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第一二九章:旅長,咱反了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九章:旅長,咱反了吧

第一二九章:旅長,咱反了吧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熱門推薦:

兩個月的時間一閃而逝,王思銳的部隊也逐漸的成型,經過兩個月的加固訓練,最早的一萬軍隊更是將戰斗力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而后面新加入的七千新兵,在經過兩個月的訓練之后,也勉強達到了可以上戰場的水平。

至于答應交給朝廷的那一萬軍隊,王思銳壓根就沒有好好的去訓練。

每天只要那些受訓的士兵一喊累喊苦,教官立馬停止訓練,讓他們先休息一陣在繼續訓練。

而教官給上面的解釋便是,他們的訓練歷來都是如此,只有勞逸結合,才能讓每一次的訓練都達到最大的效果。

起初的時候上面還不大相信,但是到王思銳那邊抽查了幾次之后,上面也就放心了,因為兩邊的訓練方式是完全一樣的。

中間,王思銳又找胡安做了一筆買賣,這次的買賣要比之前更大了一些,一共兩萬支三零式步槍,兩百挺馬克沁重機槍。

所有交易的數量更是比之前翻了一番,即便是拿出了不少的銀兩上下打通關系,胡安最終還是賺了個爽歪歪的,而與此同時,王思銳有交給了胡安一個更大的單子,一旦完成,利潤將會是上百萬兩銀子那么多。

不過這批武器卻并沒有立即裝備給那七千新兵,這七千新兵與朝廷那邊的一萬新兵同樣的兩手空空,而王思銳也不止一次的找到李鴻章訴苦,希望朝廷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武器的問題。

而此時李鴻章的精力正用于談判,哪還有多余的時間去解決武器的問題?

況且,訓練新兵只是為了防備不時之需,眼下談判進展的很順利,速度也很快,眼看著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所以李鴻章倒也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九一年三月四日,在數百媒體記者的見證下,清廷與十一國代表在京城禮部大堂內,正式的簽訂了《辛丑條約》。

只不過,這一次的《辛丑條約》的原文卻與之前天差地別,上面幾乎沒有任何喪權辱國的條款。當然,這是跟之前的馬關條約相比較起來。

《辛丑條約》的簽訂,讓整個清廷上下都大松了一口氣,誰都沒有想到事情會進展的如此順利。

而清廷為了能夠盡快的結束這場戰爭,在一些條款方面也并沒有去咬文嚼字,只要對方不過份,這邊統統答應。

而這份條約當中,一共有十條條款。

一兵費,清廷需向十一國支付總計兩千萬兩白銀的軍費,需在半年內交付。

二安撫費,清廷需向十一國戰死的士兵支付共計一千萬兩白銀的撫恤金,這筆錢需在一個月內完成交付。

三撤兵,十一國在接到一千萬兩白銀的撫恤金之后的七日之內,須將天津的聯軍部隊撤離,并承諾不再發起進攻。清廷需在交付一千萬兩白銀的同時,釋放聯軍司令部成員。

四劃定使館區,將京城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在區內華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兩百人以內的軍隊駐扎。

五拆炮臺,拆除大沽至京城的所有炮臺。

六清政府承諾鎮壓反帝斗爭,禁止華人組建,或參與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違者處死。

七對德、日兩國謝罪,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牌坊。

八懲治附和過義和團的官員。

九設立外務部,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成為清政府與列強交流的機構。

十處死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王思銳。

前面的九條雙方是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拉鋸戰,這才最終達成的一致,而這份條約與歷史上真正的條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實際上改變還是不小的。

賠款方面,從4.5億兩白銀改為了三千萬兩,而且還沒有任何的利息,這也不會導致清廷在短時間內國力乏空。

劃定使館區方面也有一些更改,最重要的是各國最多不得派出高于兩百人規模的軍隊,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派遣的駐軍只能保護使館區內人員的安全,而沒有發起戰爭的能力。

這一點可是尤為重要的,歷史上的這一條條款并沒有限制駐軍人數。

其次便是拆除炮臺,雖然同樣是拆了炮臺,可沿線地區卻并沒有聯軍駐軍,這就是最大的改變。

其他的條款相差并不大,只有第十條的出現卻很讓人意外。

王思銳作為戰爭中后期才加入的一名新人,在這份條約上竟然被冠以了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這一稱號,而且還被單獨的列出了一項條款,這足以顯示列強對于王思銳的重視程度。

事實上,前面的九個條例一共商議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而最后的第十條,雙方只用了半天的時間便達成了一致。

很顯然,不想讓王思銳活下去的不僅僅只有洋人,還有清廷。其實后面的談判不讓王思銳參與,亦劻當時就有這方面的考慮,結果他還沒開口呢,洋人那邊就主動的提出來了。

雖然雙方簽訂了條約,但是這份條約并沒有執行完畢,所以整份條約的內容還處于保密階段,媒體方面也只能遠遠的看著,即便是偷偷的看到了條款上的內容,也沒有人敢泄露出去。

“哼,他們還真看得起我王某人,竟然單獨列出了一個條款,看來我王某人給他們的壓力也挺不小的嘛!”在得知條款具體內容之后,王思銳自嘲似的笑談道。

“這他娘的也太欺負人了,咱們辛辛苦苦的打了勝仗不說,狗屁的朝廷還這么給您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就這樣的朝廷,根本就不值得咱們去效力。”武羊表情憤怒的說道,在得知這份條約的內容之后,武羊的心中忽然間有種莫名的委屈,稍稍猶豫了下,還是堅定的說道:“旅長,要不咱們反了算了。”

“就是,旅長,咱們反了吧!”武自詡也緊跟著附和道。

現在誰都知道,只要王思銳被處死之后,接下來倒霉的便會是他們這些王思銳的心腹,而不僅僅只是他們,甚至連下面的營長,甚至是連長都有可能遭到處置。

而王思銳控制了這支軍隊大半年的時間,而且還是一手帶起來的,下面的人難保會有什么壞心思。

既然這份條款已經出現了,那么清廷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絕對會斬草除根的。

王思銳看了眼下面的幾位心腹愛將,頗有些無奈。

不是他不想反,而是以現在的實力,他根本就沒有反清的能力。

他固然可以直接占領京城,稱霸一方,可清廷依舊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建都,畢竟存在了幾百年的時間,只要清廷一聲令下,還是有更多的百姓愿意跟隨他們的。

而且,洋人也絕對不會允許王思銳反清的,因為這樣他們便會失去一個合法的勒索對象。

遷都,對于清廷來說的確很好,至少洋人想在打到跟前那是不太可能了。而占領了京城之后,洋人將會直接與王思銳交鋒。

對于已經嘗試過王思銳厲害的洋人,他們會愿意嗎?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王思銳扯出反清的大旗,聯軍便會立即兵臨城下。雖說短期內王思銳還有抵抗的實力,可這場戰爭只要拖上十天半個月的,王思銳便會彈盡糧絕。

最后,即便是真的成功了,推翻了清廷,以王思銳目前的實力也無法控制全國,到時候全國將會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歷史的悲劇將會再一次上演。

條約的內容,逼迫著王思銳的這些心腹愛將不得不作出了最壞的決定。可是他們卻沒有戰略眼光,只看到了眼前的危險,只想著解決目前的問題,卻沒有想到以后該怎么去做。

“不是不反,只是時候未到!”王思銳嘆了口氣。

“旅長,這都什么時候了,在等下去就沒命了。”馬三如情緒有些激動道。

原本他是不相信這份條約的,因為這份條約的內容并不是馬三如打探出來的。而是李鴻章身邊的心腹,劉學詢親自送來的抄錄版本。

馬三如等人對于劉學詢還是很不信任的,但是在見到劉學詢送來的這份條約內容之后,便立即明白了劉學詢的意思。

在表示了一番感謝之后,王思銳依舊是拒絕了劉學詢的邀請。

而劉學詢倒也并未在意,反而揮了揮手,一言未發,滿臉笑意的離開了軍營。

“想要我的命,沒那么簡單。”王思銳半瞇著眼睛說道。

好歹也算是清廷的功臣,即便作為交易,清廷已經將王思銳給賣了出去,可表面上他也仍然是功臣一個。

清廷想要處死自己,就必須要秘密的進行,然后對外宣稱因病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以免引起國內的不滿,至于這份條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在清廷的統治時間以內,這份條約就絕對不會公布。

而洋人那邊為了保證自己的臉面,也肯定不會公布這份條約的。

任憑這些人千算萬算,可他們愣是不會算到,其實對于這個結果,王思銳也是早有準備的。

這清廷挖好的坑,到底是誰來跳還說不定呢!(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