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第617章 航線選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7章 航線選定

第617章 航線選定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1日  作者:楊柳絲絲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楊柳絲絲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中國明清兩國采取閉關鎖國之策,導致國人普遍都會認為中國航海技術落后。而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好似也只有鄭和下西洋值得大書特書,認為是中國航海業頂峰時代。

這樣想是沒錯的。鄭和艦隊無論是航海技術還是航海所用航海船都到達了當時科技頂峰,甚至是整個中國航海頂峰。但工業與科技非一日之功。

聞名古今海內外的海上絲綢之路若無相對應的航海技術又如何照耀古今?而縱觀有明一朝,無論是海船還是航海技術其實并無多少進步,還在吃著宋朝累積下來的老本。

所以若真要輪輝煌,那也是應是宋朝。

其實中國遠在漢代的時候已遠航至印度,把當時羅馬帝國與中國聯系起來。唐代為擴大海外貿易,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船舶遠航到亞丁灣附近。

所以中國是有遠航基礎的。現在海上貿易做得如此紅火也不光光是某個先知的功勞。而是本身就有良好的基礎存在。而這個先知來了以后,發現原來這時代依靠山形水勢及地物為導航標志的地文航海已如此發達后,立刻就動了其他心思。

到底是學霸,看得雜書多了,就成了萬金油了。有些知識她不精通,但她知道那個知識點,經過摸索以及與這時代的專業人士探索后,大唐現在又開始以星辰日月為引航標志的,這便是天文航海技術的一種了。

其實楊曉然不知道的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海上導航技術已與天文學聯系起來。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進行了定量觀測,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與天文學相結合,利用北極星為航行定向。

只是有些知識已失傳,而人們對海洋的興趣在此之前還沒那么大。

至于其他的,更是令人驚異。比如那個老給某先生算命的師徒中的徒弟就是這方面的行家。經過探討,楊曉然才知在漢時,人們就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確測量海上地形地貌。

而這個李淳風撰寫的《海島精算》,某姑娘一過目后,差點下巴都掉地上了。因為他記載了這種利用矩或表進行兩次觀測,求得海島之高度和與船的距離,這對大唐的航海事業簡直是莫大的幫助。

特別是對航圖的測繪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遠的影響。也使得大唐航海事業更上一層樓。

這些年航海下來,除了有楊曉然這個先知外,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山書院的學子畢業后立志于海洋。有了這樣的人士隨軍出海,更使得航海業發達。

所以大唐現在的航海技術還是非常發達得,航海圖也有了不少。至于航海用的儀器更是多,

指南針,磁羅經,六分儀,象線儀,星盤等……

不過就算有這些東西卻也不能保證航海的絕對安全,只能說相對安全。

可在面對著全新的航線,甚至有一大半還要靠摸索,那么就不得不謹慎了。

海洋非靜止的,洋流,季風都得考慮到。

而楊曉然知道的航線是有好幾條,但問題想了很久卻始終覺得無論走哪條路風險都比較大。

至于是到達美洲哪里倒也沒什么好計較的,反正只要能到達美洲就好。

現在看來,似乎繞過好望角入大西洋再到達美洲是最為靠譜的路線。因為沿著海岸走的這條路線,有一半路程是大家熟悉的。也可在其中占領一些島嶼建設成補給站。

可問題在于,好望角卻如鬼門關,想過好望角,以現有的科技水平與經驗,付出的代價太難讓人承受了。

而從白令海峽走得話,雖然路線最短,可卻因天氣原因,就算是仲夏依然有浮冰。在16世紀時,歐洲國家一直夢想能打通經北冰洋到達東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冰蓋的阻擋,北極航道當時不具備商業航運價值;后來因氣候變暖,才使其煥發出了新的生命。

所以這條最短,最快的路線也只能排除。

連續多日召見懂海事之人,也沒商量出一個好結果來,這讓一群瘋狂的人慢慢冷靜了下來。

不過李泰顯然有其他看法,他覺得索性就走太平洋航線。

雖然一樣冒險,可比起去繞好望角,似乎可行性更大。

“大嫂,從你繪制的世間堪輿圖以及我們這多年的摸索,我們或許可以一試得。”

李泰抿著唇,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若我等葬身海底也是命。古往今來,但凡開疆拓土哪可能不死人的?我看大嫂說得從我國北方沿海各港出發,經琉球庵美大島,過硫黃列島,威克島,夏威夷群島之南的萊恩群島穿越赤道進入南太平洋,最后至南美西海岸這條路線可以試下。”

“可我也只記得大概,具體的航海路線卻不知。且海洋有洋流,季風,此路我們并不熟悉,不知會將我等飄向哪里。且走太平洋航線,沿路可供補給之地太少,一旦斷了淡水便是必死無疑。”

“又或者我等可從澳洲出發……”

沉默了好久的李愔道:“按照那位先賢留下的海圖,從澳洲出發,或許更為穩妥。”

李佑搖頭,“航線未知,風險太大。此去美洲不同于澳洲,走太平洋航線變數太大。依我看,還是走好望角航線。我等可沿途設置補給站點,無非多花些時間,雖然繞好望角有一定風險,聽那大賢描述,氣候多變,甚至會起幾十米高的殺人浪,但比起橫渡太平洋卻依然要靠譜多,畢竟那位大賢走過這條路。”

李承乾點頭,“的確此乃最穩妥之法。畢竟只要能過了好望角,尋到美洲的希望便增加了不少。”

楊曉然蹙眉,李佑的話是有道理的,畢竟中國這條路走過很多次了,現在要做得就是繞過好望角,抵入大西洋,最后到達美洲。

風險自然是不用提,完全都要靠摸索。就算他們計劃地再好,誰又能保證走太平洋航線的風險就會比過好望角小一些?

富貴險中求啊!

想到這里,楊曉然便點頭道:“若是再商議不出最佳路線,那也只能冒險一試了。”

“沿途設立補給站,前半段航線對我等來說并無太多危險,已走過多次。只是大西洋卻是陌生海域。但那位大賢都能到達,我們如此龐大的艦隊就不能到達么?”

李泰顯得很有自信,“既上天給我等知道美洲,便有眷顧我等之意。若是臣弟此番能順利歸來,還想去多試幾條路線。大嫂讓人研究飛剪船的目的其實也是想橫渡太平洋吧?現在飛剪船噸位小,可作為探路之用卻也足夠了。等我等有能力造更大的飛剪船,沒準就能橫渡太平洋。”

楊曉然笑了起來,道:“其實主要還是我們對航線不熟悉,那位大賢所提供之圖又語焉不詳,若是路線熟悉,以現在飛剪船的速度橫太平洋到達美洲也就二十日,甚至隨著技術發展升級后還能更快。”

“大嫂,你怎地年歲上去了,膽子也小了?”

李愔小聲嘀咕道:“小的時候,您可對我們說過,海上有無盡的財富,我們想去看跟宮殿一樣大的鯨魚,還想去見識一日幾晴幾風雨的大海。這等志向在我們年少時就立下了……無非是多花些時間,就算我們尋不到美洲,可只要一代代人努力地去做,路線也就出來了……”

楊曉然愣了下,隨即笑了,“對啊……世上本無路,走得人多了就有路了……”

航線被訂下了,公布天下后,整個大唐都沸騰了起來。一群商賈就跟過年似得,對于布告上的危險好似集體眼瞎一般。

這些年他們做貿易,海船也是越造越大,又跟朝廷簽訂協議,幫忙運送物資啥的,得到了朝廷的技術支援。船的噸位雖然趕不上朝廷的,可卻也不小了,遠航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老百姓也眼紅啊!不過一聽說朝廷集資,紛紛激動了。就跟打了雞血一般,特別是尋到海外之地,還有官位爵位封賞,更是激動地飆淚。

那群商賈更是夸張,因為這個封爵一事,立刻就跟朝廷購買多余船只。好在,之前因為打高句麗,倒還余下不少船,如今技術又有更新了,有些淘汰下來的便正好賣給民間,回籠資金,以便購買更多的航海物資。

整個政府機構都被調動了起來。而很快地,各行各業都感受到了這次遠航帶來的經濟效應。

因需要的東西極多,比如黃豆等物,更是賣得沒貨了。長期在海上飄蕩,沒有蔬菜可不行。不然會得敗血癥的。這點不用朝廷指點了,做了這么多年的海貿,大家都知道了。

除此之外,因途徑的地方不少,這回朝廷出動的艦隊大大小小船只加起來有一千多條,其中各種艨艟巨艦只就有上百條。除了裝淡水以及需要的生活物資外,還有許多空的地方。空著的地方作甚?自然也是裝滿玻璃,瓷器,絲綢以及東南亞和天竺來的香料。

初次之外,朝廷的兵工廠也日夜開工,又緊急制造了大批武器。征服海外,沒有堅船利炮不行得。

一切準備就緒,過了夏天,龐大的艦隊齊聚廣州與海南大港,準備出發了!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