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第616章 承元二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6章 承元二年

第616章 承元二年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1日  作者:楊柳絲絲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楊柳絲絲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狄仁杰上一次科舉,因著某個無良時空客對歷史的胡作非為,使得原本的歷史發生了改變。本來有的明經科被取消了,而本來因考明經科的小狄仁杰也就悲催了!居然華麗麗地連州試都沒過。

楊曉然遞給李世民的折子是經過她結合后面朝代的科舉制度所改良過的。其中考試等級則是采用宋朝的制度。

州試,省試,殿試三等。

考試內容也大大簡化,更加偏重實用。而李世民骨子里也是個實干家,自然對這樣的東西喜見樂聞。

在此之前,明經科與進士科乃是唐朝科舉的基本。

而考的內容,在楊曉然這個現代人看來簡直就是無聊到極點!

所謂明經,說白了就是考背書。

考試之法便是:先貼文,后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而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這屬于選考范圍。反正自己從其中選著考。這玩意,大致就跟后世學校背古文差不多的意思。

先背下來,然后解釋下,最后說出這意義,對當代人有什么啟發警戒啥的……

國家掄才大典就搞這么個東西來?這不是作么?!

所以楊曉然當年就在寫給李世民的策論中寫道:“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

而關于進士科,某姑娘看后,都想為明朝的舉業同胞掬一把淚!

人家是八股文制義寫得都要哭爹喊娘了,光一個破題就得讓一群人生出死個千八百回的念頭來。更別提后面的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了。

光看看這么多個“這個股”,“那個股”的就想去死一死。

而看看這些唐朝的同輩們呢?

估計明朝后輩學生想舉凳子砸死這群龜孫!

尼妹啊!

這都考得什么?

熱門的進士科考策問不提,這畢竟還算務實。可尼妹的這個貼經,雜文是什么鬼?!

所謂的貼經就真的只貼大經,說白了就是填空題,十個問題中答對四個就過了!

簡直簡單到讓明朝學子崩潰!

而雜文卻是讓明朝同類們連吐槽的力氣都沒有了。

詩詞一首,賦一篇,按照格律寫,就算過關了。

這哪里是什么掄才大典?簡直兒戲!

其中也就策問是上得了臺面也是最難考得。

而楊大姑娘也覺得這事太不靠譜,索性在做出一些科學奇跡后,便在給李世民的策論里指出弊端,而后又強調要加強明算科,明法科等雜科的人選。

并且將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以此擴大人選選舉。

經過李世民多年的籌謀,慢慢地這些工作便展開了。當時最大的對手是世家,所以貞觀老臣們自然極力追捧這科舉制度。

世家門閥牛逼在哪兒?

可不就是掌握大量人才么?

改,必須改!

這下可好,雖然阻力不小,世家不甘愿,可到底到了貞觀末年的時候,這套制度還是逐漸完善了起來,被一一實現了。

而明經科也在四年前輩徹底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這下好玩了!

可憐的狄仁杰小少年就是奔著這個科目去的啊!

忽然沒了,讓他一點準備也沒有。索性那時年歲還小,逢上科舉年,便抱著去開開眼界的想法去參加了。

嘴上雖然是這樣說的,可他萬萬沒想到,他還真落榜了。

這個素來有神童之稱,未來的宰相大人怎能甘心呢?

這下好,徹底激發了他的斗志!這回開恩科,他一定要再去試試!而目標就是進士科!

去他明經!

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這才他的終極目標!

年輕人,哪能沒個理想呢?

這恩科開了,自然要奮力一搏!不然就得再等一年了!三年一考,貞觀二十三年他失敗了。而今他已弱冠,此次不中,明年還有一次機會,可若明年也不中呢?那就得再等三年了!

這年頭的人壽命都不長,再過幾年,他都二十五六了,若還是白身,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國家掄才大典自然無比肅穆。不過現在還只是州試,要等到十月的時候,這些取得舉子(宋朝科舉制度,過州試為舉子,一次性的,等于是拿個去省試的門票,此次不中,下次還得從州試起步)的學子才會入京參加省試。

所以,在各地學子拼殺考場的時候,坐在金鑾殿的天子也只是詢問下,因為還有更大的事情等待著他去處理。

李泰,李佑,李愔聯名上書,請求天子允許他們出發去尋美洲。

從澳洲拉回來的各種礦產已經讓唐人瘋狂了!

而隨著船隊回來的澳洲土著也讓唐人感到驚奇。

還真得有些像是華夏后裔哈!

那個叫袋鼠的東西也真好玩。不過讓人感到郁悶的是,這玩意似乎不喜歡大唐,帶回來的袋鼠好不容易護著送進了皇宮,可沒幾天就傳來死亡的消息。還有幾只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而也有傳言出來,那袋鼠被神虎給弄死了……

不過不管如何,總之大唐君臣似乎都看到了征服海外之地帶來的好處。那些礦場還不去提,一般不是學科學的官員對這個東西的觀念還很落后。

可那一堆堆金燦燦的黃金可耀人眼了!

要知道,當初為了建造大海船出海,民間資本的滲入可不少啊!也是當年比較窮,所以從民間募集了好多資金。

如今東南亞,澳洲都有產出了,一群投資的商人賺得盆滿缽滿,這帶來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而且海上貿易做了這多年,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只要腦子靈活點,手里有點余錢的也會想法去做貿易,再加上一群先富起來的人的裝逼外加炫耀,那眼珠子可不得通紅通紅的?

又聽坊間傳言,南邊魏王那兒的大海船都造好了,水軍也訓練完畢,就要出發去尋美洲了。一想到之前的甜頭,這下好了,一下子瘋狂了!

又聽說美洲也是遍地黃金,撒點種子不去看顧都能長出好莊稼來,更是讓一群農業大國的農民痛心疾首!

尼妹啊!

一群茹毛飲血的人就需要我等去開化啊!

種田都干不好,也好意思說是殷商后裔,炎黃子孫!

不能等!

一定要去啊!

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令人痛心疾首啊!

于是乎,一聽魏王聯合其他幾個王爺上書請求出發尋美洲之地,瘋了,瘋了,徹底瘋了了!

士林暴動!

民眾暴動!

一.夜間,整個大唐都陷入了一種瘋狂狀態!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也就是大漠不能長莊稼,若是可以,估計大家一人扛把鋤頭就把草原一個個霸主給打死了,哪還輪得到他們猖狂?

因千百年來的國情如此,所以中國人對土地有著無盡的渴望與貪婪。

以前是沒人告訴他們大海外面還有那多肥沃的土地,若是知道,大家早劃著木板都要淌過去撒!

而這又是太宗遺愿,所以朝臣們倒也沒意見。

世家倒了,他們成了新的利益者。海貿利潤之大,簡直讓人瘋狂。這朝里的,地方上的,但凡有點門路的哪一個沒伸手?

聽到要去尋美洲了,自然是愿意!

只是魏王提出由他領隊,其他兩位王爺為副手卻是有些讓人嘀咕。

他們該不會去了外面想自立為王吧?

不然魏王為何把他的小妾也帶上?那位孺人可得.寵.的很,而魏王妃無所出,所有孩子都那位馮孺人生得。把這位都帶走了,要說心里沒鬼,不大像啊!

不過后續消息傳來后,這些人安心了。

原來兒子都沒帶去,看來是真心想替天子開疆拓土了。

只是天子按折不發又是個什么意思?

就在人們琢磨的時候,卻忽然發現三位王爺居然回京了!

御史們正要彈劾,卻又發現是天子秘密召回商議出海一事。這下可好,消息一傳出,所有人激動了。

看天子這架勢,多半是要來真的了!

去美洲不比去澳洲,路途遙遠,誰知海上會發生什么事?

而李承乾對李泰感情很深,自然會有躊躇。所以才不得不把他幾個弟弟都召回來,細細商量對策。同時也把科學院的人都召來。此前雖也有圖謀美洲的計劃,可到這個關口了又覺計劃不夠詳細,還得補充補充。

最關鍵的,楊曉然也只記得大概,真正的航海圖是沒有的,這還需要李泰他們去摸索。這可是幾萬海里的未知路程,不謹慎,損失的可就不單單是幾個親王了!

還有大批熟練的工匠,科學精英以及經驗豐富的幾萬水軍。

別說大唐富有,若真出什么事,這個損失他們也損失不起!

無論是工匠,科學精英以及豐富航海經驗的水軍都是大唐的瑰寶,如何損失得起?

而作為一個現代人,楊曉然是知道幾條航線的。而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反復推演,哪條路線更安全,風險更小!

時間多花一點沒關系,人才是最重要的!

可她思索了好多日,最后悲催地發現也只有一條路線能走!

那就是從廣州出發,去海南,然后過馬六甲海峽,經孟加拉灣,過科倫坡到達印度洋,穿過莫桑比克海峽,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最后到達紐約。

而其他路線,基本可以排除。從沖繩出發,橫穿太平洋到夏威夷這條路雖然最快,可風險也極大。一路上根本無補給,沒有陸地;而另外兩條路線……

好吧!蘇伊士運河這時代還木有,就算有,艦隊也進不去,難道真得只能放手一搏了?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