,并且到京城直接向皇帝提出彈劾申請。

除此之外,百姓還可以對除彈劾官員以外,任意他們覺得不滿意的事情提出請求,同樣的需要十萬人的簽字(畫押)。

而這些簽字申請一旦被提交,則接受部門就必須在七日之內作出準確答復,當然,這個答復并不是說直接宣布處理結果,而是對外公布是否接受此次的申請或通告對被彈劾官員的審查工作是否啟動,至于最終的結果,這個需要政府拿出準確的證據來表態。

在人事方面的一大變革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革,那就是從今以后,科考不在考試八股文,而是延續了集百家于一身的精髓,社會各界人士都可以進行科考。

比如說農民,只要你認識字,那么就可以考取縣政府或以下政府的農業局單位。

比如說木工和一些匠人,只要你認識字,你可以考取縣政府或以下政府的機械局。

如果說你會管理,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那可以考取縣政府或以下政府的編制。你比較善于溝通,那么可以考取聯絡處的編制等等。

只要是你有特長,對國家有幫助的,統統可以考取政府編制。

當然了,現在只不過是有資格考取而已,能不能被選上,那個還要看各自的水平的。關于這一條,王思銳只給出了四個字的要求,寧缺毋濫。

雖然科舉發展到如今,已經演變出了不少的版本,可以說前清的科舉版本是最完善的,一些有特長的人也是可以通過科舉來進行考試的,只不過是因為那些人考完之后,以后的發展空間有很大的限制,所以才會被八股文的考試給掩蓋了光芒。

但是比起王思銳搞出的這一套人才選拔體制,也還是讓楊士琦不由的暗暗稱贊的。如此的話,天下有才之士,豈不是可以皆為我所用?集百家之優勢,國家焉能不強大?

除此之外,中央政府被分為了人事,財政,工農,外交,交通,教文,公安,民政,監察,科技等十大部,另外還有兩院,立法院,法院。也就是說,在此制度之后,加上總理,國內一共有十三位正一品官員,比前清多了一位。

而這些人則需要直接面對王思銳,換句話說,這也就是他們的內閣。

在此基礎之上,王思銳又為每一個部門劃分了明確的責任,各自各司其職即可,皇帝只需要統領全局,極大的減小了工作的力度,同時又能夠保證工作是否是有效的,正確的。

除此之外,還有銀行也被單獨的列舉了出來,以央行為主,主要負責制作錢幣,然后新成立工業,商業,建設三大銀行,另外還允許了私人開辦銀行,但必須經過央行的審核,拿到執照之后才能開業。

另外就是軍隊,這個倒是有些新奇了,軍隊竟然沒有延續前清的模式,反而是更向西方靠攏了起來。

等級不按品級劃分,而是按照軍銜來劃分的,并且給出了相應軍銜的職位,但這個卻并不準確,有時候會高職低配,也有時候會低職高配,但上下相差并不太大。

而軍部下面也有幾個類似的部門,比如兩大部,陸軍部和海軍部,下面均有財政,人事,作戰,參謀,后勤,裝備等六個部門。同時,目前僅有的陸軍參謀學院也被劃分到了軍部直轄。

如果事實真的能夠完全的按照王思銳的計劃走下去的話,那么最多五年,中華帝國將會擁有完全碾壓日本的實力,十年,中華帝國便會不懼怕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二十年,將有可能成為一等強國之列。

當然,如果說軍事上的話,漢軍現在就能在陸地上完全的碾壓日本陸軍,海軍就不說了,全都是血淚史,十年內也不一定能打敗日本海軍。這里說的碾壓,是各方面的碾壓,軍力(除海軍),工業,商業等等方面。

華夏地大物博,只要他們愿意,隨時都可以開采任何的資源,只要有足夠的鋼鐵廠,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內,鋼鐵產量就能超過日本幾十上百倍。

僅僅只是聽著就感覺很爽,可楊士琦是誰?是王思銳的幕僚,如果按照這套新的劃分級別,他楊士琦可是屬于從一品級別的,好歹也是交通部副部長不是?這個級別是跟那些封疆大吏們一個級別的,雖然以后沒有了總督,取而代之的是省長,但這個級別也足夠楊士琦興奮的了。

更重要的是,楊士琦是王思銳的幕僚之一,這個身份很重要,遠遠的要超過了他交通部副部長的這個身份。

楊士琦能夠成為王思銳的幕僚,那也是靠著真本事才走到今天的。所以,在看完這份計劃之后,楊士琦瞬間的便明白了這份計劃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人。

這個人并不是別人,而是王思銳自己。

“圣上有如此大才,乃國之幸,民之幸,子孫后代之幸。”楊士琦立刻跪倒在地,心中澎湃萬分的叩拜道。

看著楊士琦的表態,王思銳微微的皺了皺眉頭:“杏城!給你看這份計劃是讓你提意見的,可不是讓你來跪拜的。另外,以后不許再跪了,男兒膝下有黃金,以后要取消跪拜這一禮儀。”

“這……圣上,臣一時尚未看出遺漏之處,還請圣上治罪!”楊士琦稍稍有些猶豫,旋即也不再提廢除跪拜之事,反正王思銳決定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于是便將話題扯到了計劃身上。

王思銳心中忽然一陣狂笑,這可是自己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做出來的一份計劃啊,完全按照后世的各種制度基礎進行改編的,當然,全部都是大方向以及部分的細節,有了這些,便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走彎路,能夠將有限的時間用于正處,王思銳已經為這份計劃補漏補了兩年的時間,即便你楊士琦聰明一世,要是看上一眼就找出了問題,那這兩年我豈不是白忙活了?

不過還是很淡定的點了點頭,“恩,這段時間多到宮保那里走一走,你們三個商量一下這份計劃,登基之前,盡可能的查找漏洞。”(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