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第68章 忽悠,還是忽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章 忽悠,還是忽悠

第68章 忽悠,還是忽悠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30日  作者:楊柳絲絲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楊柳絲絲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怎么可能?!!”

李承乾驚呼,“世上怎可能有這等神器?”

楊曉然給了他一個鄙視的眼神,真是大驚小怪啊!還虧得是皇太子呢?!居然連漢代的耬車都不曉得,鄙視!嚴重鄙視!

“怎么沒有?古書上便有記載。漢代有人曾發明出一種名為耬車的東西。耬車由三只耬腳組成,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

李承乾張大嘴巴,驚愕的問道:“妹妹是從哪本古書上看來得?皇宮藏書上萬,為何我從未看過有此等記載?!!”

楊曉然愣了愣,忽然感覺自己又鬧烏龍了。有關耬車的記載她也大約只記得是在東漢時期,畢竟她不是文科狗。只是做為一個理工狗,平日沒事也喜歡看一些古代科技傳承之類的文章,隱約記得某日在論壇就有人嘆息中國農業科技取得的成就卻因頻頻改朝換代而失傳,其中便提到了耬車。

當時自己也覺得很驚異。兩千年前的漢朝居然就有這等神器?因此還特意去百度了下看了看耬車的造型。現在看李承乾這驚詫的模樣,顯然關于耬車的記載已失傳。

再一琢磨倒也覺得正常。漢之后是三國,然后迎來了短暫的晉王朝,在八王之亂時,胡人南下,把整個中華大地搞得烏煙瘴氣得,五胡亂華,漢人差點亡國滅種,命都沒了,誰還有心思關心這些傳承?

莫說耬車了,便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與連弩也失傳了,想來還真是令人心痛啊!

“太子哥哥沒看過?!”

楊曉然睜大雙眼,反應也是夠快得,立刻擺出一副吃驚的模樣,“怎么會?!太子哥哥身為我大唐儲君難道沒有看過一本天工開物的書么?!!”

“天工開物?!!”

李承乾更加吃驚了,“此書是何人所著?孤竟從未聽過?!!”

“不會吧?!”

楊曉然的眼睛瞪得老圓,一副吃驚至極的模樣,“就是漢代宋應星所書,太子哥哥難道沒聽過?!”

“宋應星?這是何人?!!”

李承乾瘋狂了,抓著自己的腦袋拼命地搖著,“怎么會?怎么會?我日日勤學上進,不敢有絲毫倦怠,怎得會連這等事關國之生計的書都未從聽過?怎么會?怎么會這樣?!”

可憐的孩子!宋應星是明朝人,離著你生活的年代差了近千年,你曉得便有鬼了。

把李承乾已忽悠地走火入魔的某姑娘也就心里微微一感嘆,便又繼續秀起了自己的演技。只見這家伙也抓著自己的頭發,頗為苦惱地道:“這是師父給我看得一本書,當時只讓我記牢了,說以后沒準有用。”

李承乾像是魔癥了一般,似乎根本就沒聽見楊曉然在說什么。這讓某個感覺自己演技一流的姑娘頗為遺憾,砸吧了下嘴,道:“太子哥哥不必苦惱。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太子哥哥才十歲,有些書沒看過也是正常的。”

李承乾安靜了下來,陷入了呆滯的狀態。

再次被打擊了!

大家都是十歲,為何你的學識就如此淵博?已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了!

好吧!八大家的韓愈的祖母沒準現在還在娘胎里,關于這句話的署名自然就按到了楊曉然的頭上。同齡的李承乾,可憐的皇太子,剛剛在受了“閱書太少”的打擊,現在又加上這一刀子,只覺前途晦暗,人生了無生趣了。

有些不甘心的叫來東宮的一群署官,一一查問,結果這群人直接跪了下來,“殿下恕罪,臣等慚愧,蒙圣學幾十載,竟從未聽過天工開物此書。關于這位宋應星更是從未聽過其名,不知縣主是從哪里得見過此書,世上竟有這等神器,若能為國用,必為佳話!”

說完紛紛擦著頭上的汗珠子,說這話時竟不敢與楊曉然對視,似乎很是慚愧自己的學識,有種一把年紀活狗身上去的感覺。堂堂東宮從官,圣賢書讀了幾十年,到頭來竟還不如一女童學識廣博,著實是汗顏啊!

要不怎得說李小二馭下有道呢?貞觀年間,政治清明,這些官員還是十分有節操的。官員有節操,下面的百姓便也有了榜樣,在來年的貞觀三年,甚至一年中全國只有四個人下獄,這在人類史上簡直就是個奇跡!

所以這些有節操的官員發現自己竟沒聽過這本書后,第一反應不是懷疑別人,而是立馬反省起了自己。故而紛紛虛心的請教了起來。

看到自己宮中的這些博學博士都未看過此書,小小的李承乾總算覺得安慰了些,開口道:“縣主說這是她師父給她看得一本書。”

楊曉然點點頭,又開始秀演技了,抓著自己的頭發,一臉“糾結”的道:“真是奇怪,難道諸位都沒有看過這本書么?”

忽然又驚呼了一聲,道:“哎呀?難不成是師父騙我?”

“此話何解?!”

立刻就有一名穿著綠袍的官員一臉急切的道:“縣主,恕下官斗膽,可否將開工天物一書借我等一觀?”

此言一出,立刻便有人附和,“是極,是極!這等利國利民之書埋沒荒野未免可惜。”

楊曉然的表情更是糾結了,一張臉皺成了包子,兩條眉毛都擰成了一個疙瘩,可見這人此刻心情是多么“復雜”。

“當時師父給我看了這書,只叫我記熟,然后就把那本書燒了卻不知為何……”

楊曉然糾結地似乎都要暈過去一般,那神情到位地都讓一群人覺得自己在犯罪了。

“我那時也才8歲,只記得按師父說得做,現在看諸位博士都未曾讀過這書,倒是有些奇怪了……”

眾人心中一凜,一個想法不約而同地浮上心頭:難不成什么漢朝宋應星只是那位大賢的掩飾之詞么?那書是那位大賢所書?又或者是有傳承得?

“縣主給鹽礦脫毒,造焦炭煉鋼之法,莫不是也是來自那本書?”

楊曉然暗道你們可真會腦補。不過開工天物里對這些倒也的確有記載,索性便點頭道:“不錯!當時我對書中很多地方都不甚了解,還是經過師父解說才略微摸到門徑,只是再深刻一些得卻是不懂了。師父只說這門學問叫作科學,若能研究透徹,定能受益無窮,造福一方。只是……”

某姑娘臉上又帶上了猶豫,惹得一群人脖子都伸長了幾寸,甚至忘了禮儀,催促道:“只是什么?此事事關我大唐國運,還望縣主不吝賜教!”

說完又有些臉紅了,拱手道:“此雖乃縣主師門絕技,但當今天子乃是明君,若得耬車,煉鋼等技藝相助定能保我大唐萬世太平。”

“唉!”

楊曉然裝模作樣地拿起酸奶喝了一口,悠悠一嘆息,道:“只是師父曾警告過我,說此書能吃透之人極少……”

說著便低頭,似是羞澀般,“說我在此道天賦極高,必能將他老人家的學問傳承下去。但他就是擔心心術不正之人得到此學問會拿來禍害蒼生。因此警告我,若非品德高尚者決不可傳授。并要我發下毒誓,若敢將這學問傳授于心術不正之徒,或者自己拿來為非作歹,禍害蒼生,定叫我受萬箭穿心,千刀萬剮,神拘九幽之報!”

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這誓未免太毒了!不但死得凄慘,死后連魂魄都不得安寧,這名為“科學”的學問當真如此可怕?轉念又一想,確實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門學問其他不說,光這煉鋼,制鹽等冰山一角便足見厲害,看這縣主模樣明顯還是有所保留得,只是不知到底是什么樣的學問,竟能讓那位大賢逼著徒兒發下這等毒誓?

目光再度變得炙熱,看著楊曉然的目光就像看一個香餑餑,倒是李承乾面露憂色地道:“程家女郎的品性自是好得。不然那位大賢也不會將學術傳授。只是這人心好壞又不寫在臉上,這可如何分辨?若是因此受報,對妹妹來說未免不公。”

“這又何妨?!”

楊曉然微微一笑,道:“抬頭三尺有神靈,人算不清的事老天爺清楚著呢。想來也不會追究我的無心之過,若是能造福我大唐百姓……”

下巴微微昂起,白凈的小臉上籠罩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芒,“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亦往矣!”

悲天憫人的神情,再加上恰到好處的感慨,頓時將一代“圣人”模樣勾勒得淋漓盡致,入味三分,看得眾人心頭一熱。又見那小女娃微微低下頭,轉側過來望著他們,嘴里說道:“殺一人救千人,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菩薩,菩薩啊!”

一群年歲不小的東宮從官頓時有種在面對圣人,菩薩的感覺。只覺那身影一下變得無比高大,似乎已和神臺上的某個身影重合。只覺這小女娃此刻嘴角泛著對眾生的憐憫,眼中閃爍著滿滿的慈悲,寶相莊嚴中有股超凡脫圣之感。

熱血沸騰了,紛紛拱手作禮道:“縣主高義,我等嘆服!愿為縣主效犬馬之勞!”


上一章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目錄  |  下一章