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王府!
《辛丑條約》的簽訂,固然讓這些朝堂大臣們松了口氣,歷時兩個月的談判,如今終于將西方那些豺狼虎豹給送走了。≯
可這些王公大臣們卻高興不起來,合約的簽訂,并不意味著這件事情就這么結束了。
賠款,放人,甚至是劃定使館區,禁止百姓參與反帝組織,這些對于清廷來說都易如反掌。
畢竟作為國家的統治者,這點魄力還是有的。
甚至,只要他們愿意,可以在一個月內給洋人湊齊三千萬兩白銀,讓他們趁早滾蛋。
而現在的慈禧老太后也是悔不當初,要說起這場戰爭真正的挑起者,其實并不能算作別人,正是慈禧太后。
若不是慈禧太后自以為清軍可以輕易的擊敗洋人,若不是那中看不中用的新建6軍給了慈禧老太后莫大的精神支持,慈禧老太后又怎敢意氣風的同時對十一國宣戰?
有一點需要注意,是清朝對十一國宣戰在先,然后才有的十一國對清宣戰,然后派兵攻打天津。
從法理上來講,聯軍并不算是侵略者,因為不是他們無故宣戰而導致的這場戰爭。
不管怎么說,這件事情終歸算是過去了。
可要想真正的高興起來,那還得等將合約上的條款履行完成之后才行。
至于賠款什么的,洋人那邊倒是并不著急,反倒是對于最后一條,洋人那邊倒顯得格外的上心。
并且,洋人要求十一國組成觀摩團,親自觀看王思銳的處死儀式。
雖然是答應了洋人要處死王思銳,可這并不代表著他們就敢明目張膽的去處死王思銳,除非他們想激起民變。
可洋人那邊卻很不解風情的給他們下達了最后通牒,限令清廷在半個月內解決這件事情,否則的話,駐扎在天津的聯軍主力部隊便會親自過來執行這一條例。
也正是因為洋人們的逼迫,這才讓李鴻章和亦劻等人不得不緊急的聚在了一起,一同商議這件事情。
“都說說有什么法子把這事給辦了吧!”正堂之上,亦劻作為東道主,獨坐正中間,下面則坐著李鴻章和張復華、鈕孟磊以及十多個幕僚。
今天這件事并非他們幾個人能夠解決的,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的幕僚參與,至于泄密,這個倒是不怕。
這些幕僚都是跟隨了他們多年的心腹,關于這件事情,他們是沒有理由泄密的。
亦劻的問話,讓下面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不是他們沒有法子,而是他們不敢。
“王爺,眼下王思銳手中有上萬精銳部隊,且駐扎在京城各個要道之處,先前我們曾經試圖收買過他們,但最終卻無功而返,反而被他們一番嘲諷。所以,在下以為,這件事情最難的地方并非如何殺掉王思銳,而是在于如何才能夠壓制住王思銳手下的軍隊。”一名幕僚站起身子說道。
那些新軍他們可以不放在眼里,可是王思銳手底下可是有三千百戰精銳,這三千人可是從激烈殘酷的戰場上存活下來的,而且他們又是最早跟隨王思銳的。
不說王思銳給他們開的高昂的軍餉,就是王思銳帶領著他們總是能夠打勝仗這一條,就不是他們能夠用錢將其收買過來的。
關于這一點,李鴻章要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手下的一些早期跟隨他的將領,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朝廷恐怕都未必能夠左右他們的思想。
一個總是能夠帶領他們打勝仗的頭領,對于一支軍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如何解決王思銳手下部隊這個問題,成為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相反,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是啊,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后面的事情就沒法做。”另一人同意道。
“最怕的就是這些人假意順從,等到某一個時間內再給我們致命一擊。”
關于軍隊的事情,是每一個掌權者都不敢大意的事情,哪怕這支部隊只是一支很普通的軍隊,在處理他們的事情的時候,掌權者也總是要小心翼翼的。
畢竟他們是軍隊,手中握有武器,是具備威懾力的,兵變的后果,要比民變更加可怕。
如果是平民,假意順從他們還有辦法去解決,可若是軍隊,這個誰也沒有辦法,除非將他們全部殺光。
但在將這些人招安之后,恐怕這些人早就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只要他們敢有任何的異常,這些人便會立即團結在一起,到時候在想下手,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王爺,在下倒是有一計。”就在眾人爭論的同時,劉學詢站了起來,高聲的匯報道。
“講!”亦劻面色有些難看,沒想到堂堂大清王爺,竟然沒有辦法去明目張膽的處置一個漢人,反而還要這么多人偷偷摸摸的聚在一起商量著來,這讓亦劻感覺到了很窩囊,但又很無奈。
“其實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只需要一道圣旨即可解決。”劉學詢站起來很隨意的說道,儼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感覺。
“一道圣旨就能解決?”亦劻微微一愣,有些不太明白道。
“王爺,我想大家都忘記了一點,那就是這份條約的內容,目前王思銳還并不知情。也就是說,他并不知道我們要殺他。”劉學詢一語道破其中的關鍵之處,既然王思銳并不知情,那他們便有很大的運作空間。
劉學詢的話讓亦劻等人忽然眼前一亮,頓時恍然大悟。先前他們是帶入為主,將自己給帶入到了一個誤區,誤以為王思銳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
其實這也是過于緊張而導致的幻覺,加上沒有人點明這一點,所以才讓他們產生了困惑。
“如果這個時候,朝廷下一道圣旨,封王思銳為一等爵,授一品建威將軍,入軍機,兼任兵部尚書,以此來表彰王思銳在這次戰爭當中對國家的貢獻。按照慣例,王思銳肯定是要入京面圣以謝隆恩,但現如今圣上并不在京城,而且一時半會兒的也回不來,所以,讓王思銳去榆林堡面圣也無不可。
王思銳去面圣不可能帶著太多的軍隊去的,最多只會帶走一營人馬,屆時,王爺可在半路安排十倍之伏兵,待其進入埋伏圈之后,便可一舉擊殺王思銳。
至于他手下的軍隊,這個就更好辦了。這世上又有誰能在功名面前不聞不問的?朝廷只需多下幾道圣旨,將王思銳的幾個心腹委以重任,等王思銳離開之后,便頒布這些圣旨。
升了官,朝廷還委以重任,這種時候,這些年輕人還會去為王思銳報仇嗎?”劉學詢繼續說道。
“妙!妙!這個法子好!”亦劻聽完之后,高興的接連拍手稱贊。
調虎離山,趁機招募王思銳的軍隊,只要他的那些心腹有了更好的前程,誰還會去管王思銳的死活?
雖然亦劻也并不會重用王思銳的心腹,但是等這件事情過了之后,隨隨便便的找個理由撤了他們便是了。
半路伏擊,到時候就說王思銳在面圣的路上遭到了土匪的攻擊,結果敵眾我寡,王思銳死戰殉國。
反正只要人死了,洋人也就不會多說什么,到時候朝廷大可以封賞王思銳,隨便你怎么封,哪怕是封個王爺都行,反正一個死人也對他們產生不了任何的威脅。
李鴻章不動聲色的瞄了眼劉學詢,暗中無奈的搖了搖頭。
對于劉學詢的野心,李鴻章早就已經看透了,只不過沒有道明而已。
原本以為劉學詢會收斂一些的,可沒有想到,他還是野心不死吶。
李鴻章不是沒有給過劉學詢機會,可是劉學詢卻一次又一次的罔顧了李鴻章的信任,這讓李鴻章痛疾不已。
‘也好,既然你野心不死,那老夫便送你一程。’李鴻章在心中暗暗的說道。
下定決心之后,李鴻章輕輕的開口說道:“以十倍之兵力伏之,這兵在何處?”
李鴻章的話讓大堂內所有人都靜止了下來,先前的興奮勁兒瞬間消退的無影無蹤。
是啊,這兵在哪?若是他們還有可用之兵的話,這次來談判為什么只帶了一千多士兵?
這事說起來倒是好聽,可實際上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
難不成用京城的這一萬兵力去伏擊?用王思銳自己教導出來的軍隊去殺掉他自己?恐怕只有傻子才會這么干吧?搞不好這幫人就直接跟著王思銳去榆林堡將朝廷給一鍋端了。
況且,這幫人要是走了,京城怎么辦?
即便是收編了王思銳的軍隊,短時間內也是不敢讓他們待在京城的,到時候京城的兵力將會更加的緊缺,連維持治安都不大夠用,哪還有兵力去伏擊王思銳?
“朝廷那邊這幾個月也在整編部隊,我寫道折子送上去,看能不能從朝廷那邊借一些兵過來。不過即便是借到了兵,這人數也不會太多,所以必須要控制王思銳帶走的兵力,最好能將其控制在百人以下。”亦劻忽然想起了最近朝廷那邊的動作,覺得只要自己寫道折子過去,講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系,調一營兵馬出來應該問題不大。(未完待續。)8
,歡迎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